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樞

本名 孫樞
出生 中國江蘇金壇
國籍 中國
職業 著名地質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副主任

孫樞(1925-1980),出生於中國江蘇金壇 孫樞院士科學成就豐厚, 地質學家

  • 1933年7月23日生於江蘇金壇。
  • 1989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地質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局局長,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從事沉積學、沉積大地構造學研究和地質綜合考察。參與發現湘潭碳酸錳礦領導小興安嶺東部、完達山和張廣才嶺地質考察研究磷酸岩成礦規律及其大地構造環境,闡明磷鋁質岩的成因和形成條件,建立了沉積磷酸岩的一個新類型在中國最早研究潮汐與風暴碎屑沉積的古地理古構造環境系統研究並論述華北南部前寒武紀地質演化和小區域的古地理古氣候特徵、豫陝中晚元古代坳拉槽的形成和演化、中國克拉通區張裂盆地的類型劃分及其對沉積岩礦形成的控制作用以及揚子南部被動邊緣沉積和早古生代缺氧事件論述了東古特提斯洋合作研究並發表《中國大地構造相圖》。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人物評價

  • 陳海泓, 孫樞. 1988. 黃縣盆地第三紀含煤岩系岩相與沉積環境. 岩石學報
  • 陳海泓, 孫樞, 李繼亮, 王清晨, 彭海波, 許靖華. 1992a. 前陸盆地的構造控制作用: 以湘西中生代沅麻盆地為例. 見: 李繼亮, 編. [1]
  • 陳海泓, 孫樞, 李繼亮, Heller F, Dobson J. 1992b. 四川武隆地區二疊-三疊系磁性地層學研究. 中國科學B輯
  • 陳海泓, 孫樞, 李繼亮, 許靖華. 1994. 華南早三疊世的古地磁學與大地構造. 地質科學
  • 陳海泓, 孫樞, 李繼亮, 許靖華, Heller F, Dobson J. 1992c. 華南與揚子板塊早三疊世分隔的古地磁學初步證據. 科學通報
  • 陳海泓, 孫樞, 李繼亮, 許靖華, Heller F, Dobson J. 1992d. 華南板塊的旋轉運動. 科學通報
  • 陳海泓, 孫樞, 李繼亮, 王清晨, 彭海波, 徐樹桐, 許靖華. 1993. 雪峰山大地構造的基本特徵初探. 地質科學
  • 陳文, 孫樞, 張彥, 肖文交, 王義天, 王清利, 姜立豐, 楊俊濤. 2005. 新疆東天山秋格明塔什-黃山韌性剪切帶Ar-Ar年代學研究. 地質學報
  • 陳運泰, 孫樞, 吳忠良. 1999. 跨世紀的中國地球科學. 地球科學進展
  • 侯泉林, 李繼亮, 孫樞, 李培軍. 1995. 淺層次微型韌性剪切帶的發現及其形成機理討論. 科學通報
  • 李繼亮, 孫樞, 郝傑, 陳海泓, 侯泉林, 肖文交. 1999a. 論碰撞造山帶的分類. 地質科學
  • 李繼亮, 孫樞, 郝傑, 陳海泓, 侯泉林, 肖文交, 吳繼敏. 1999b. 碰撞造山帶的碰撞事件時限的確定. 岩石學報
  • 李繼亮, 孫樞, 許靖華, 陳海泓, 彭海波, 王清晨. 1989. 南華夏造山帶構造演化的新證據. 地質科學
  • 李培軍, 侯泉林, 李繼亮, 孫樞. 1996. 閩西南地區下三疊統溪口組中的孤立滑塌岩塊及其地質意義. 科學通報
  • 李培軍, 侯泉林, 孫樞, 李繼亮. 1997. 閩西南地區早三疊世溪口組濁流沉積. 沉積學報
  • 李培軍, 侯泉林, 孫樞, 李繼亮. 1998. 閩西南地區早三疊世溪口組深水沉積及其演化. 中國科學D輯: 地球科學
  • 李任偉, 孫樞, 李忠, 江茂生, 金福全, 李雙應. 2002. 高壓-超高壓岩石對合肥盆地侏羅系沉積的貢獻. 岩石學報
  • 李忠, 孫樞, 李任偉, 江茂生. 2000. 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序列及其對大別山造山作用的指示. 中國科學D輯: 地球科學
  • 秦大河, 孫樞, 符淙斌. 2004. 關於氣候變化應對戰略的建議. 科學中國人
  • 秦大河, 孫鴻烈, 孫樞, 劉英金. 2005. 2005~2020年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 地球科學進展
  • 秦克章, 孫樞, 李繼亮, 肖文交, 郝傑. 2002. 北疆古生代礦床組合的六大構造階段劃分及其意義. 礦床地質
  • 秦克章, 汪東波, 王之田, 孫樞. 1999. 中國東部銅礦床類型, 成礦環境, 成礦集中區與成礦系統. 礦床地質
  • 邱振. 孫樞. 王清晨. 鄒才能. 2014. 瓜德魯普統-樂平統全球界線層型剖面沉積相和層序地層. 沉積學報.
  • 孫樞. 1962. 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總報告—地質部分. 北京: 科學出版社.
  • 孫樞. 1966. 沉積岩中的含硫和鈣的磷鍶鋁石. 地質科學
  • 孫樞. 1977. 鐵礦地質工作中岩相古地理方法. 見: 富鐵礦找礦理論和方法匯編. 河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
  • 孫樞. 1981. 南極洲地質概況與礦產資源問題. 國外地質
  • 孫樞. 1986. 固體地球科學研究的前沿. 地球科學進展
  • 孫樞. 1989. 中國科學院金礦地質工作的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刊
  • 孫樞. 1990. 我院黃金科技工作概況及對今後工作的意見. 見: [2]
  • 孫樞. 1995. 大洋鑽探與中國地球科學. 地球科學進展
  • 孫樞. 1998a. 沉積磷酸鹽岩的新類型—川西中泥盆世鋁磷酸鹽岩. 見: 朱光亞, 周光召, 編.[3]
  • 孫樞. 1998b. 地質環境系統研究. 北京: 海洋出版社.
  • 孫樞. 2003a. 將我國深海大洋研究推向新階段. 地球科學進展
  • 孫樞. 2003b. 地球數據是地球科學創新的重要源泉—從地球科學談科學數據共享. 中國基礎科學
  • 孫樞. 2005a. 中國沉積學的今後發展: 若干思考與建議. 地學前緣
  • 孫樞. 2005b. 活動論古地理研究評述.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 孫樞. 2005c. 對我國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若干思考. 地球科學進展
  • 孫樞. 2006. CO2地下封存的地質學問題及其對減緩氣候變化的意義. 中國基礎科學
  • 孫樞. 2014. 10年來中國IODP專家委員會工作簡要回顧. 地球科學進展
  • 孫樞, 白順良, 傅家謨, 馮增昭, 王妙月, 徐永昌, 陳丕基, 趙生才, 孫衛國. 1990. 沉積地殼研究的新進展. 見: 中國地質學會, 編. 當今世界地

球科學動向—中國科學家談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 北京: 地質出版社.

  • 孫樞, 陳海泓. 1987. 濁流沉積與等深流沉積. 見: 張炳熺, 編.[4]
  • 孫樞, 陳其英. 1964. 龍門山拗陷中段泥盆系生物元素地球化學. 地質科學
  • 孫樞, 陳其英, 陳開惠. 1973. 川西磷酸岩. 地質科學
  • 孫樞, 陳其英, 戴永定, 陳志明. 1961. 黑龍江省東部前震旦系的基本特點及其對比.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集刊. 北京: 科學出版社. 第7號
  • 孫樞, 陳志明, 侯奎, 黃育才, 林曉剛. 1981a. 河南舞陽魯山雲夢山組底段潮汐沉積. 沉積岩石學研究.[5]
  • 孫樞, 陳志明, 黃育才, 侯奎. 1981b. 河南舞陽附近十三億年前的古地貌與古氣候. 沉積岩石學研究. 北京: 科學出版社.
  • 孫樞, 陳志明, 王清晨, 1982. 豫陝中-晚元古代沉積盆地(二). 地質科學
  • 孫樞, 從柏林, 李繼亮. 1981c. 豫陝中-晚元古代沉積盆地(一). 地質科學
  • 孫樞, 范德廉, 陳海泓, 王清晨. 1987. 中國地台區張裂盆地沉積. 沉積學報
  • 孫樞, 姜春潮. 1959. 小興安嶺東部, 完達山和張廣才嶺北部沉積岩和變質岩地層剖面的特點對比和礦產分布規律. 見: 黑龍江流域組合考察學術報告(第1集). 北京: 科學出版社.
  • 孫樞, 李繼亮. 1984. 我國濁流與其他重力流沉積研究進展概況和發展方向問題芻議. 沉積學報
  • 孫樞, 李思田, 王成善. 1998. 沉積盆地研究的基本趨向和對我國今後研究的設想.[6]
  • 孫樞, 李曉波. 2001. 我國資源與環境科學近期發展戰略芻議. 地球科學進展
  • 孫樞, 史培軍. 2000. 數字地球及其在全球變化研究中的應用前景. 第四紀研究
  • 孫樞, 王成善. 2008. Gaia理論與地球系統科學. 地質學報
  • 孫樞, 王成善. 2009. 「深時」(Deep Time)研究與沉積學. 沉積學報
  • 孫樞, 王鐵冠. 2016. 中國東部中-新元古界地質學與油氣資源. 北京: 科學出版社.
  • 孫樞, 王清晨. 1991. 80年代我國沉積學研究的回顧. 科學通報
  • 孫樞, 張國偉, 陳志明等. 1985. 華北斷塊區南部前寒武紀地質演化. [7]
  • 孫樞, 趙文智, 張寶民, 劉靜江, 張靜和單秀琴. 2013. 塔里木盆地輪東1井奧陶系洞穴沉積物的發現與意義. 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
  • 孫樞, 鍾大賚, 李蔭槐. 1988. 斷塊構造理論及其應用. 北京: 科學出版社
  • 陶輝飛, 王清晨, 孫樞, 陽孝法, 姜琳. 2012. 準噶爾盆地東北緣早石炭世南明水組沉積環境及構造背景分析. 地質科學
  • 王清晨, 彭海波, 孫樞. 1991. 贛北安源煤系沉積對構造活動的響應. 地質科學
  • 王清晨, 孫樞, 李繼亮, 周達, 許靖華, 張國偉. 1989. 秦嶺的大地構造演化. 地質科學
  • 肖文交, 李繼亮, 孫樞. 1998. 浙西北地區反轉構造初步研究. 地質科學
  • 肖文交, 李繼亮, 孫樞, 陳海泓. 2000. 構造平衡分析及其對前陸褶皺沖斷帶構造極性的制約: 以浙西北地區為例. 地質科學
  • 許靖華, 孫樞, 王清晨, 陳海泓, 李繼亮. 1998. 1:4000000中國大地構造相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 許靖華, 孫樞, 李繼亮. 1987. 是華南造山帶而不是華南地台. 中國科學B輯
  • 徐冠華, 孫樞, 陳運泰, 吳忠良. 1999. 迎接「數字地球」的挑戰. 遙感學報
  • 徐樹桐, 孫樞, 李繼亮, 江來利, 陳冠寶, 石永紅. 1993. 藍田構造窗. 地質科學
  • Yu A. 霍達克, 孫樞. 1961. 中國東北及毗鄰的蘇聯遠東地區主要地質構造特徵(俄文). 蘇聯科學院專報, 地質學專輯
  • 由雪蓮, 孫樞, 朱井泉. 2014. 塔里木盆地中上寒武統疊層石白雲岩中微生物礦化組構特徵及其成因意義. 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
  • 由雪蓮, 孫樞, 朱井泉, 劉玲, 何凱. 2011. 微生物白雲岩模式研究進展. 地學前緣[75]曾榮樹, 孫樞, 陳代釗, 段振豪. 2004. 減少二氧化碳向大

氣層的排放—二氧化碳地下儲存研究. 中國科學基金

  •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孫樞主編). 1981. 沉積岩石學研究. 北京: 科學出版社.
  •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中國地球科學發展戰略」研究組. 1998. 中國地質科學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從地學大國走向地學強國. 北京: 科學出版社.
  •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中國地球科學發展戰略」研究組. 2001. 地球科學: 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 中國科學院院刊
  •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七室成礦成岩組. 1976. 海相磷塊岩形成條件的若干問題. 磷礦地質(一). 北京: 地質出版社.
  • 中國科學院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隊地質組. 1959. 中國東北北部地質礦產概況. 北京: 科學出版社.
  • 中國科學院黑龍江流域考察隊. 1963. 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完達山地區地質.黑龍江流域及其毗鄰地區地質(第1卷). 北京: 科學出版社.

視頻資料

外部鏈結

文獻來源

  1. 中國東南海陸岩石圈結構與演化研究.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 中國金礦大全(第3卷). 北京: 科學出版社.
  3. 中國科學技術文庫(院士卷). 北京: 科學技術出版社.
  4. 當代地質科學動向. 北京: 地質出版社.
  5. 北京: 科學出版社.
  6. 見: 歐陽自遠, 編. 世紀之交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回顧與展望.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7. 北京: 冶金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