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嬰靈(周玉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嬰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嬰靈》中國當代作家周玉素的散文。

作品欣賞

嬰靈

舊日鄉里有一個名叫田源的鄉紳,他家裡非常富有,有田地千頃,牛羊成群,騾馬滿圈。唯一令他不滿意的是幾房妻妾沒有一人為他生下一個兒子。正妻余氏為他生了一個女兒,現年已十六歲。為了生兒子,他不停地納妾,甚至強搶民女,可是總不見效。現年四十的他,急盼兒子,情急之下,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在眾姬妾中立了一條規矩:「只要有人能夠給他生下兒子,必立她為正室夫人。」

此規矩一立,姬妾們想方設法忙碌開了。那些個會診斷胎兒性別的郎中也忙碌開了,甚至算命先生也跟着忙碌開了。

這一年有兩房姬妾懷了身孕,誰知四個月時,郎中們診斷出為女胎,姬妾們怕田老爺生氣,竟悄悄兒地掉了胎。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一位叫棗花的小妾又懷了身孕。

田老爺請來了算命先生,先生掐指一算,便恭賀起田老爺來:「老爺,你命中注定有一子,此胎定為男胎。」

田老爺一聽,喜上眉梢,賞了算命先生許多銀子。後來他又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就命人去請了郎中。郎中來給棗花看了脈,果然是一個男胎。

田老爺一聽,這下才鬆了一口氣,總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他當即命家人好好保護照顧棗花,直到她順利生下兒子為止。

十個月的精心呵護,棗花終於順利生下一個兒子,起名為富貴。

田老爺對富貴百般溺愛。含在嘴裡,怕他化了;拖在掌上,怕他飛了。如果他要星星,田老爺也會想盡辦法為他去摘星星。

就這樣,在嬌生慣養下,富貴慢慢的長大了。

那一年,六歲的富貴不知怎地,竟患上了天花,後醫治無效,竟不幸而夭折。

田老爺哭得死去活來,這樣的喪子之痛,豈是尋常人可以理解的。這不是平常的白髮人送黑髮人,而是硬生生地斷了田老爺的命根子。

田老爺不肯給兒子收斂裝裹,只顧着抱着兒子的屍體沒日沒夜地哭。盛夏的季節,眼看着富貴的屍體就要腐爛了,家人們急得沒辦法,派了幾個壯丁才將田老爺和富貴的屍體拉扯開,以待安葬。

誰知田老爺又不許家人把富貴的屍體進行土葬,也不許進行火葬。他命家人請了一個非常能幹的木匠,連夜造了一個精美的匣子。

在我們西南偏遠山區,鄉里有這樣一個傳說。未滿十二歲的孩童夭折,必不能夠裝進棺材土葬,須得裝進一個匣子裡,安放在巨岩石上,以為天葬。因為孩童的靈魂純淨,不宜泥土污染。再者土葬者必歸入地府受牢獄之苦,孩童夭折實在可憐,不應再受這種苦楚。因而天葬是這裡的習俗。

匣子造好後,裁縫們也將壽衣做好了。田老爺這才止了淚,命人把富貴的屍體裝裹了放進匣子裡安放在巨岩之上。

自從富貴死後,田老爺思兒心切,日日必要哭上一番才罷。這日夜裡,他又哭完一次才睡。誰知朦朦朧朧中,富貴竟招手兒叫他。

田老爺喜出望外,忙忙地走上前去。只見富貴生氣道:「爹爹,你何苦要這樣哭我?我的衣服全部被你的淚水打濕了,我睡在那裡很不舒服。如果你真愛我,不如你來陪我玩吧。」

說完,富貴便消失了。田老爺這才被驚醒了過來,他被嚇得一身冷汗,瞌睡全無。

自此之後,田老爺便面黃肌瘦,臥床不起。家人卻不知是何原因,不過就是亂請郎中,亂投方子。所謂:「有病亂投醫,總有碰上的。」誰知這田老爺百般不好起來,郎中來了一撥,走了一撥,誰也不知道這病根在哪裡。

一日,一個牧童在山野放牧。那牛兒竟不聽使喚,獨自跑開了,牧童只得追了上去。追到距離岩石的不遠處,牛兒停了下來,居然不跑了。牧童深感奇怪,便也不追了,走上前去想探個究竟。

不是別的,卻見一精美木匣子被安放在巨岩上。一個光着腚子的小男孩正躺在匣子上曬太陽。

牧童好奇地叫了一聲,小男孩受了驚嚇,一溜煙鑽進匣子裡不出來了。

牧童只得轉身離去。夜裡,牧童將白天的事情一一告訴了自己的父母。他的父母一聽,驚嚇萬分,急急忙忙告訴了田老爺的家人。家人一聽,急急忙忙告訴了田老爺。

田老爺實不相信,非要第二日去看個究竟。家人怕他有閃失,千般阻攔。田老爺硬是不願意,非得去看個究竟不可。無奈之下,管家和余夫人只得派了眾多家丁陪着田老爺。

第二日,家丁們陪着田老爺跟着牧童來看究竟。剛一走到距離巨岩的不遠處,田老爺在家丁們的攙扶下,正探起腦袋,準備看個究竟。卻見一條碗口粗的大蛇蜿蜒盤居在木匣之上。大蛇張開血盆大嘴,仿佛要將眾人都吞下去似的。田老爺一見,當即嚇暈了過去。

家丁們七手八腳將田老爺抬回到家裡,田老爺仍是胡話滿篇,臥床不醒。余氏見此情景,知他必是邪氣入身,忙和管家商量了一下,當即派人去糜山請梅祖。

梅祖是得到端公。梅祖下山來到田老爺家裡,瞧了瞧田老爺的氣色,勸道:「田老爺求子心切,才遭此惡劫。你不該冤殺無辜,只因你令婦人墮胎無數,才遭嬰靈報復。」

彌留之際的田老爺隱隱約約地聽到了梅祖之言,忙忙在那裡哀求梅祖救他。余氏見此,也跪下來懇求梅祖。

梅祖只得嘆口氣道:「我只能保住你的性命,卻治不了你的病。」

梅祖用陰火燒了富貴的屍體,才勉強保住了田老爺的一絲性命。命雖保住了,可田老爺的病仍無大轉。

說也奇怪,無人可見有火燃燒,只見梅祖設壇做法(梅祖本是得道端公)。第二日,眾人去巨岩一瞧,果見那木匣子帶屍體早已燃燒成灰燼。

後來,觀音菩薩路過此處,田源和余氏跪請菩薩救命。菩薩見他們誠心改過,這才將《孟盂盆經》傳授於他,並命他們誠心念經七七四十九天,又令他們每逢七月十五念此經,在各路口舍粥食,持之以久。

果然,田老爺的病大有好轉,身體日益強壯。後來余氏果真又再生一子。

鄉間舊聞里說:「婦女皆不得隨意墮胎,墮胎會讓嬰靈心生怨氣,仇恨自己的生母,而不願入地獄,成孤魂野鬼,始終皆不得輪迴。」

然而,在父系社會,以男子為主要勞動力,男子的地位日益高過女子,因而生兒子是每一位母親的心愿。一旦得知腹中所懷嬰孩是女孩,即想盡辦法去墮胎。即便一日將嬰孩足月生了下來,得知所生為女孩時,即想盡辦法殺死嬰兒。這樣的事情在民間數不剩數。在我們鄉下田陌,這樣的風氣尤為嚴重。

[1]

作者簡介

周玉素,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