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姥姥的心愿(徐樹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姥姥的心愿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姥姥的心愿》中國當代作家徐樹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姥姥的心愿

我沒有完成姥姥的心愿。多少年來,這個想法一直折磨着我。

那是一個冬日嚴寒的早晨,大舅家的二哥騎着自行車從二十里外的姥姥家趕來,帶來了姥姥辭世的消息。二哥凍得滿臉通紅,渾身瑟瑟發抖。那一年姥姥88歲。

姥姥是遼寧瀋陽人,生活在一戶家境殷實的人家裡。年輕時,雖算不上大家閨秀,但也出落得端莊、俊秀,一表人才。當年,姥爺隨別人一起闖關東,來到了東北,在一家棉紡織廠做工,經別人介紹認識了姥姥,並結了婚。本來他們還可以在東北多待幾年,但姥爺的父親直催,讓他們趕快回來,也不知什麼原因。姥爺是個孝子,經不住父親的一再催促,便攜妻將雛地回到了山東老家,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我的童年大部分時間是在姥姥家度過的。那時,姥姥和小舅住在一起,大舅家在姥姥家前面,也挨得很近。大舅家的南牆就是圍子牆。圍子牆又寬又高。傳說圍子牆是用來防匪患的。圍子牆外是一片果園。我那時的玩伴主要是大舅家的三個表哥。在三個表哥中玩得最好的是三哥,因為三哥與我相仿,只長我一歲。三哥經常領着我在姥姥、大舅、小舅家轉悠,爬過圍子牆,到南邊的樹林裡摳知了猴、粘知了。到西邊的灣里釣魚,釣魚不是用魚鈎釣,而是用罐頭瓶子。將罐頭瓶子栓在一根長杆上,瓶子裡放上蚯蚓等誘餌,然後將瓶子放到水裡,等小魚們到瓶子裡覓食時,迅速拉起瓶子,每次都能逮住十幾條,都是些二三指長的小魚。每次從姥姥家回來,我都用瓶子盛上幾十條小魚,放在家裡養着。可是,好景不長,這些小魚往往養着養着就都死掉了。

在姥姥家時間長了也有想家的時候,都是在晚上。不知道為什麼,晚上姥姥家的蚊子特別多,一團一團的,在頭頂上「嗡嗡」地叫。這時,我便有些想家了,撅着小嘴,不願意說話。知道我想家,吃過晚飯後,姥姥便領着我來到胡同口乘涼,一邊用蒲扇拍打着蚊子,一邊給我講故事、講歌謠,什麼「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窪老鴰(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等等。好多個夏日的夜晚,我都是在姥姥的故事、歌謠中,迷迷糊糊地跟着三哥回到大舅家的大炕上,慢慢地進入夢鄉的。

上學後,我不能經常去姥姥家了,只有放假時才可以去。姥姥便叫姥爺到我們家來。白兔丘大集5天一次,每隔5天,姥爺都會準時從南臥石家裡步行來趕白兔丘大集,順便到徐家圈來看我們,很多年,風雨無阻。過晌後,姥爺要回去了,我們一家人戀戀不捨,我們姊妹幾個一直把姥爺送到白兔丘淄河邊上,看着姥爺坐上船,小船晃晃悠悠地向河對岸駛去,我們這才揮揮手,一路玩耍着跑回家。

小時候,我們家有兩顆果樹,一棵是桃樹,另一棵也是桃樹。兩棵桃樹枝繁葉茂,差不多占據了大半個院子。春天,桃花盛開時,引得蜜蜂們飛來飛去;夏秋時節,桃子成熟了,摘下桃子,我們都不捨得吃,母親總是東家5個,西家10個,讓四鄰八舍先嘗嘗鮮,剩下的才輪到我們吃。每年摘下桃子後,我們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給姥姥送桃子。有一年,我和哥哥去給姥姥家送桃子,走到南臥石村西時,已快晌午了,我們又熱又渴,也不捨得吃一個桃子,便想坐在灣南邊的一棵樹下休息。由於是斜坡,剛一放下籃子,「呼啦」桃子就撒了一地,還有幾個滾到了灣里。這時,我們兩個嚇壞了,趕緊拾起地上的桃子,也顧不上熱了,一路小跑來到姥姥家。看到我們的狼狽像,姥姥心疼地說:你們這是怎麼了。當我們一五一十地把原委告訴姥姥時,姥姥不以為然地說:我當什麼事呢,不就丟了幾個桃子嗎!看把你們熱的,快進屋,我給你們洗桃子吃。幾年後,兩課桃樹不知得了什麼病,先後都死掉了,我們也撈不着給姥姥家送桃了。為這事,我在心裡鬱悶了很長一段時間。

一天晚上,在胡同口乘涼時,姥姥一邊給我拍打着蚊子,一邊笑眯眯地看着我說,軍(我的乳名),長大了你想幹什麼?姥姥的話讓我一頭霧水,小小年紀的我,還沒有想這個問題。看到我一臉茫然的樣子,姥姥附到我的耳邊,小聲說:長大當個畫家吧,給我畫幅最好的畫。也許姥姥的話是無意的,可我卻牢牢地記在了心裡,已至於多年以後,為沒有完成姥姥的心愿而愧疚難當。

的確,我也曾為這個願望奮鬥過。那時,村裡有兩個畫的很好的人,畫人物、山水、鳥獸都很在行,栩栩如生。我很是羨慕,也用零花錢偷偷地買了紙筆,認認真真地塗鴉起來,可是,畫來畫去,浪費了很多紙筆,終不得法。眼看離當畫家的目標漸行漸遠,自己也憤憤然:為什麼人家也沒受過專門教育,卻畫得很好,而我卻不行?

有人說: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畫雖然沒畫好,我卻陰錯陽差地喜歡上了文學,而且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對文字有特別的吸引力,小時候,看到街上有下象棋的,我就纏着母親給我做「象棋」,每個棋子上要有一個字,什麼字都行,因為那時我還不認識字。上學後,我讓母親給我買「小人書」,有《董存瑞》《黃繼光》《奇襲白虎團》等,裝了好幾紙箱子。放學後,顧不上寫作業,便一頭扎進「小人書」里。連母親喊我吃飯都聽不見,母親幾次三番地喊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到飯桌上。

由於我對文字的痴迷,造成了語文好,算數差,從小學到高中,每次語文考試都是班裡前三名,而算數考試常常是不及格。作文也多次作為範文在班裡誦讀,另外,我寫的字也不賴,一位發小曾羨慕地對我說:你這小手,怎麼寫字這麼漂亮。

因了作文好的底子,時間一長,我便躍躍欲試,大着膽子向報紙投稿。17歲時,第一次投稿,便被《淄博日報》頭版採用了,這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之後,我開始大量閱讀文學書籍,並積極向報刊投稿,到現在,時斷時續,已陸續在多種報刊和公眾號發表文學作品和宣傳報道等文章幾百篇,被報社聘為特約記者、特約通訊員,連續四年被省行評為優秀通訊員,分別被吸收為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農業銀行作家協會會員、淄博市散文學會副秘書長等。

姥姥,這些可以略略告慰一下您的在天之靈嗎?[1]

作者簡介

徐樹強,山東淄博人,現供職於某國有銀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