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孤單的平安夜(張小嫻散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孤單的平安夜》是中國當代作家張小嫻寫的一篇散文。

原文

幾年前的一個平安夜,我是這樣度過的:

那天,我相信他會打電話給我。雖然沒有約定晚上會去哪裡,但是,應該不用約定的吧?難道他還會陪伴另一個人?

我從上午等到黃昏,電話的鈴聲沒有響起過。一直等到晚上,附近已經有人在報佳音了,我仍然聽不到他的聲音。我愈想愈氣,甚麽東西也沒吃,就躲在被窩裡。

半夜裡,我愈想愈不對勁,於是檢查一下家裡的電話。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那個話筒放歪了,外面的電話根本打不進來。

第二天早上,接到他電話。他說:

「你昨天去了哪裡?為甚麽把電話擱起來?」

我反過來質問他:「既然電話打不通,你為甚麽不來找我?」

誰知道他說:

「我以為你和別人出去了。」

我不甘心主動打電話給他,而他又以為我去赴別人的約,結果,我們各自孤單地度過那個平安夜。

日子過去了便不會回來,我一直後悔自己那天太要面子了。他為甚麽認為我會和別人出去,我又為甚麽認為他會不找我?我以後不會再因為一點點的矜持而辜負一個美麗的夜晚。[1]

作者簡介

張小嫻,祖籍廣東開平,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95年推出第一部長篇小說《麵包樹上的女人》而走紅文壇,是繼亦舒之後,香港最受歡迎的言情小說家。 1985大學時代邊工邊讀,在香港無線電視台任當編劇,5年之後轉工去亞洲電視,1993年偶然為編劇協會替《明報》撰寫兩則專欄,得到賞識,開始在《明報》先以《嫻言嫻語》後用《貼心感覺》開專欄,1994年第一部小說《麵包樹上的女人》在《明報》上連載,一炮而紅,1995年結束10年編劇生涯正式成為專職作家,1995年6月在《蘋果日報》開專欄「禁果之味」,隨後加盟皇冠出版社,並於當年出版《三個ACup的女人》,成功地打動了港台讀者。1997年5月,她出版的《荷包里的單人床》一書,除打進香港暢銷書排行榜首之外,還持久走紅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之後,她的《再見野鼬鼠》《不如,你送我一場春雨》《三月里的幸福餅》《漢仔夫婦》系列作品相繼問世,銷量數以十萬計,張小嫻風頭席捲全球華文地區,直逼國際出版市場。1998年她創辦了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雜誌《AMY》,任總編輯至今,現為香港皇冠出版社簽約作家,為《經濟日報》撰寫專欄,是香港著名的暢銷言情小說家。[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