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孔霸 |
本 名: 孔霸 別 名: 孔烈君 字: 次孺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曲阜 主要作品: 《尚書》 主要成就: 從夏侯勝治《尚書》,頗有成就 性 別: 男 |
孔霸,字次孺,魯(今山東曲阜)人,後居京師(今西安)。孔延年之子。是孔子的第12世孫。生卒年月不詳,卒年72歲。其子孔光,為西漢名臣。[1]
簡介
孔霸少有奇才,從夏侯勝治《尚書》,頗有成就。
漢昭帝時,征為博士。
漢宣帝時,以太中大夫授皇太子司經,遷詹事,後為高密王相。
漢元帝即位,拜太師,賜爵關內侯,封食邑800戶。
永光元年(前43年),封褒成君,加賜黃金200斤,住宅一區,孔霸徙居長安。
孔霸為人謙讓,嘗稱祿位太過,無德受祿。
帝欲置於相位,霸再三辭讓而罷。諡號「烈君」。
事跡
從孔子第八世孫孔騰受封「奉祀君」開始,經孔霸開創奉祀爵位世襲及其後一再改封。「衍聖公」這一封號始於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趙禎認為「追諡孔子為文宣而尊以王爵,封其嗣褒聖侯為嗣文宣公,孔氏子孫去國名而襲諡號,禮之失也」,改至聖文宣王四十五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衍聖公」這一封號曾在宋元祐元年(1086年)一度改為奉聖公,但不久於崇寧三年(1104年)又復改為衍聖公。「衍聖公」這一封號沿襲至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改封孔子第七十六代孫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受「特任官待遇」,其間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僅「衍聖公」這一封號,整整承襲了三十二代四十餘人,歷時800餘年;官階也一升再升,由八品「承奉郎」上升到正一品「光祿大夫」,再到百官朝見時位列文官之首
評價
《資治通鑑》對於孔霸的評價是「霸為人謙退,不好權勢」,孔霸既然教的是《尚書》那麼肯定是孔門弟子而不會是修黃老之學的,對於儒生來說成為丞相、御史大夫而名列三公、位極人臣一定是人生最高的追求。
相關
1.西漢孔光(前64年-公元5年):字子夏,自幼隨父孔霸徙居長安,通經學,年未二十即舉為議郎。後舉方正,入朝任諫大夫。漢成帝即位,舉為博士,遷大將軍,拜相,封博山侯。漢哀帝劉欣即位,封為千戶。漢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師,稱病辭職。卒諡簡烈侯。
2.孔子的嫡孫:
1世孫(兒子)孔鯉
2世孫(孫子)孔伋
3世孫(曾孫)孔白
4世孫(玄孫)孔求
5世孫 孔箕
6世孫孔穿
7世孫孔謙
8世孫孔鮒、孔樹、孔騰(漢高祖劉邦封孔騰為「奉祀君」)
9世孫孔忠(孔騰之子)
10世孫孔武(孔忠之子)、孔安國(孔忠之子)
11世孫孔延年(孔武之子)
12世孫孔霸(孔延年之子),被漢元帝封為「褒成侯」
孔姓起源
一、出自子姓
黃帝是後世所尊崇的「三皇五帝」之一,相傳為遠古時期有熊國君之子,因生長於姬水(即岐山,流經今陝西省),便以姬為姓。後長期居於軒轅之丘。他登上帝位後,在位百年,歷盡艱難,終成大業,實現了中原各原始部落的大一統。他和傳說中大約同時期的炎帝一起被後人尊為華夏民族的共同祖先。
二、出自姬姓
春秋時衛國大夫孔悝後人以孔為氏。
三、出自媯姓
春秋時陳國孔寧後人以孔為氏。
四、春秋時鄭穆公後人有孔張,其支孫以孔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