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姜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姜石
t01b3d796bb89dc16d6.jpg
圖片來源 http://zhubao.cngold.org/bstj/jiangshi.html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姜石

漢語拼音:Jiānɡ Shí
別名:沙姜石、礓礫、裂姜石
性味:味咸;性寒;無毒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用於疔瘡癰腫;乳癰;瘰癧;豌豆瘡

姜石,中藥名。為黃土層或風化紅土層中鈣質結核。具有清熱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疔瘡癰腫;乳癰;瘰癧;豌豆瘡。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

拼音名:Jiānɡ Shí

別名:沙姜石、礓礫、裂姜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lcite

出處

  • 1.姜石首載於《新修本草》,列玉石部下品謂:「味咸,寒,無毒……生土石間,狀如姜。有五種,色白者最良。所在有之,以爛、不磣者好。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東者良。」
  • 2.《本草圖經》附有齊州姜石圖,其狀如姜。根據以上古本草文獻所記載的姜石與今之土層中的鈣質結核一致。

來源

藥材基源:為黃土層或風化紅土層中鈣質結核。

採收和儲藏

挖取後,除去附着泥沙、雜石,洗淨。

原形態

黃土層或風化紅土層中鈣質結核主要組成礦物均為方解石石英粘土礦物

方解石 晶體結構屬三方晶系。為細粒結晶及細分散隱晶皮殼狀膠結物。白或灰白色。土狀光澤。肉眼見不到解理。硬度3。相對密度2.7左右。因摻雜次要礦物而硬度、密度不一。

次要礦物組分有石英:細粒他形,肉眼難分辨;牙磣感主要是石英的硬度大所致;其他性狀參見「白石英」條。粘土礦物有高嶺石、多水高嶺石、伊利石或蒙脫石(性狀分別參見「白石脂」、「黃石脂」、「甘土」條)。它們的種類、數量比決定着姜石的可溶出成分及吸附性、離子交換性(即微量元素成分特徵)。

黃土中的姜石,其粘土組分中還含有殘留的長石(性狀參見「浮石」條)、角閃石(性狀參見「麥飯石」條)及雲母(性狀參見「雲母」條)等。它們與方解石呈不同結構關係:以均一間雜分布或碎屑斑雜分布為主,也有呈同心圓狀、結核狀、放射狀結構的。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主產於華北西北黃土地帶及石灰岩古風化殼紅上層中。

資源分布:主產於河北邢台、山西陝西江蘇亦產。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為不規則塊狀。土黃色或淺灰色;條痕淺黃色。不透明,土狀光澤。表面淺凹凸不平,並具裂隙。體重,質堅硬,可砸碎,斷面呈顆粒狀,色較深,並可見結核狀類圓形跡痕或灰白色結晶層。具土腥氣,味淡。遇冷稀鹽酸強烈起泡。

顯微鑑別

透射偏光鏡下:薄片中無色、微帶褐黃色,因含粘土質和鐵質呈污濁狀。自形晶少見,多為不規則粒狀、球粒狀。礦物組分主要是方解石。方解石:折光率Ne=1.486,No=1.658;雙折射率No-Ne=0.172;閃突起明顯。干涉色為高級白彩帶。一軸晶,負旋旋旋旋光性。

在薄片可見到粘土質和微粒狀石英,兩者約占10%左右,石英粒徑約0.05mm,呈星狀分布;粘土質多呈隱晶質,似霧狀分布。(樣品取自南京產的鈣質結核)

化學成分

主要為碳酸鈣(CaCO3)。尚含有氟、碘、硅、鐵、鋅、銅、錳、鈷、釩、鉻、錫、鎢、硒、鉬等元素。

鑑別

  • (1)取本品粉末約0.5g,加稀鹽酸5ml,即泡沸,將發生的二氧化碳導入氫氧化鈣試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澱。(檢查碳酸鹽)
  • (2)將上述泡沸後的溶液,濾過。濾液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用氨試液中和,再滴加鹽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銨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澱;分離,沉澱不溶於醋酸,但可溶於鹽酸。(檢查鈣鹽)
  • (3)X射線衍射分析曲線(鈣質結核)方解石:3.88(1),3.05(10);石英:4.29(1),336(2)。

性味

咸;寒;無毒

歸經

心;胃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主疔瘡癰腫;乳癰;瘰癧;豌豆瘡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每日1-3g;或泡飲。外用:適量,研末敷。

複方

《綱目》:「姜石以形名,或作礓礫。邵伯溫雲:『天有至戾,地有至幽,石類得之則為礓礫是也。』俗作(石羌)礪。」故又名(石羌)礪石。

各家論述

《本草衍義》:「所在皆有,須不見日色旋取,微白者佳。」[1]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姜石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