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女成王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第二十二則·婢女成王后,黃頭見問,馬上回答:「我是婆羅門那若達的家婢,是被派來看守這個未羅園的。」剛剛回答完這句話,那些隨從見到了停在園門的車子,急急尋找進來,恭立在國王兩邊。
國王見侍從、大臣們尋到自己,便馬上派了一個侍從將耶若達婆羅門叫來。婆羅門聽說國王在召喚,急忙趕來。國王見了他,問道:「這個姑娘是你的婢子嗎?」
原文
從前,在舍衛城中,有一個名叫耶若達的婆羅門。這個婆羅門擁有廣大田園、無數珍寶,是舍衛城中的一個巨富。
巨富耶若達在他的多處田園中有一處未羅園,看守這個未羅園的是耶若達的一個婢女,名叫黃頭。這個黃頭婢女在無所事事的時候,常常出神似地呆想:「做為一個婢子,身分太低下了,我什時候才能不做奴婢啊?」
但想象究竟是想象,畢竟改變不了現實。為此,黃頭經常愁眉苦臉,鬱鬱寡歡,唉聲嘆氣。
有一天,婆羅門剛派人給她送來早飯。就在此時,世尊與阿難尊者正好來到舍衛城托缽乞食,路過黃頭看管的田園。黃頭遠遠的就看見兩位修行人沿途托缽,這時黃頭突然靈機一動,心想:「我乾脆把早飯施捨給這個和尚,也許他能幫助我改變婢女的身分。」
於是,黃頭就萬分虔誠地將早飯全部倒入和尚化緣的缽里。世尊一見這婢女將自己全部的飯食給了自己,便合掌微笑地轉身離去。
黃頭婢子待和尚走後,就繼續回未羅園幹活去了。
此時,國王波斯匿王帶着侍從與護衛出外遊獵。他的隨從因為分頭追射群鹿而離開了波斯匿王,波斯匿王一人驅車來到了未羅園。這時正值天氣非常酷熱,波斯匿王遙見園中一片叢林,果樹成蔭,就停住了車馬,信步踱入園中。
再說這女婢黃頭剛剛動手整理園內果樹,忽見一人緩緩而來。黃頭見來人氣宇軒昂、穿著華貴,舉止沉穩,相貌不凡,知道來人一定不是一個普通人,於是就主動上前,親切而熱情地說:「非常感謝您的光臨,請您快快坐下來休息吧!」說着,就脫了一件自己身上的衣服鋪在地上,讓波斯匿王坐着。
看來人坐了下來,黃頭就又熱情地問:「不知道您想不想洗腳?」
「洗吧!」
黃頭見客人點頭答應,就連忙取了清水,拿來毛巾為來人洗腳擦腳。
腳洗過之後,黃頭又笑盈盈地熱情相問:「您想不想洗臉啊?」接着就端來清水,請客人洗臉。
「您是不是渴了,想不想喝水?」待客人洗完臉後,黃頭又嘴巴甜甜地問。說着,就到水池洗了手,然後摘下一片又大又乾淨的荷葉,為客人盛水。波斯匿王狩獵多時,正在口渴難忍,喝了黃頭送過的水,覺得清爽香甜,沁人心脾。
黃頭見客人喝過水,又關切地問:「不知道您是不是累了?想不想躺下來休息一會?」隨即就又脫下一件衣服為客人鋪在下面,讓客人躺下休息。
此時的黃頭,在波斯匿王的眼中,面貌姣好,皮膚艷麗而光滑,宛如天上的仙女。波斯匿王這時正沉浸在溫柔鄉里,不禁心裡想:「有生以來,我還從來沒見到這樣聰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女子。該做的事她都知道應該怎樣去做,真是太難得了!」
想到這裡,國王脫口說道:「請告訴我,您是誰家的姑娘啊?」
黃頭見問,馬上回答:「我是婆羅門那若達的家婢,是被派來看守這個未羅園的。」剛剛回答完這句話,那些隨從見到了停在園門的車子,急急尋找進來,恭立在國王兩邊。
國王見侍從、大臣們尋到自己,便馬上派了一個侍從將耶若達婆羅門叫來。婆羅門聽說國王在召喚,急忙趕來。國王見了他,問道:「這個姑娘是你的婢子嗎?」
「是的,大王!請問她是不是冒犯了您?」耶若達惶恐地回答。
「我準備娶這個姑娘為妃,你同意嗎?」國王問。
「大王!這黃頭不過是我的一個婢女,尊貴的您怎麼能娶婢女為妃呢?」婆羅門感到非常意外,誠惶誠恐地回答。
「這沒什麼關係!既是奴婢,你就出個價錢吧,我娶定了!」國王態度非常堅決地說。
耶若達婆羅門見國王決心已定,知道發財的機會到了,連忙假惺惺地答道:「要說價錢,不過是百千兩黃金罷了,但我怎敢跟國王討價錢呢?我乾脆把她就奉獻給國王吧!」
國王聽了,連忙擺手:「不行!我既然要帶走你的婢女,怎能不談價錢呢?」說着,就讓侍從拿出百千兩黃金,付與了耶若達。
付過黃金之後,國王就滿心歡喜地牽着黃頭的手,在眾大臣的簇擁之下,與她同乘一車,回到王宮。
這個原來看管未羅園的婢女,就這樣一步登天,成了國王的嬪妃。國王還給黃頭一個未羅夫人的封號,並且給她不少的賞賜,讓她為居後宮嬪妃之首。
脫離俾女身分的黃頭,從此生活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裡,每在高興快樂之餘,這位未羅夫人仍然常常在想:「我終於脫離了婢女,成了皇族。要不是那次把自己的早飯供養給化緣的和尚,我怎麼能享受到如此的榮華富貴呢!」[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