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姚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姚燮
姚燮
原文名 Xie Yao
出生 1805年
浙江鎮海
逝世 1864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大梅山人
職業 文學家、畫家
知名作品 《今樂考證》
《大梅山館集》
《疏影樓詞》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學家、畫家。

個人經歷

嘉慶十年,姚燮出生於鎮海縣城謝家河塘。姚燮祖籍浙江諸暨,後遷寧波北侖,姚燮生於北侖。祖父姚昀著有詩集,在地方上頗有文名,父親姚成是縣學秀才,曾在鎮海鄉勇局供職,家境清寒,姚燮曾有「五世儒素風,儉樸誠適宜」之自述。 姚燮自幼就是在詩的環境中長大的。 姚燮周歲識字,五歲能詩,童年所作《燈花詩》,大受父輩詩友讚賞,可說是個早慧的孩子。 以後他博覽群籍,涉獵面很廣。姚燮學識淵博,多才多藝,不僅在詩、詞、駢文等文學領域有成就,同時對經史也頗有研究,並且善於繪畫,對繪事的鑑賞水平也很高。 20歲結婚,妻子吳氏是江蘇武進人,出身貧民,耐辛勞、安本分。 22歲,進縣學為「秀才」。 此後近十年內,他經常出門漫遊,蹤跡遍及浙東、浙北、蘇南一帶山川。並參加了友人葉元階、厲志在寧波府創辦的枕湖吟社,與葉、厲等詩人們一起經常吟詩作畫。 道光十三年(1833),姚燮的第一部作品集——《疏影樓詞》刊刻行世。從此在文學上嶄露頭角,成了「甬上名秀才」。 《疏影樓詞》是他從29歲前所作的兩千餘首詞中精選318首結集而成的,詞的內容大致有題畫、寫景、寄贈、詠物、擬古等方面。 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舉後,得到了浙江學政陳用光和主司(主考官)徐寶善兩位名流的賞識。 次年三月,到北京參加春闈考進士,沒有及第。發榜後,姚燮沒有及時返家,留在北京埋頭讀書準備再試。 第二次會試落第後,他不再閉門苦讀,而是活動頻繁,結交了不少名流,如翰林院[1] 編修、御史黃爵滋,著名詩人與詩論家潘德輿,戶部主事、員外郎與御史湯鵬,清代著名詩人張際亮,近代文學史上重要作家魏源。姚燮與這些文章家、詩人、朝廷大臣相聚飲酒、吟詩論文,思想上、文學藝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直到道光二十四年(1844)第五次應試失敗,他便絕意仕途,在家坐館教學,發奮著述。 中年時家道中落,生計無着。又因鴉片戰爭,英侵略軍攻陷北侖,全家避難寧波,生活更加困迫。

戲曲成就

姚燮在戲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兩部姐妹篇《今樂考證》和《今樂府選》就是明證。 《今樂考證》按年代排列戲曲作家,在每個作家後記載作品名目,名目後又附作家生平的記載和諸家評論,還間有劇情提要和作者自己的考證,全書計13篇,為晚清以前的戲曲算了一筆總帳。它的記載是空前詳盡、豐富的; 總計入載宋劇975種,元明清雜劇203家1176種,金元明清院本316家116本。與《今樂考證》差不多同時,編寫了《今樂府選》,這是一部琳琅滿目,包羅萬象的戲曲總匯,全書入載的金元明清諸宮調、雜劇、傳奇、散曲達429種,計192冊。通過它,可以使我們對中國戲曲發展的面貌有個比較完整的了解。 對於《今樂考證》和《今樂府選》,姚燮都傾注了極高的熱情,付出了艱巨的勞動,但畢竟個人精力有限,作者去世前,這兩部書都沒有最後定稿,還存在着不少訛誤。但是正如鄭振鐸所說:「當舉世不為之時,梅伯獨埋頭於戲曲的探討,……而像他那樣的有網羅古今來一切戲曲於一書(《今樂府選》)的豪氣的人,恐怕自古到今還不曾有過第二個人!」

繪畫成就

姚燮生前,畫名似乎掩過文名。他的畫選題較寬,有花卉、山水、仕女、靜物、佛像,其中尤以梅花最多最好。姚說過:「平生畫梅幾千幅」,「畫本流落半天下」。畫的梅「回筆故作倔強技,千丈而落有石勢」,表現了他自身的氣質。朋友們稱讚姚畫的梅花風格雄健倔傲,氣勢不凡,特具工力。

《紅樓夢》評點

姚燮的《紅樓夢》評點,主要集中在《讀紅樓夢綱領》和《增評補圖大觀瑣錄》(王希廉、姚燮評本)。姚燮這《讀紅樓夢綱領》對小說所含各種材料的輯錄,加上它對小說思想藝術的評論,還有對前人《紅樓夢》研究成果的評途,真可算是百多年以前的一本紅學小百科"了。姚燮一向有在古書上加評點的習慣,閱讀時偶有感觸心得,便隨手揮毫,倘若批語積累較多,便也成為一種著述了。 《紅樓夢》批語竟會如此流行,恐怕姚燮自己也不會料到的。這些評語中有些與《讀紅樓夢綱領》文字雷同。《讀紅樓夢綱領》自序說, "章晰條分,余別有著" ,當即指對《紅樓夢》的批點。這種批點,只是妨壁《紅樓夢》研究的一個環節,其撰寫的時間應早於《讀紅樓夢綱領》,但不會早於咸豐後期[2]










詩作品

哀江南詩五疊秋興韻八章 [清] 姚燮 颶風卷纛七星斜,白髮元戎誤歲華。 隘岸射潮無勁弩,高天貫月有枯槎。 募軍可按馮唐籍,解陣空吹越石笳。 最惜吳淞春水弱,晚紅漂盡細林花。

參考文獻

  1. 翰林院 百家號
  2. 洪克夷. 姚燮評傳.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