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字間風雲(安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字間風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字間風雲》中國當代作家安一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字間風雲

佳作常系偶得,那一刻靈光閃現激情迸發,於是筆走龍蛇,成就一幅曠世佳作,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就是如此。當時王羲之在半醉半醒間研墨揮毫,三百餘字一氣呵成,等他清醒後再看,自己也有些驚呆了,那字間所透露的風采如仙附體頗有靈性,等他再提筆重寫時,卻無論如何都寫不出初稿的神韻了。

顏真卿在寫《祭侄文稿》時的情形則恰恰相反。侄子顏季明被叛軍殺害兩年後,顏真卿重新安葬他,沉痛郁怒中寫下了這篇祭文,被稱為「天下行書第二」。後世有書家解釋這「第二」也並非書寫水平居於《蘭亭序》之下,而是誕生年代較晚的緣故。如此說來,《祭侄文稿》與《蘭亭序》應是並列第一才對。

如果說《蘭亭序》抒發的是對於人生的頓悟,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是恬淡開闊的情懷,那麼《祭侄文稿》則反映了作者的疾痛慘怛,哀思鬱勃之情。與它對視良久,撲面而來的是瀰漫於整個畫面隱藏於筆劃線條中的氣勢和風骨,起初的筆調平穩肅穆,之後快速過渡到悲憤難平,你能感到有一種凜然憤然之氣勃發,仿佛要破紙而出把你裹脅而去。透過這字,我們仿佛看到在搖曳的燭光下,顏真卿雙眼含淚,心,痛作一團,他奮筆疾書,不時又塗抹勾畫,直至最後憤然投筆頹然長坐,淚,終於汩汩滔滔洶湧而出……

顏季明是顏真卿堂兄顏杲卿的兒子,安史之亂中連同三十餘位親屬均被史思明的手下叛軍殺害。顏杲卿與部屬袁屢謙則被押往洛陽,杲卿慘遭千刀萬剮之禍,又被割去舌頭,最後血盡而死。《祭侄文稿》中,「父陷子死,巢傾卵覆」說的就是這一段慘烈的歷史。

安史之亂後,顏真卿任蒲州刺史期間,傾力資助杲卿的長子泉明去尋找父親與弟弟的遺骨,但最後找到的只有顏杲卿的一隻足骨和季明的一顆顱骨。遺骨運至蒲州後,顏真卿懷着萬分悲痛的心情重新安葬他們,於是就有了這光耀古今的傳世名作:《祭侄文稿》。

顏真卿是一介書生。

說到「書生」,我總容易動情,比如陸游,比如岳飛,也比如顏氏兄弟,他們縱有絕世的軍事才能,總免不了要應付很多其它的東西,而往往是這些我們不以為意的枝枝蔓蔓,葬送了他們的人生,而對於書生來說,他們的人生就是他們的人生理想,理想破滅,他們的人生無異於死亡。

中國的書生往往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仁義禮智信忠恕」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準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們的人生理想,他們把自己價值的實現與國運的興衰相連,因此有了岳飛背上的「精忠報國」,陸游的的父母對兒子既「務外游」又「務內觀」的期望,顏真卿顏杲卿則直接受教於《顏氏家訓》。他們溫柔敦厚正直單純,他們只有「陽謀」而鄙視「陰謀」,是世人景仰的道德典範。但是,書生的理想與現實碰撞的結果,只有玉碎!

[1]

作者簡介

安一,原名:王淑燕,女,本科學歷。曾為企業報編輯,散文、小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