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嫦娥奔月,我的中國夢(殷瑞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嫦娥奔月,我的中國夢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嫦娥奔月,我的中國夢》中國當代作家殷瑞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嫦娥奔月,我的中國夢

小時候,媽媽給我講《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那時候的我懵懵懂懂,想象着嫦娥在月亮上的生活,也嚮往着自己哪一天能夠到月亮上去,遊覽神話中的廣寒宮,和桂樹下的玉兔一起玩耍。怎樣能夠登上天空?月球上到底有什麼?它在宇宙的什麼位置?從那時起,一個對廣袤未知宇宙探討的夢想,就停留在了一個小姑娘的心中,這就是我自己的航天夢。

因為有夢想,在成長過程中,我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途徑,逐漸了解了人類航天發展史的進程。1959年原蘇聯的月球2號登陸器撞擊月球成功,是首個登陸月球的探測器,全球沸騰;1969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實現了人類探索月球的一大步。那個年代,對於這些強國取得的成績,我們為之喝彩的同時,更多的是對於祖國航天事業落後的遺憾。

實際上早在明朝,我們的先輩,一個叫萬戶的人,已經勇敢地邁出世界航天的第一步,他不僅把飛向太空看作傳說和神話,而是自己去實踐,用生命給後人探索航天之路開了頭,因此他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到了近代,世界工業化革命高速發展,雖經過短暫百年的缺席,但是我們從未放棄對夢想的追求。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成功升空,2003年10月「神州5號」載人飛船升空,楊利偉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2007年10月「嫦娥1號」成功奔月,「嫦娥5號」成功實現了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直至現在的「神舟13號」實現宇航員半年入住空間站,見證了我們國家對宇宙的探索,實現了和我一樣所有人的中國夢。幾代人不屈不撓、奮發圖強,創造了人類航天史的奇蹟。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從前只存在於神話中的人類進入太空的幻想,對中國來說,已成為現實。

實現夢想,永遠缺不了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科技工作者們,他們不求功名,默默付出;也有上千家企業的通力合作,數不勝數的零件完美相接,才有了今天的航天奇蹟。在這其中有多少科學家隱姓埋名,不懼勞苦,勇敢承擔。還有那些宇航員叔叔阿姨們,他們進行着日復一日的為適應太空的強化訓練,才能得到去太空的機會

當我們坐在教室里安心學習,在家裡享受生活時,他們正忍受着我們從未體驗過的各種考驗。和他們比起來,我們每天的為了學習和進步的付出,又算得了什麼呢?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加努力嗎?

有夢想,有堅定的目標,只要不怕艱辛,真正努力,若干年後,中國人一定會生活在月球上,成為神話中的嫦娥,進一步探索宇宙、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夢想一定會實現。[1]

作者簡介

殷瑞萱,濱州市梁鄒實驗初級中學八年級14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