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自勝為疆(6)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玄奘精神 第69節:第十章 學海無涯,自勝為疆(6),聽到消息的那一刻,玄奘熱淚盈眶,甚至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語言怎樣的敬意去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他能做的,只有打起精神,用全身心去聆聽戒賢大師的教誨,不辜負大師的一番心意。
原文
三、教學態度開放。這一點在介紹那爛陀寺的時候也曾提到過,整個那爛陀寺不僅有數千名僧人,還有數量更為龐大的求學和遊歷者。這些"居士"和"外道"有的是慕名而來真心求學,有的則是心懷不服想來挑戰一番,甚至不乏居心叵測有意攻擊佛教之人。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求學者",那爛陀寺秉承"海納百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以開放、包容、競爭、自由的態度來對待,不但贏得了大部分"求學者"的尊敬,也讓那爛陀寺聲望日隆。
不過我們的玄奘法師卻是那爛陀寺中最特殊的一員,學校一邊給你提供最好的物質待遇,一邊給你充分的自由--不給你安排具體課程,你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學習。
那爛陀寺校委會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玄奘來到那爛陀寺之前已經具備極高的佛學修養,相當於現在的博士水平,那些普通僧人所要學習的基礎課程在玄奘身上可以全部免去,剩下來的就是由他自己來挑選導師、教授和研究方向的問題,不需要根據慣例來按部就班;
二、對於玄奘這樣的"天才"學生,校委會覺得任何課程安排都只會壓制局限他的進一步深造,只有讓他在那爛陀寺這片沃土上自由發揮,才能培養出另一位佛學大師。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生活中的所見所悟,才能讓所學的知識得到升華,才能開闊眼界和胸襟。沒有壓力才是最大的壓力,傑出的人才往往具有高度的自律性,玄奘決不會讓自己浪費半點光陰。
因此,玄奘再次選擇遊歷作為自己求學生涯的開始。在這次遊歷即將結束的時候,玄奘來到一座山前,這座山的東北方有一座廟,梵文名字叫鴿子廟。就像迦畢試國的質子伽藍被稱為"洛陽廟"一樣,古印度很多城市和寺廟都是以人名或發生過的故事來命名。這座廟為什麼會被稱為"鴿子廟"呢?
相傳有個捕鳥人,在山上張了一張網,整整一天一夜都沒有捕到鳥,因此遷怒於正在附近寺廟傳法的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牟尼的傳法把鳥全都嚇跑了,害的他全家人都沒有東西吃。釋迦牟尼讓他回去生一堆火,問題自然就會解決。捕鳥人就照做了。這時,釋迦牟尼突然變成一隻鴿子,然後投火而死。捕鳥人把鴿子烤熟了拿去給妻兒飽餐一頓,後來才知道鴿子是佛陀變的,於是出家成了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所以,如來傳法的那座伽藍就被人們稱為鴿子廟。
在鴿子廟的東面還有一座塔,名叫大雁塔,也是因故事得名:
相傳這裡的僧人原來都修煉小乘佛教,吃三淨肉。有一天負責找肉的僧人因為找不到肉而圍着塔團團轉,一抬頭,看見一群大雁正從天上飛過,於是就很無奈的說:菩薩啊,今天僧人都已經沒有肉吃了,你知不知道啊!話音剛落,就有一隻大雁離開隊列掉了下來,活活摔死在他跟前。僧人大驚,連忙把這事告訴了同伴。眾人覺得這是佛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願意犧牲自己幫助眾生,這隻大雁一定是佛的化身,而"捨身成仁"正是大乘佛教所弘揚的內容之一。僧人受到了感化,不但沒有去吃這隻大雁,而且從此改信大乘佛教,還把這隻大雁埋起來,為它修了一座塔,名字就叫大雁塔。
這座塔給玄奘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它的故事也遠遠沒有結束,當然,那都是發生在二十年後的事了,讓我們重新回到玄奘在那爛陀寺的求學生涯上來。
遊歷完周圍的名勝和佛跡後,玄奘回到了那爛陀寺。不過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離開那爛陀寺期間,那爛陀寺的寺主,當世最傑出的佛學大師,一百零六歲的戒賢法師,已然決定為這位來自東方的學生親自授課,授課的內容正是玄奘夢寐以求的佛學巨著--《瑜伽師地論》!
聽到消息的那一刻,玄奘熱淚盈眶,甚至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語言怎樣的敬意去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他能做的,只有打起精神,用全身心去聆聽戒賢大師的教誨,不辜負大師的一番心意。
戒賢法師親自授課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那爛陀寺,對前來求學的僧人來說,能夠聽戒賢法師講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到了開講授課的那一天,足足有數千人云集到露天的講壇周圍,場面空前壯觀。[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