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寧山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寧山寺(古稱蓮花寺)是陝西省終南山東部佛教活動開展最早的寺院,始建於東漢。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蓮花寺鎮境內,坐落在小夫峪口東側柏樹坡的山腳下,緊鄰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入口,四周竹林茂密,溪水長流,鳥語花香,遊人不斷。

中文名稱 寧山寺

外文名稱 NINGSHANSI

地理位置 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蓮花寺鎮少華山風景區入口

氣候類型 四季分明

占地面積 90畝

開放時間 早8:00—晚19:00

景點級別 國家AAAA

門票價格 免票

著名景點 漢獅,宋鐵鐘,古典泥塑佛像,慈雲法師塔等

建寺時間 東漢明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

類 型 寺院 現任住持 續文法師

基本簡介

寧山寺古稱蓮花寺,東漢明帝劉莊(公元57年―公元75年)為紀念父親光武帝劉秀於此地脫險,敕遣王梁宰相修建[1]

旅遊介紹

寧山寺位於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區,該景區依託文化旅遊、養生體驗、避暑度假、登山健身的特色,集山美、林秀、水清、寺靜為一體,是陝西東府容量最大的山谷型國家自然生態旅遊景區。

寺廟現狀

漢明帝崇尚佛教,派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出使天竺求佛取經[2] 。蔡愔歷經千辛萬苦,與竺法蘭、攝摩騰一行,用白馬馱着四十二章佛經和釋迦牟尼的佛像,於永平十年(公元67)回到了洛陽。漢明帝因此在洛陽城雍關之西,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用以儲藏佛經,弘傳佛教。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少華山阜頭峰(即半截山)因地震崩塌,伏壓數百戶,人們認為是妖魔作怪,修靜山堂一座,以期鎮降。之後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小敷峪再次發生地震山崩,當地民眾期望依賴佛祖的威德降妖鎮魔,就請願改「蓮花寺」為「寧山寺」以鎮之遂平定。 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1月23日)華州發生8級大地震,死亡十分之六,建築傾塌殆盡,活生生將寧山寺下移七、八里遠,但寺院殿宇片瓦未碎,被當地人傳為奇談。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慈雲法師住持寧山寺,再次對原有建築募捐整修,並擴建了知客寮、司閽寮、退居堂、講經堂、筆室、外廊、山門等;文化大革命期間,寧山寺遭慘重破壞,僅殘存講經堂、東廂房、齋堂等十幾間,院內收為耕地,六大櫃古佛經及所有書法字畫、佛像、法器均搗毀一空,住持佛心法師被迫還俗;1982年國家落實政策,比丘尼悟德入住,節衣縮食,募化四方,先後修復了寧山寺內舊有建築,2015年,悟德尼師圓寂。為恢復寧山寺道場弘法利生功能,讓佛教文化更好的利益恩澤華州一方百姓,2015年12月,華州區政府、區民族宗教事務局、區佛教協會及當地居士信眾禮請釋續文法師出任寧山寺住持。釋續文法師,山東人氏,自幼隨祖父習醫練武,2006年禮河南百歲醫僧上印下法老和尚剃度出家,後依止於苦行頭陀上廣下源法師,2009年於河南大相國寺受具足戒,得戒於上傳下印長老座下。續文法師乃祖傳中醫,修學傳承的是藥師佛醫法門,當今社會,因作息、飲食、生活、工作、心理等原因導致大部分人均處於亞健康狀態,為利益當今社會大眾的需要,續文法師慈悲為懷,發願聚合眾緣,將寧山寺恢復建設為佛教養生、增智開慧、消災祈福、及休閒禪修聖地,培養出家、在家四眾弟子,傳承佛醫方明,弘揚藥師佛醫法門,以佛教的養生文化惠澤十方有緣眾生,重現寧山寺盛世利生之古韻!為弘揚佛教傳統文化力造一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