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孤島私情​(張建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孤島私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孤島私情》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孤島私情

幸虧小舢板被巨浪捲起之時先翻了,鳳文掉入水中,這才保住性命,但捲入漩渦之時被碎舢板擊到頭部,昏了過去。要不是鳳武及時趕到,很快會被漩渦捲入的碎木板鉸成爛肉成了魚的美餐。

一陣水鳥的鳴叫,把兩位沉浸在溫柔之鄉的少男少女喚醒到現實。他倆睜開眼,看着不遠處礁石凌厲,巨浪翻滾着沖向懸崖峭壁,不禁倒吸一口冷氣,記起黎明時分驚心動魄的那一幕。然而他倆還是高興地站起,慶幸回到岸邊,手拉手奔向身後的山頭。等到了山頭一下子傻了眼,原來這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四周湖水茫茫,不知離陸地有多遠。島上古木參天,綠草茵茵。

鳳武安慰鳳文,說:「想必這小島有野獸出沒,等我獵來,鑽木取火,填飽肚子。天晴之後必有漁船路過,我倆登上船去,便能打聽到此湖的所在。興許還能探聽出挾持爺爺、奶奶和文鳳的俠士蹤跡。想必他們不會是西藏喇嘛教的人,當時他們只要痛下殺手,早就斬草除根,何必多此一舉讓你我逃出?」

鳳文倚在他的肩上,說:「如今我已是你的人了,不能再欺瞞與你。你還蒙在鼓裡吧,爺爺、奶奶他倆本是我的父母。為掩人耳目,父母易容,把我扮作男孩。當時收下你也是爹爹為了掩人耳目。」

鳳文倚在鳳武的肩上娓娓道來:「我家祖籍是蘇州府吳江縣,有名的書香世家。後來遷到浙江烏程,我爺爺的哥哥莊廷鑨自幼痴書如命,雖體弱多病卻孜孜不倦,無意間購得明朝大學士朱國楨所寫'皇明史概』殘稿,讀後頗為惋惜沒能完稿刊印。後來因讀書成疾,雙目失明,為了史冊留名,先後招募了學士十七名,對'皇明史概』殘稿刪改增補,添加了天啟、崇禎兩朝的史實,賦名'明史紀略』。哪承想此書即將完稿,我那體弱多病的莊廷鑨爺爺病逝。我太爺爺莊胤城哀其兒子早逝,為了成全兒子的心愿,便將我爺爺莊廷鑨應分得的財產,估了銀兩,拿出請人刻板刊印,冠上了我爺爺莊廷鑨的名字。要不先賢大儒顧炎武在著作中稱其為'瞽史』。《明史紀略》在順治十七年刊印發行。《明史紀略》中有許多清政府禁忌的直言,如不寫清朝的年號,只用甲子記年,更直呼努爾哈赤'奴酋』、清廷'建夷』。另外又直書清朝先世的隱諱,如在'李成梁傳』中直言努爾哈赤曾為李成梁養子。並極力讚許為明朝報國盡忠的人物,且指責孔友德、耿仲明等降清之人為'叛逆』。這些直言,哪能不觸動清政府敏感的神經?

「首先檢舉《明史紀略》者,是查繼佐。查繼佐看到自己被列名在這部自己並未參與編纂的書中,且書中充滿朝廷所不能容忍的文字,恐怕遭遇大禍,因而向學道胡尚衡檢舉,胡又上報湖州府學,經檢視,列出'違礙』字句數十條。不過此事在我太爺爺莊胤城的多方奔走,銀子打點之下,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然而此事被因貪污而免職的前歸安知縣吳之榮所知,吳之榮藉此向我家及出資助刊印《明史紀略》的朱佑明兩家勒索,但我們兩家斷然拒絕了他的勒索,他轉而向杭州將軍科魁檢舉,我太爺莊胤城再托人向科魁送禮,這才又按下此事。不過吳之榮哪裡肯死心,於康熙元年上告到刑部,此案事發。

「首輔鰲拜,立刻派了滿族官員羅多等人前往江南,將一干涉案人員押往北京。我爹爹那時還小,幸虧住在外婆家,被我家一名會武功的家人,衝出清軍的包圍,急忙來到我外太婆家背走,倖免於難。兩人連夜逃出浙江,輾轉來到廣西,這才改名換姓安頓下來。

「清政府對此案嚴加徹查,牽連極廣。在康熙二年五月結案,我那已死的莊廷鑨爺爺被開棺鞭屍碎骨,我太爺爺莊胤城在獄中病死,但仍被挫屍揚灰。給《明史紀略》作序的崇禎朝進士李令晰被凌遲處死,朱佑明全家抄斬,同案的賣書人、買書人、刻工、印匠無一倖免。收賄的科魁,以'滿人不識漢字』判無罪。 「當時的血腥鎮壓極廣,許多知名的江南儒士都被捲入,如知名的史家吳炎、潘檉章等人被處死,查繼佐幸虧吳六奇的幫忙,才免於禍事。

「我父親自小隨救他一命的家人習武,後來又拜在瑤寨武師文伯翦的門下。我父秉承莊家之風,酷愛讀書,尤其喜愛詩詞,唐詩宋詞過目不忘。我和姐姐自小耳濡目染,唐詩宋詞大多能背誦。」

聽到這裡,鳳武這才釋然那天芭蕉樹下,文鳳為何能接句如流,尤其鳳文能把劉長卿的詩句「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嵌入詞中。[1]

作者簡介

張建國,筆名田潤明,籍貫唐山市,現居石家莊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