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孩子,你是一片「瓦楞紙」(廖菊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孩子,你是一片「瓦楞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孩子,你是一片「瓦楞紙」》中國當代作家廖菊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孩子,你是一片「瓦楞紙」

「秋陽紅若柿,曉雨翠如絲」,秋陽穿過紅柿,曉雨浸着絲絲秋雨,努力地抱着快樂跑到教室,和一群孩子們在科學上做着實驗,給他們一股探索的光明和改掉毛病的能量。

科學課上有這樣一位孩子「小黑」,臉如一顆葵花籽雕刻的,黑而樸實。可是,這樸實里也藏着不愛學習的「樸實」,不像別的孩子不聽講,還要搗亂,他則不,要不玩幾個電池接電,要不握一支筆塗來塗去……提醒他聽,他嘴一裂,露出潔白小牙,擠出一絲微笑,照樣自已玩自己自己樂。

看着他一副漠然的模樣,我心急如熱鍋的螞蟻。如何在他的科學課上鑽開一個小洞,讓科學的陽光照耀像他對科學那顆封鎖的心呢?

正好,為了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探究的習慣,想到改變課堂模式,打破傳統的課堂——老師「占領」課堂高地,努力探索一種「半開放式」的科學課堂,採用四人小組「講師團」,「承包」一節課「包產到戶」,分工明確,即讓每一位學生參與教學,做課堂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講師團」有的負責寫板書、有的負責講課、有的負責播放多媒體、有的負責和同學們的互動。而當「小黑」所在「講師團」「承包」課堂時,他負責的是板書,沒想到當他握起一支粉筆時,卻如一道陽光鑽透了他的心窩,巧妙地碰撞了「小黑」自覺學習科學的「熱點」。當「講師團」運用百度傳課《抗彎曲能力》多媒體時,生動直觀地解剖瓦楞紙板的特點,學生總結出了其強大原因有三,一是加強其寬度、二是擴大其長度、三加其厚度。

黑板上奇蹟上發生了,「小黑」居然邊聽邊把提煉濃縮出本節課精華,呈現了一幅精緻三角形的板書,他還給同學們有板有眼的講:「咱們學了《形狀和結構》一課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讓我們對所學的知識也有記憶的穩定性,不是學了就拋之腦後。」看着他和所學知識創造的板書,聽着他的講解,同學們掌聲響起來了。

是啊,應該點讚。

記得讓他試寫過板書《建高塔》,當時寫的歪歪扭扭如一條蛇線,大小不一,「塔」還丟了草字頭,我幫他畫了一條橫線,他終於寫直了。而這次的板書《抗彎曲能力》,他自己先畫了一條線,然後,把每個字寫了擦,擦了又寫,直到每個字寫到自己滿意,足足寫了十五分鐘。看着站在凳子上他瘦嫩的背影,在黑板擦中左右如楓葉輕輕擺動,在秋風中堅韌地堅持自己的「紅」,他手中粉筆吐着的每一滴粉末,如秋雨絲絲縷縷地滋潤着我的心,我為之汗顏。原來,不是孩子們不愛課堂,而是我的方法還達不到燃燒他們內心玩味科學的「熱點」。

我問同學們看着「小黑」的背影,你覺得像什麼?有個孩子說:「像我們今天研究的一片瓦楞紙,它的肋骨像瓦楞紙中間彎曲的一個個連續的拱形,使柔軟的紙變的堅硬,具有強大的抗彎曲能力。」是啊,孩子們,「小黑」雖然在學習中遇到了重重困難,但是他願意讓自己成為一片「瓦楞紙」,抵抗這種壓力,他做到了。生活中我們時時會遇到被困難壓彎「脊樑」的時候,我們怎麼加強自己這種「抗彎曲能力呢」?「小黑」毫不含糊地說:「改變自己的『材料』用勤加寬度、用知識加長度、用愛加厚度」。受到啟發,我寫了一篇《用「三加」法幫助學生對學習壓力的「抗彎曲能力」》被多家平台轉載。

[1]

作者簡介

廖菊英,又名廖潤,筆名,潤彩。甘肅省書法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