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寧陝縣金川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寧陝縣金川鎮位於寧陝縣東北部。東與商洛市鎮安縣東川鎮接壤,南與鎮安縣月河鄉相鄰,北與豐富鄉毗連,西接江口回族鎮。全鎮轄小川、六里、興隆、洵河、黃金、老莊6個行政村,31個村民小組。有3733人(2017)。鎮政府駐地小川街,距縣城110公里。[1]

中文名稱: 金川鎮

外文名稱: JinChuan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

下轄地區: 小川、六里、興隆、洵河、黃金、老莊村

政府駐地: 小川街

電話區號: 0915

面 積: 133平方千米

人 口: 3733人(2017)

氣候條件: 北亞熱帶濕潤型氣候

車牌代碼: 陝G

概況

簡介

該鎮東西寬8公里,南北長16公里,地勢北高南低,總面積133平方千米,屬秦嶺中淺山過度帶,平均海拔1035米,最高海拔1420米,最低海拔650米。境內溝壑密布,山高坡陡溝長。主要山脈有耳扒保安寨海拔1420米,馬兒寨海拔1350米。洵河自西向東過境15公里,其境內大小支流河溝6條,各自北向南、自南向北、或自西向東或自東向西分注於洵河。近二十年平均氣溫16℃,最高氣溫39℃,全年無霜期230天,水資源豐沛,年均降雨量930毫米,但多集中於七、八、九三個月,境內水能理論蘊藏量12000千瓦。正在建設中的駱駝埡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將新增農田400畝,發電裝機6000千瓦。2007年底,有4家探礦企業在金川探礦,已探明境內的礦種有金、鉬、鐵、鉛鋅等金屬礦藏和白色大理石礦。西安維佳公司在老莊村開發的大理石礦已開始建廠投產。沙石儲量也非常豐富且質量好,曾是西漢高速公路建設用沙的供應地之一。金川鎮屬秦嶺中淺山過度帶,平均海拔700米。全鎮80%為沙礫土壤,主產玉米、水稻、大豆、小麥、洋芋、紅苕等糧食作物。鎮內林特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7%。全鎮把板栗、天麻、食用菌作為主導產業發展。野生板栗(毛栗)、黃絲菌、牛肝菌也是農民採集出售收入的主要項目。2007年全鎮鄉鎮企業(非公有制經濟)103戶,其中工業企業15戶,交通運輸業35戶,批發零售業37戶,住宿餐飲業4戶,社會服務業12戶,從業人數213人,營業收入198萬元,利潤79萬元,上交稅金18萬元。

沿革

金川鎮是革命老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川陝鄂根據地的一部分,1946年中原軍區突圍部隊曾多次出入這裡。該鎮2001年12月由原小川鄉、黃金鄉合併而成。原黃金鄉、小川鄉於1950年始設,1958年寧陝縣併入石泉縣更名為石泉縣江口人民公社黃金管理區,當時小川屬黃金管理區,1961年石寧分縣稱寧陝縣黃金人民公社,隸屬江口區,1984年改稱黃金鄉、小川鄉。2001年撤鄉建鎮取原兩鄉各一字名金川鎮。金川鎮2007年工業總產值53萬元,農業總產值1712萬元,比1988年增長5.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1622元。比1988年增長1423元。

自然資源

全鎮森林覆蓋率達77%。林地面積164475畝。其中:天然林143600畝。主要樹種有松、樺、櫟等。經濟林有漆樹、板栗、耳樹、核桃等;野生中藥材蘊量豐富,種類較多,著名的有天麻、豬苓、五味子、金銀花;野生動物有獐、黑熊、野豬、大鯢、獾、貍等。境內砂石資源、水資源、林地資源十分豐富。有陝西最大、全國最高的鐵堅衫。該鎮所產板栗以「個頭玲瓏、顆粒均勻、飽滿結實、色澤鮮艷、澀皮易剝、栗肉香甜、久煮不散」而聞名,盛產天麻等中藥材和黃絲菌、牛桿菌等野生食用菌。

社會建設

金川鎮以出產黃金、盛產稻米而得名。2002年至2005年連續發生了6次特大洪水泥石流災害,基本農田被毀損90%以上,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幾乎全部毀滅,糧食產量驟降。在省、市、縣的大力支援下,鎮黨委政府堅持一手抓恢復重建,一手抓經濟建設,帶領全鎮人民以干克難,迅速恢復基本農田300畝。堅持以農為主,強力發展主導產業,金川正以其優厚的資源和靚麗的新貌,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八方投資開發。

交通

公路網絡已基本形成,通鄉水泥路——沙(坪)川(小)路與國道210相接,可北上西安市,南到關口下安康市,沙川路與鎮安東川鎮道相通,可東到鎮安與西康鐵路和西康高速路相通。通村水泥路32公里,2007年已實現村村通。洵河金川段已建鐵索橋5座,公路橋3座,結束了兩岸「冬搭木橋夏淌水,洪汛繞山爬嶺走」的歷史。鎮政府駐地修建防洪堤1500米。長慶一號和二號大橋跨越小川河和六里溝,使駐鎮機關、學校、商店連片。翠柳青楊,綠草艷花,樓房列排,白牆彩瓦,商鋪有序,街道整潔,石橋彎弓,溪水流湍,一座現代化的山間集鎮勃然興起。2005年10千伏農網改造全部完成,全鎮村組都通電;通訊網絡覆蓋全鎮,鎮內有移動基站2個。有線電話380部,無線通電話220部。電話入戶率達90%以上。

農業

農業以糧為主,多業並舉。全鎮有基本農田1802畝。其中:水田117畝,旱地1685畝。主產玉米、水稻、大豆、小麥、洋芋、紅苕。2007年糧食播種(包括複種)面積4171畝,總產量1152噸,農民人均產糧292公斤。中藥材種植1729畝,其中天麻274畝,豬苓50畝。有50窩以上栽培大戶840戶,其中天麻702戶,豬苓138戶。2007年藥材產量8600公斤,生產袋料食用菌80萬袋;板栗、核桃建園分別達到25000畝和2546畝,戶均分別為23畝和2.4畝。板栗產量405噸,為全縣板栗生產示範基地。中藥材、食用菌、板栗已成為該鎮的三大主導產業;全鎮養牛266頭,豬存欄6329頭,羊1198隻,家禽21324隻,肉類總產量134噸。勞務輸出達720人,年收入142萬元。2004年到2006年,全鎮實施扶貧重點村建設。對全鎮1093戶房舍進行了封檐壓脊、內外粉刷,室內外及院場水泥硬化,並對各戶廁所、牲畜圈舍進行了改造,建沼氣池174口,全鎮60%以上農戶用上了自來水。農民的居住條件、農村面貌、環境衛生都有較大的改善,先後被縣市愛衛會命名為衛生集鎮。

教育

鎮內有小川、黃金兩所中心小學,教師26人,在校學生22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兩校藏書8580冊;共有電腦22台。1996年全鎮普及了初等義務教育,2006年縣教育局命名兩小學為「綠色文明校園」。2007年兩小學順利通過了國家「兩基」驗收。當年陝西省政府授予金川鎮「教育強鄉鎮」榮譽稱號。

衛生

鎮有衛生院1所,醫生5人,床位8張,有B超機、X光機、心電圖和洗胃機等醫療器械。6個村都有衛生室,2006年開始實行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100%;鎮設文化站,村有文化室,電視入戶率達90%以上;駐鎮機關、單位、學校辦公自動化化,農民已擁有電腦10餘台;鎮辦敬老院2個,入院22人,鎮內鰥寡孤獨無依靠的老人已全部入院頤養天年;有計劃生育服務站1所,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鎮信用社有員工3人,年吸納存款200餘萬元。

視頻

寧陝縣金川鎮的閔遠胡時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