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嫉惡如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嫉惡如仇
jí è rú chóu

近義詞 :疾惡如仇

反義詞 :善惡不分

出 處 :《兩般秋雨庵隨筆

體 裁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嫉惡如仇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拼音是jí è rú chóu,指對壞人壞事如同對仇敵一樣憎恨。亦作"疾惡如仇"。出自清朝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蔡木龕》。

原文

兩般秋雨庵隨筆·蔡木龕》:翁不作詩而善談論,腹笥極博,嫉惡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語必刺入骨。[1]

典故

中國歷史上的西晉時期,朝中大臣大多數都出身於皇親國戚和名門望族,也就是世族。他們依仗貴族身份享有許多特權,驕奢淫逸,越來越腐敗。

晉武帝司馬炎稱帝後,後宮竟有近萬名宮女供他享用。當時,有一個叫傅咸的人,任武帝的尚書左丞、冀州刺史,後來又做司徒左長史等。傅咸上書說:"陛下身處最顯貴的地位,卻干布衣所做的事,親自日理萬機,辛苦操勞到太陽偏西。從前的帝王,親自干微薄的事,以利天下,也不會超過陛下。但是自泰始初年創立基業到如今,十五年了,而軍隊國家不夠充實,百姓不夠富裕,一個年成不好,便有饑荒出現,的確是因為官職太多事務冗雜,免除徭役的人又多又濫,蠶食的人多而務農的人少。我因愚昧粗疏,愧居本職,每每見到詔書思慮百姓年成的饑饉,沒法補益,萬分慚愧,豈敢不竭盡愚慮,回答皇上的詢問呢?從前有四位都督,現在加上監軍,就超過十人。夏禹劃分土地,分為九州,現在的刺史,幾乎是原來的一倍,住戶人口只比得上漢代的十分之一,設置的郡縣就更多。空空的校尉牙門,無益於宮中警衛,卻憑空設置軍府,動輒有幾百個。五等諸侯,又設置官屬。各種寵幸的給養,都從百姓中拿出。一人不種田,就有人受飢餓,現在不種田的,不計其數。縱使五穀豐收,也僅僅能滿足青黃相接;突然有災患,便供養不上。我認為當務之急,要先合併官職,簡省瑣事,寧息差事,停止徭役,上下齊心,致力農業生產。"

武帝駕崩後,惠帝即位,傅咸任御史中丞、司隸校尉。他為人正派,敢於直言。有一次,各地發生饑荒,許多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餓死凍死者不計其數。傅咸了解到這些情況後,立刻向惠帝陳奏百姓沒有飯吃,惠帝卻不解地問:「那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傅咸聞聽,啼笑皆非,便細細地將百姓之事講給惠帝聽。惠帝聽後問道:「依卿之見,該如何是好?」傅咸直言不諱地說:「朝中一些大臣揮霍無度,他們一天的飯費竟達萬錢,而百姓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如此奢侈腐化,朝廷應嚴加處罰,屢教不改者可按國法處治。」惠帝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說道:「言之有理。愛卿如發現何人揮霍無度,視國法於不顧,都可按條例懲處。」於是,傅咸便舉出數人上報朝廷。這些平日裡趾高氣揚的貴族們覺得傅咸不能把他們如何,心裡滿不在乎。傅咸面對這些頑固不化的皇親國戚們,並沒有氣餒。他多次上書惠帝,尖銳地指出:「奢侈之費,甚於天災。」由於他的勸諫,惠帝終於下定決心罷免了一些官員。從此朝中大臣因心中懼怕,均有所收斂。於是,人們都說傅咸為官嚴正、嫉惡如仇。

視頻

晉武帝司馬炎:後宮佳麗近萬人,為寵幸妃子發明「羊車望幸」之法!

參考資料

  1. 嫉惡如仇,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