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孔孚,原名孔令桓,字笑白。1925年4月1日生於山東曲阜。1947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學院史地系。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大眾日報》文藝編輯,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授[1]

孔孚
出生 1925年4月1日
山東曲阜
逝世 1997年4月27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文化人物

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離休。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7年4月27日病逝。著有詩集《山水清音》、《孔孚山水詩選》,詩論集《遠龍之捫》等。《山水清音》獲山東省首屆泰山文藝創作獎一等獎,《孔孚山水·峨眉卷》獲1991年山東省優秀圖書獎一等獎、1991年全國計劃單列市出版社優秀圖書一等獎。[2]

他的詩清新、深邃、空靈,得到了許多讀者的喜愛。生前感到些寂寞。共發表了詩作三百多首,詩論三十多篇,共出版了六本書,但總印數不足兩萬冊,印數最少的一本只印了231冊 。"孔孚先生是一位生不逢時的詩人","他在一個文化貶值的時代投身於文化,他在一個沒有詩意的時代選擇了詩歌,他在一個金玉滿眼的世界裡固執地尋覓一種素樸而純潔的境界。"

目錄

工作歷程

1949年初,與七月派詩人白莎一起進入解放區,後長期在《大眾日報》從事文藝編輯工作;

1957年被劃為"胡風分子",後被打成右派,流放到農村改造;1979年調至山東師範大學現代文學研究室,中文系副教授;

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

1986年離休;

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作品

60歲時,出版第一本詩集《山水清音》,後又陸續出版詩集《山水靈音》、《孔孚山水》、《孔孚山水詩選》,《孔孚詩:透視本》;出版詩論集《遠龍之捫》、《孔孚山水詩研究論集》;詩文集《孔孚集》。

詩歌

母與子

見到海

眼淚就流出來了

我怕是海的兒子

淚水也鹹鹹的呀

渤海印象

我尋找黃河

連條線也不見

在這裡它縮成一個音符

顫動着

泉邊

掬一捧水

洗一洗眼睛

心也綠了

大明湖一瞥

豎一個綠耳

聽風聽雨/聽白雨跳珠

蜻蜒立於圓

蜂醉於蕊

天地一絕

濟南開了

(注:荷花為濟南市花)

<大漠落日>

<春日遠眺佛慧山>

佛頭

青了。

一顱的智慧

生出芽兒了吧

<渤海印象>

霧散去

風劃一個舢板

上邊站着太陽

<海 上>

一抹烏雲

睡了

枕在海

<雨 後>

風也濕濕的枕在海

落在太平宮的飛檐上了

曬它的翎羽呢

<嶗 山>

太陽醒啦

嶗山笑他

蓬鬆着金色的頭髮

<夜宿金頂>

危岩上立一白狐

豎着耳朵

<無字碑前小立>

我還是看到了太陽的手跡

還有風的刀痕

爬一條青蟲

在讀

<帕米爾>

天地間側臥

等一個消息

<香積寺路上>

驀地有天竺之香襲來

白雲中游數尾木魚

<娥媚風>

它喜歡音樂

吹三千靈竅

還是位書法家

善寫狂草

似乎又有些孩子氣

摸一下佛頭就跑......

<天街印象> 我追一片雲

跑進一家商店裡去了

躲在牆上一幅潑墨山水的半腰

還動呢


本段榮譽

《山水清音》由學者錢鍾書先生建議並定名題簽;

《山水清音》獲山東省首屆泰山文藝創作一等獎;

《孔孚山水·峨嵋卷》獲1991年山東省優秀圖書獎一等、1991年全國計劃單列市出版社優秀圖書一等獎。

評價

他的小詩清新、深邃、空靈,得到了許多讀者的喜愛。生前感到些寂寞。

共發表了詩作三百多首,詩論三十多篇,共出版了六本書,但總印數不足兩萬冊,印數最少的一本只印了231冊 "孔孚先生是一位生不逢時的詩人","他在一個文化貶值的時代投身於文化,他在一個沒有詩意的時代選擇了詩歌,他在一個金玉滿眼的世界裡固執地尋覓一種素樸而純潔的境界。"

參考來源

  1. 孔孚 ,名人簡歷網
  2. 孔孚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