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拖拉,家長應該怎麼辦?(王仕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孩子磨蹭拖拉,家長應該怎麼辦?》是中國當代作家王仕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孩子磨蹭拖拉,家長應該怎麼辦?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的孩子是不是都有這些情況?起床磨蹭十幾分鐘,穿衣服發好幾次呆,吃飯慢慢吞吞,即使我們家長這邊催得都要冒火了,孩子還在那優哉游哉,磨磨蹭蹭。孩子寫作業更是頻繁引發親子大戰的導火索,只要一催孩子寫作業,不是要喝水就是要上廁所,都是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好不容易坐在了課桌旁邊,寫作業的時候,慢慢騰騰,一會看看課外書,一會擺弄擺弄自己的文具,遲遲不肯寫作業,經常是作業要寫到半夜12點多。
我們家長最經常的做法就是不停的催催催,但是我們會發現不管怎麼催,孩子還是改不了拖延磨蹭的毛病。相反,被催得久了,他好像覺得很多事都不需要他負責,更沒有時間概念了,反正總有家長操心提醒。
家長為此很心煩,孩子們為此也很委屈,家長應該怎麼幫助解決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習慣呢?
第一,停止催促,從容易的點入手,堅持表揚,多一些鼓勵和獎賞。
我們都知道催促是最無效的教育方式,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家長就更生氣。家長不能再喋喋不休地說「你怎麼這麼慢,怎麼這麼磨蹭」, 面對習慣拖延、遲遲無法「啟動」的孩子,先安排他們做一件簡單的、擅長的事情,只要先做5分鐘,關鍵在於立刻、馬上去做。
比如:數學好的孩子,就讓他先做5道題。語文好的孩子,就讓他先寫一頁英語作業。孩子做的很好,我們家長要多鼓勵表揚,表揚和鼓勵比批評和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孩子的積極動機,孩子受到的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家長要用正面的詞語跟孩子溝通,"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孩子便會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第二,家長改善評價角度,少說「慢」,要進行正面引導。
一般的孩子都較為看重來自外界的承認或認同,如果孩子長期被說成「慢」,在心理上就會認同家長的評價, 就會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做事情很慢的人,會使孩子忽略時間的利用,孩子會認為自己每次的學習時間都很漫長,自然而然地出現太多的「小插曲」:發呆、玩橡皮、上廁所……
因此,正面引導非常重要。在比較的情況下,說孩子很快,比如用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作比較,說寶貝今天你寫作業的時候比昨天快了五分鐘,寫字快的孩子老師會特別喜歡,自己也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從而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及時肯定孩子的點滴進步。
第三,讓孩子的磨蹭付出代價。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嘮叨催促,對孩子來說一點作用都沒有。孩子只有在體會到磨蹭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之後,他才會自覺快起來。因此,讓孩子自己去品嘗磨蹭的自然後果,是一個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如寫作業的時候規定好時間寫多長時間,如果是時間到了就不要讓他寫了,讓他自己承擔完不成作業,老師第二天讓他罰站的後果。
第四,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要把寫字檯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收起來。儘量給孩子一個獨立、安靜的空間學習,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如果你在看電視,請將音量調小一些;家裡有客人或父母在一起交談,聲音儘量小一些,或者在一個隔音比較好的房間裡,不要讓孩子受到聲音干擾。
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無形當中影響到孩子。因此,我們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我們家長應該先做到。我們不要做一個拖拉磨蹭的人。
想要孩子不拖拉、不拖延,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生動的榜樣。比如:答應孩子帶他出去玩,經常會因為一點微小的變動而往後推;,回到家明明該馬上打掃衛生,我們卻也常常先犒賞自己看會抖音,到了不得不做的時候才從沙發上起身……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裡,這就是家長的言傳身教。我們要做一個說到做到、雷厲風行的家長,成為孩子好的榜樣。
想要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孩子,先從父母努力、對事不拖拉做起吧![1]
作者簡介
王仕香,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