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寧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寧姓,中國姓氏,寧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五。

今寧姓多為寧(nìng)姓所改,但寧(nìng)姓與寧(nìng)姓原為二姓,將寧姓寫作寧姓也是錯誤的,簡化字方案中,只規定"寧"簡化為"寧",而"寧"作為姓字,並沒有被簡化。1981年國家標準總局實施的"漢字編碼字符集",就保留了"寧"字在電腦簡體字庫中。 2009年,國家語委歷時8年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也為"寧、泛、仝、溪、線"等姓氏得以正名。出於對家族傳統的尊重,特以姓氏用字的身份,被保留在三級字表中。表中明確提到:"寧:nìng,僅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義同'寧'。"

作為姓氏,寧與寧讀音不同。東漢《說文解字》中"寧"字音為"乃定切"、"寧"字音為"奴丁切",對應的拼音分別是nìng和níng,歷代辭書也是沿用這兩個讀音。 今部分由寧姓所改的寧姓已恢復原姓寧,現中國境內漢族使用寧姓大部分採用nìng讀音,少數民族改寧姓讀níng。在《現代漢語詞典》仍將寧姓注níng音。

寧氏源出

源流一

源於寧(nìng)姓的錯誤化簡,寧姓起源見詞條"寧姓"。

寧(níng)、寧(nìng)本一姓,春秋時衛大夫寧俞之後,見《名賢氏族言行類稿》

源流二

誤傳出自嬴姓,以諡號為氏。據《姓纂》和《急就篇》記載:"寧氏與秦同姓,秦襄公曾孫諡寧公,支庶因以為姓。"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襄公有曾孫去世後諡號"寧",其支庶子孫有以其諡號"寧"為氏,世代相傳姓寧。

但已有考古文物銘文證實(《文物》1978年第11期),秦寧公實為秦憲公,將"憲"錯為"寧"。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秦襄公曾孫是"秦憲公"。1978年1月,在寶雞縣楊家溝太公廟出土的秦器中,有秦公鍾和秦公鎛各一套,從拓文字形看,名顯是"憲公",而決非"寧公"(見《文物》1978年第11期)。既然沒有"秦寧公"之說,"寧氏源於秦寧公"這純屬以訛傳訛兩千多年的誤傳,應予廢止,也尚未發現源自嬴姓寧氏族譜。

源流三

出自後周柴榮之五子曹王嫡後柴熙讓;柴熙讓原名柴祖訓,出生於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五代後周周世宗柴榮第五子,柴守禮之孫、柴友之曾孫、柴成詔之玄孫,祖籍古稱河北邢州龍岡縣。

源流四

(注:以下姓氏為少數民族寧姓與漢族寧姓不同源,讀音也不同,不可混淆。)

源於滿族。

①滿族寧古塔氏(又做寗古塔、寗吉塔 、寧塔,錫伯族姓氏作寧武圖),原系地名,後以地名為氏。凡八派,出寧古塔、綏分、訥殷、虎爾哈、和佟吉、倭濟、薩魯城新村、哈達等地,見《欽定八旗通志》。漢姓為寧(níng)氏、劉氏。

②滿族寧佳氏。世居寧古塔,見《欽定八旗通志》。漢姓為寧(níng)氏。

③承德滿族寧姓是鑲白旗滿洲嘉木湖伊爾根覺羅氏。遠祖"納木占巴顏"之弟"噶哈善哈思瑚"是嘉木湖城的領主,為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女真各部的主要聯盟部落首領之一,為清代第一額駙。

後其家族幾經起落,由鑲黃旗改隸鑲白旗乃至散布各旗皆有,而乾隆年間寧安為筆帖式,其攜子弟一支則移居承德,到寧安曾孫輩始隨名冠漢姓,形成了承德滿族寧氏的主體。

源流五

源於蒙古族。

①蒙古族寧佳特氏(與滿族寧佳氏同源),世居察哈爾,見《清朝通志•氏族略》。漢姓為寧(níng)氏。

②蒙古族俄格德格氏,系斡亦剌惕氏分支,見《蒙古姓氏》。漢姓為寧(níng)氏。

③蒙古族寧嘎德氏(又作寧嘎惕),一以山名為氏,二出自囊嘉台,見《蒙古姓氏》。漢姓為寧(níng)氏、王氏。

④蒙古族吉喇特氏(又作吉雅特、吉雅德 ),見《清朝通志•氏族略》,漢姓為寧(níng)姓、汪姓。

源流六

水族、壯族、布依族、瑤族等民族均有寧(níng)姓。 [1]

得姓始祖

寧俞。即寧武子,春秋時衛國人,衛文公、成公時大夫。成公無道為晉所攻,失國奔楚、陳,卒為晉侯所執。寧俞不避艱險,周旋其間,卒保其身,而濟其君。孔子曰:"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因寧俞機智果敢,忠心耿耿,故後世寧姓尊寧俞為其得姓始祖。

郡望

據《姓纂》記載:"衛康叔之後,至衛成公生季亹,食采於寧,以邑為氏。"望出齊郡。 齊 郡: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今在山東省淄博市。 摺疊堂號

寧姓的主要堂號有:"齊郡堂"、"達孝堂"、"篤親堂"、"成德堂"等。

堂號:"濟南"、"寬廉"、"解衣"等。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