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姓氏到底是「姓」還是「氏」?(趙慕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姓氏到底是「姓」還是「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姓氏到底是「姓」還是「氏」?》中國當代作家趙慕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姓氏到底是「姓」還是「氏」?

時至今日,中國人對同一姓氏,依然會親切地稱呼「本家」,這一現象與源遠流長的姓氏文化相關。然而,姓與氏在先秦時代,絕不是等同或連用的概念。歷史上積累而成的姓氏有三萬餘個,可真正的古姓只有四十個,我們所熟知的「趙錢孫李」最早皆是「氏」而非「姓」。那麼,姓與氏到底有何區別呢?

虞萬里先生在《中國古代姓氏與避諱起源》一書中,對姓氏進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頗多建設性的觀點。

首先,「氏」在甲骨文、金文中是常用字,多與官、人、國、族混用,後可指代部族或首領。征之先秦文獻,便會發現古人常作「氏姓」而非今天習慣的「姓氏」,「氏」的出現更早,即先有「氏」後有「姓」。

其次,商代普遍稱「氏」,「姓」源於周初王室為鞏固統治而發起的「冊命同姓」行為。面對周初的管蔡之亂,周公決定採用分封同姓姻親的制度,建立政治軍事實體,維護各地統治。冊封同姓,意在彰顯兄弟之情,使國家穩固,不互相加以攻伐。換言之,「姓」的出現和賦予,是一種政治策略,鮮明地體現着統治者身份的合法性。

再次,「姓」還來自於對上古帝王后裔的「賜姓」。商周鼎革之際,夏商的著名氏族淪為庶民,周人為昭明自身統治的譜系,也分封異姓。通過賜異姓某個專屬姓號的儀式,表明周人統治的浩蕩恩德。當然,同姓、異姓之間,有顯著的親疏薄厚之別,並體現在周代的禮儀與制度上。總之,無論是再命襲封,還是新命初封,都與周初政治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那麼,變氏為姓的策略產生作用了嗎?以周初看,確實起到了維繫之功,只是隨着星河斗轉而日漸鬆弛。「冊命同姓」之例,比如《左傳》中巫史曾對晉侯說:「齊桓公為會而封異姓,今君為會而滅同姓……且合諸侯而滅兄弟,非禮也。」異姓、賜姓之例,當屬「同姓不婚」,從人類學視角看,同姓不婚的習俗,在世界各地各族中多有體現,但周代倡導「外婚聯姻」更具政治考量——通過不斷的外婚而擴大姬氏血統,造成普天之下,「非我兄弟,即我子孫」的局面。

春秋時期,王室與大國嫁娶,多集中在武王、周公先後封賜的異姓,尤其是姜姓,充分證明當時眾人恪守同姓不婚的規律,也體現出政治聯姻的意味。

在上述情形下,「氏」的性質也自然發生改變。上古的小型氏族,基於血緣組成,而隨着社會變動,包括軍事吞併、經濟交流、相互結盟,氏族的血緣不再純粹,而變成了一種共同記憶。早期氏族之「氏」,多是因山因水而取名,在其後的歷史中,恐怕只有強勢或輝煌的氏族之名,才願意被後代保留和銘記,「氏族」成為了一種集體認同。

不難發現,春秋戰國時期,很多王公貴族,都有氏姓的雙重記載,比如呂氏姜姓的姜子牙,慣例稱呼其姓;屈氏羋姓的屈原,後人習慣取其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迄至戰國,氏姓之分已模糊不清。

除了氏姓,虞萬里還分析了有關於名字的避諱現象。所謂「避諱」,便是有意規避某人的名字,而以其他字代替。這種現象有兩個起源,一是先民出於對鬼魂的敬畏和對巫術的恐懼,二是周代冠禮文化形成的「字以敬名、諡以尊名」。

孔子曾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分之重要,體現在等級社會中的稱謂,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名字。就西周而言,天子、諸侯、卿大夫,上對下、下對上的自稱與他稱,都有固定的說法,不可僭越。實際上,遵循直呼其名的「避諱」,彰顯着被稱呼者的政治地位。所以,皇權時期對皇帝之名避諱,自然是沿襲而來,順理成章。

古人有名也有字,源自男子20歲、女子15歲標誌成年的冠笄之禮,人已成年,他人為表尊敬而稱其字。超過50歲,則可以不稱字,單稱排行或排行連「甫」來稱呼,古代排行以伯仲叔季而論,比如孔子的「仲尼」,便可視作這種規則的例子。

如果我們要問:歷史上什么姓氏或名字最尊貴呢?其實,並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通過以上研究不難發現,所謂尊貴的氏姓名字,都只是一時一世的地位所決定。[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