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學海無涯,自勝為疆(1)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玄奘精神 第64節:第十章 學海無涯,自勝為疆(1),在孔雀王朝強大國力的支持下,全印度的高僧都聚集到了摩揭陀國,在他們講經問法求道生活過的地方,那爛陀寺拔地而起,一處超越時代和地域的佛學聖地就此誕生。

原文

   第 十 章 學海無涯,自勝為疆

條件越好,關注越多,責任和壓力就越大,

物質上優待對玄奘來說根本不值一提,沒有壓力才是最大的壓力,

高度的自律性和強烈的求知慾讓玄奘沒有在那爛陀寺浪費半點光陰;

事在人為,玄奘決定把那些珍貴的經書運回中原去,是傳道,是授業,也是保護。   貞觀五年(公元631年),歷經千難萬險的玄奘終於來到了那爛陀寺所在的摩揭陀國;

當那爛陀寺越來越近,玄奘卻明顯的放慢了自己的腳步;

大雁塔是西安的著名景點,這座造型奇特的佛塔與那爛陀寺里的大雁塔有什麼關係呢?

在那爛陀寺五年的求學生涯讓玄奘的佛學修為有了質的提升,然而玄奘並沒有馬上回國,而是離開那爛陀寺繼續南行,開始了一段新的遊學之旅……

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玄奘32歲。在這一年裡,他完成了前往那爛陀寺學習之前的知識和語言準備,也經歷了恆河岸邊那驚心動魄的生死劫難,在歷經千難萬險、走過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後,終於抵達了那爛陀寺所在的摩揭陀國。

摩揭陀國又名摩竭陀國、摩伽陀國、默竭陀國、墨竭提國、摩竭國、摩揭國,地處恆河中游南岸地區(今日比哈州南部巴特那一帶),是中印度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國都王舍城。

難陀王朝興起後,摩揭陀國開始支配恆河全域。此後旃陀羅笈多(又名月護王)勢力崛起,在婆羅門的幫助下,藉助於亞歷山大留在印度境內的希臘勢力鞏固自己的力量。亞歷山大死後,月護王趕走希臘人,回師摩揭陀,廢除難陀王,定都華氏城,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孔雀王朝。阿育王統治時期,孔雀王朝的國力達到頂峰,其版圖幾乎覆蓋印度全境,並且在境內大力弘揚佛教,佛教歷史上的四次集結,有兩次都發生在摩揭陀國境內,分別是第一次的王舍城結集和第三次的華氏城結集。

作為當時佛教界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修建在摩揭陀國並非偶然:

  其一,修建寺院供養僧人需要強大的國力來支持,而印度歷史上最為繁榮強盛的孔雀王朝的核心統治區域就在摩揭陀國,這是物質上的保障;

  其二,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中大部份時間都在摩揭陀國內度過,與他有關的故事和遺蹟也大都集中在王舍城附近地區。佛祖一生遊歷教化四方,光是在摩竭陀國境內的聖地就包括:

  (1)、王舍城內的三處精舍──迦蘭陀長者奉獻的竹林精舍、耆婆奉獻的耆婆林精舍,因摩訶劫賓那而建的精舍;

  (2)、王舍城外最高的靈鷲山石窟,還有環繞着王舍城的十處石窟;

  (3)、王舍城北面不遠的那爛陀寺,即佛祖曾經說法的波婆離捺林里也有一精舍,王舍城和那爛陀寺之間也有一處精舍;

  (4)、達克希那基利,佛得道第十一年裡曾來到此地,並在此制定袈裟;

  (5)、王舍城附近的安陀迦頻多村和迦萊哇那墨達村里各有一處精舍。

王舍城附近的每一處精舍都是佛祖曾經布道過的地方,都留下了佛祖的蹤跡,還有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在孔雀王朝強大國力的支持下,全印度的高僧都聚集到了摩揭陀國,在他們講經問法求道生活過的地方,那爛陀寺拔地而起,一處超越時代和地域的佛學聖地就此誕生。[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