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邦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邦華,男,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工會主席。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華東師範大學攻讀歷史學博士學位 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在華東師範大學攻讀歷史學碩士學位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西南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習,獲歷史系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9年7月至2001年7月,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教育史研究工作 1985年至1996年,在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今三峽大學)任教 2001年至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所任教

出訪經歷

多次赴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澳門等參加相關學術研討會或進行學術研究活動

社會任職

中國教育學會楊賢江教育思想研究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學術交流委員會常務理事。

獲獎情況

《身等國寶 志存輔仁——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該書於2007年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2005年獲山東省優秀出版獎) 2003年被北京師範大學評為「優秀班主任」 2004年被北京師範大學評為「優秀班主任」 2008年被北京師範大學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科研項目

  • 《中國優秀教育傳統的傳承和創新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國家(教育)重點課題,子課題《歷史文化傳統與大學名校建設》主持人;
  • 《中國教育文獻與教育思想庫》,全國教育「十五」規劃國家一般課題,子課題主持人;
  • 《介紹·讚賞·批評·仿效——西人視野中的中國科舉制度》,全國教育「十五」規劃課題,主持人;
  • 《中國社會教育通史》,教育部211項目課題,「晚清卷」主持人;
  • 《北京師範大學百年史》,北京師範大學,副主編;
  • 《晏陽初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重點出版項目,主持人之一。

學術成果

著作

1.《身等國寶 志存輔仁——北京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2.《會友貝勒府——輔仁大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弢園老民自傳》,選注,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4.《簡明中國教育史》(新修訂本),合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5.《公共教育學》,合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論文

在《近代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二十一世紀》(香港)、《中西文化研究》(澳門理工學院)等海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50篇。 1. 《傅蘭雅在西學傳播中的貢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0年,總第21卷;
2.《論傅蘭雅在江南製造局譯書及其影響》,《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中文大學),1993年,新第2期;
3.《西潮衝擊下晚清士大夫的變局觀》,《二十一世紀》,2001年6月號(總第65期)(該文收入張岱年先生主編的《觀念史研究》,鄭州:中州出版社2005年2月)
4.《傅蘭雅與上海格致書院》,《近代史研究》 1991年第6期;
5.《「五四」前後:孫中山對日觀的轉折點》,《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年第1期;
6.《寓華英人傅蘭雅的宗教與科學觀芻議》,《學術月刊》,1993年第8期(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B9《宗教無神論》1993年第5期全文轉載);
7.《寓華傳播西學的又一嘗試──傅蘭雅在上海所編<格致匯編>述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8.《試論孫中山的市場觀》,日本東京《中國研究》1997年10月號,V.3N.7;
9.《略論孫中山的市場觀》,《孫中山與現代文明》,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10.《簡論丁韙良》,《史林》1999年4期(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世界史》2000年第3期全文轉載);
11.《李提摩太與廣學會》,《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
12.《病國病民,莫八股為甚!——晚清來華新教傳教士眼中的八股取士制度》,《澳洲漢聲雜誌》(澳大利亞),2001年10月,總第155期;
13.《科舉制度在考試內容上的弊端》,《澳洲漢聲雜誌》(澳大利亞),2001年11月,總第156期;
14.《自然神學在近代中國的傳播》,《中西文化研究》(澳門理工學院)2002年第1期;
15.《論培根〈新工具〉在近代中國的早期傳播》,《中西文化研究》(澳門理工學院)2002年第2期;
16.《〈萬國公報〉對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植入》,《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教育學》,2002年第7期全文轉載);
17.《從〈萬國公報〉看自然神學在近代中國的傳播》,《基督宗教研究》第五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
18.《丁韙良與傅蘭雅比較論》,《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叢刊》,第6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9.《中國現代史學大師陳垣早年曲折的科舉之途》,《澳洲漢聲雜誌》(澳大利亞),2003年7月,總第176期;
20.《學而優則仕?》,《澳洲漢聲雜誌》(澳大利亞),2003年9月,總第178期;
21.《戰勝瘟疫重在預防——記原輔仁大學研製預防斑疹傷寒疫苗的活動》,《北京檔案史料》2003年第2期;
22.《〈萬國公報〉對西方近代教育理論的介紹》,《澳門理工學報》,2004年第1期;
23.《中國基督教教育會與西學東漸》,《中西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
24.《晚清來華傳教士對中國科舉制度的批判》,《學術月刊》,2004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中心《中國近代史》2004年第9期全文轉載);
25.《試論北京輔仁大學的創建》,《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
26.《晚清寓華新教傳教士的儒學觀——以林樂知在上海所辦的〈萬國公報〉為中心》,《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
27.《晚清寓華傳教士對中國科舉制度的改革方案初探》,《中西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
28.《清末來華西人關於中國考試制度改革的建議》,《湖北招生考試》,2005年4月號(總第13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教育學》2005年第8期全文轉載);
29.《北京輔仁大學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北京檔案史料》,2005年第2期;
30.《百餘年來美國學者對中國教會教育史的研究概述》,楊孔熾主編:《百年跨越——教育史學科的中國曆程》,廈門:鷺江出版社,2005年1月;
31.《試論北京輔仁大學的國學教育》,《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2005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全文轉載);
32.《研究日本侵華教育史的鴻篇巨製——評〈日本侵華教育全史〉》,《民國檔案》,2005年第4期。
33.《論傅蘭雅在西學漢譯中的傑出貢獻——以西學譯名的確立與統一問題為中心》,《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
34.《明清時期在華西人視野中的科舉制度特徵與作用——另一雙眼看科舉》,《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9期;
35.《試析北京輔仁大學的辦學特色及其歷史啟示》,《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36.《淺論史學大師陳垣的大學歷史教育實踐與思想》,《歷史教學問題》,2006年第6期;
37.《陳垣在辛亥革命時期的反清反帝活動與思想述論》,《歷史檔案》,2006年第4期;
38.《「入鄉隨俗」:明清耶穌會士的文化適應政策及其現代意義》,《東南學術》,2006年第6期,並收入《文化與宗教的碰撞:紀念聖方濟各·沙勿略誕辰5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理工學院出版社,2007年10月;
39.《論收回教育權語境下北京輔仁大學中國化問題》,《北京檔案史料》,2006年第3期;
40.《陳垣與抗日戰爭時期的北平輔仁大學》,《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41.《清末美國來華新教傳教士的科舉觀》,《科舉文化與科舉學》(下),海風出版社(福州),2007年5月;
42.《試析國聯教育考察團報告書的文化價值取向及其在中美教育界的反應》,《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43.《論晚清來華新教傳教士的教育興國思想》,《歷史教學問題》,2008年第1期 ;
44.《晚清來華美國新教傳教士對科舉制度的評說》,《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45.《中國教會教育史研究述評——以中國大陸學術界為分析範圍》,《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第7期;
46.《收回教育權運動與中國教會大學的「立案」問題——以輔仁大學為個案的分析》《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47.《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史學術論文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基於對〈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創刊以來發表論文的量化分析》,賀國慶主編:《教育史研究:觀念、視野與方法——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