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義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好義鎮位於紫金縣西南部,東鄰鳳安、上義鎮,北鄰古竹鎮,西南部與惠州市惠城區橫瀝鎮接壤,距縣城68公里,省道廣下線穿境而過。全鎮土地面積89.8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7578人。鎮政府駐地老圩坳,距縣城67公里,距惠州57公里,距深州150公里。[1]
目錄
行政概況
好義鎮位於紫金縣西南部,東鄰鳳安、上義鎮,北鄰古竹鎮,西部和南部與惠州市惠城區橫瀝鎮接壤。鎮政府駐地在老圩坳,東距縣城68公里,西南距惠州市60公里,距離深圳市150公里,秋香江、省道廣下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
2012年好義鎮轄鹿塘、吉田、雙全、宜良、小古、積良、遠光、高尚8個村和好義鎮居委會。全鎮總面積8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6333公頃,耕地1062.8公頃。好義鎮有3178戶,總人口17821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6026人,絕大多數為漢族。
自然條件
好義鎮地勢東高西低,四面山環,沿上義河兩岸為丘陵盆地。西北部與古竹鎮交界的筆架山為高峰,海拔516米。上義河流入境內匯入秋香江,秋香江流經境內,流向東江。盛產糧食、花生、甘薯、春甜桔、三黃鬍鬚雞等。
行政區劃
好義鎮劃分為八大個管理區:
吉田管理區、雙全管理區、小古管理區、宜良管理區、遠光管理區、積良管理區、高尚管理區、鹿塘管理區
經濟發展
好義鎮大力發展綠色農業、規模農業和效益農業。2011年底,農業總產值9876萬元,完成糧食播種面積33683畝,糧食總產量9553噸(雜優稻種植率達90%)。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農業種植大戶發展到18家,帶動農戶102戶,人均增收630元;加大生態林建設,打造「綠色好義」,森林覆蓋率達80%。水果面積8041畝,總產1272噸,有小莊園665個;年內,新辦小莊園30個,新種水果382畝。全年生豬出欄3840頭,「三鳥」飼量80萬隻。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2011年,好義鎮充分發揮水利資源、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實施興商強鎮發展戰略。好義鎮有小古水電站裝機2000千瓦,高尚水電站裝機1460千瓦,板子壩水電站裝機500千瓦。2011年,總發電量994萬千瓦時,總產值361.77萬元。2011年東日鑄造有限公司繼續投資5000萬元進行升級轉型改造,成為河源市首個轉型改造的實業,該企業目前實現年產值4.7億元,上繳國家稅收達128萬。引進投資3000萬元的集旅遊、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香竹灣度假山莊;引進450萬元興建好義鎮第一家按照三星級旅遊飯店標準投資興建的新型綜合性酒店——泰源賓館,內有多功能會議廳、28個多種格調的標準房、商務用套房和豪華套房。
好義鎮加大稅收征管力度,確保財稅收入增長。2011年,實現稅收總收入312萬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國稅收入201萬元,地稅收入101萬元,財稅兩稅收入11萬元。各類稅項均超額完成任務。
好義鎮大力支持和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2011年,全鎮有個體工商戶130多戶,比上年新增10戶,其中餐飲業28家。全年社會消費的零售額5398.6萬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達3183.5萬元,個體私營企業、餐飲行業,解決400多名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
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5億元,比去年增加10.2%,其中,工業總產值 6.2億元,比增 10.7 %,農業總產值1.1億元,比增 6 %,第三產業總產值0.15億元,比增3 %;完成稅收447萬元,比增27%,其中國稅260萬元,地稅184萬元,契稅3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6754元,比增10%。
財稅金融
2004年全鎮完成農業稅10.5萬元,生豬稅17.5萬元,國稅24.1萬元,地稅37萬元;好義農村信用社存款餘額1,450萬元,貸款餘額64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和38.7%。
沿革
好義原稱下義,因地處上義河下游而得名。明清屬古名都下義社(約),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改稱好義約。民國18年(1929年)屬第一區好義鄉,民國30年屬尚好鄉,民國34年屬廣義鄉。建國初屬第二區、第七區,1957年12月設好義鄉,1958年10月成立好義公社,1961年分設上義公社,1963年3月上義公社併入好義,1973年4月分設上義公社,1983年9月撤社設區,1987年4月復設好義鄉。位於縣境西南部,東鄰鳳安、上義,南連惠陽縣大嵐,西接惠陽縣蘆州,北臨古竹。鄉政府駐地好義圩,東北距縣城70千米。
1988年,好義鄉總人口2336戶1347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31人,總面積84.58平方千米,轄小古(章田、排頂、田心、塘面、新屋、高 、紅旗7個自然村)、積良(東坑、東坪、店前、棉坪、崗嶺、細窩、蕌窩、高潭、鐵廠、馬道、下徑、梅坑、塘肚13個自然村)、鹿塘(石塘、下凹、松林、鹿嗚、新墩、梅塘、石下7個自然村)、吉田(上圍、金屋、上坪、禾光4個自然村)、宜良(山下、良坡、月嶺、王坑、禾宜、加村、上宜、前光、新甘、增田、富興、公嶺12個自然村)、遠光(羅塘、群樂、上排、下排、新營、高興6個自然村)、高尚(米糊、上村、高坣、馬王4個自然村)、雙全(竹湖、石塘、倉下、康圍、水口、王坑、高渡、塘排、坑口、樓新10個自然村)8個行政村。
1993年撤鄉建鎮。2004年,全鎮轄雙全、遠光、吉田、小古、高尚、積良、鹿塘、宜良8個行政村和好義1個居委會,63個自然村,總面積89.8平方千米,總人口14500人,代碼44162120。鎮政府所在地老圩坳,距縣城68千米。
82011年代碼及城鄉
441621118:~001 121好義居委會 ~200 220雙全村 ~201 220積良村 ~202 220小古村 ~203 220鹿塘村 ~204 220宜良村 ~205 220吉田村 ~206 220遠光村 ~207 220高尚村
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方面
1995年,投資30萬元,採用民工建勤辦法,開通了圩鎮到高尚、宜良至雙全的公路;1996年縣投資的惠州至水寨公路好義路段上等級改造建成通車; 1998年10月,投資100多萬元,長3.3公里、寬7米的老圩至老圩坳公路上等級改造竣工通車,交通條件大為改善。
遠光村道水泥硬底化改造,總長2.1公里,總投資39萬元,其中自籌資金14萬元,已於12月動工建設。
通訊建設
1994年,投資100萬元開通容量為500門的程控電話,首期用戶104戶,1998年電話用戶增至650戶,實現各管理區通電話;1995年增設2個無線尋呼發射點,1998年有用戶483戶;1998年,開通移動電話,有用戶100戶。
電力建設
1997年已改造高尚電站;1998年10月,動工興建板子壩電站,同時,好義、上義兩鎮與縣供電局聯合在好義老圩坳興建35千伏變電站,即將竣工。 好義圩鎮分老圩、老圩坳2個點,規劃總面積1.4平方公里,至1998年,已建成區面積為0.40平方公里。1989年12月鎮府投資60萬元在老圩坳建成的好義鎮府綜合大樓,於1991年12月28日遷入辦公,該樓高3層,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1992年,鎮府投資30萬元在老圩坳興建水塔安裝自來水,解決鎮府周圍2000餘居民飲用水。1997年投資1.7萬元,安裝老圩和老圩坳街燈;聘請清潔工1人,清掃老圩街道,並完善了鎮府附屬工程及綠化建設。
農業發展
農業、經濟結構調整 鎮內經濟以農業為主。2004年,投資8萬元,改造中低產田13公頃,建設永久陂1座,開闢三面光渠道2公里,維修灌溉渠道7公里。全年水稻播種面積1.6萬畝,總產5,389噸,雜優種植面積95%以上。全年新增家庭「小莊園」68個,全鎮「小莊園」增至588個,「三黃雞」、瘦肉型豬及台灣青棗、春甜桔等優質農業主導產品,逐步形成壯大。無公害蔬菜,全鎮種植面積擴大至1,255畝。林業,深圳鴻熙實業公司等投資760萬元,形成2萬餘畝連片種植速生豐產桉基地。
文教體衛
精神文明、社會事業 切實抓好精神文明創建活動。2004年9月,小古、宜良、遠光、雙全、高尚等5個村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村。12月,好義鎮計生辦、電信支局,分別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單位、文明窗口;84戶家庭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家庭。
計劃生育
認真落實計生工作重心下移至村政策,2004年共投入計生經費29萬元,完善「三欄兩室一校」建設。全鎮年內完成計生「四術」任務167例,人口出生率10.7‰,計劃生育率92.21%,人口自然增長率6.53‰;小古村、吉田村保持計劃生育先進村;積良村、遠光村和雙全村保持計劃生育合格村。
教育
好義鎮1998年有初中1所,小學8所,在校教師142人,其中中學教師38人;中學生680人,小學生1740人。1997年投資171萬元,新建好義中學綜合大樓2500平方米,設置電腦室、圖書室和實驗室,新建500平方米的水泥籃球場1個。是年,「普九」工作獲省驗收達標。至1998年,全鎮小學新建鋼混結構教學樓面積6085平方米,7所小學實現了教學樓房化。1989年,好義鎮教辦被縣教育局評為先進單位。1992年,好義中心小學被縣教育局評為先進學校。1994和1996年,中心小學教師張招英、黃觀南先後被評為「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南粵山區優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鍾勇鋒老師撰寫的教學論文《淺談數學教學中的品德教育》被中國教育文庫編委會評為優秀教育論文。
2004年,爭取上級資金110萬元興建雙全小學、好義中心小學科教大樓,至年底已完成主體工程。12月,好義中心小學、積良小學、宜良小學通過縣一級學校驗收。
廣播電視
加快建設步伐,增加電視收視頻道,年底縣至鎮的電視電話會議網絡開通。
醫療衛生
積極幫助衛生院籌集資金,添置醫療設備,並規範藥品市場的管理。全鎮動員1,028戶5,05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完成縣下達任務。
扶貧工作
2004年8月,為積良、遠光等兩個村125戶貧困戶無償提供雞苗6,000隻;安排扶持農村貧困戶建安居工程資金9.3萬元,其中雙全村51戶、吉田村12戶,每戶危房改造扶持資金1,350元;教育扶貧學生196人;就業扶貧13人。
武裝
完成徵兵任務6名,加強民兵集訓及民兵應急分隊的建設。
社會事務
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加大殯改力度,2004年完成火化53具。
基層黨組織建設
鎮委確定以小古、積良等村為示範點,積極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努力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全年新發展黨員19名。抓好村級辦公樓建設,全鎮8個行政村均已建起鋼混結構樓房。從5月份開始,鎮對各村全面實行農村會計代理制。
民主法制建設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5月、9月先後組織市、縣、鎮人大代表評議鎮派出所、財政、食品、計生、社會事務辦等職能部門,滿意率在95%以上。12月份組織部分市、縣、鎮人大代表進行視察活動,督促檢查鎮委、鎮府重點工作落實。嚴厲打擊「兩搶一盜」和「六合彩」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全鎮無發現吸毒者。2004年全鎮抓獲刑事犯罪嫌疑人4人,抓獲各類參賭人員15人,其中「六合彩」4人,處理治安案件40宗。全鎮社會治安綜合目標管理獲市、縣政法部門的好評。
招商引資
全鎮全年合同引進資金1,825萬元,實際到位資金680萬元。引進深圳市鴻苑實業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老闆,一是計劃投資1,260萬元,建設26,400畝速生豐產桉種植基地,到位資金385萬元。年內在積良、吉田村種植1.6萬畝,備耕打穴1.2萬畝。二是引進深圳廖三榮先生創辦積良良種養豬場1個,計劃投資250萬元,年產3,000頭良種豬,到位資金80萬元。三是引進東莞生興針織廠,到位資金80萬元,招聘員工56人。引進深圳豐源無公害蔬菜兩家公司,總投資125萬元,在雙全村種植蔬菜1,255畝。
名勝特產
好義「三黃雞」(皮黃、嘴甲黃、腳黃)是紫金特產,皮滑肉嫩、味道鮮美。1989年全鎮飼養量7.6萬隻。正宗本地好義「三黃雞」源自本地種源、本土養殖、以家庭放養雜食、非農場困飼養等養殖特點,具有天然的獨特甜味和韌性。是紫金人,尤其是外出鄉賢年節贈送的名貴特產。
主要吃法:客家白切雞、水晶雞
好義「三黃雞」是具有好義水土特色養殖產品。除了純正的種源,還需要生活在好義鎮地域,凡離開好義地域生活超過一個星期,好義「三黃雞」將逐漸失去原有的甜味。非本地種源,經過一個月以上的放養,會逐漸具有這股獨特的甜味,但仍無法與正宗好義「三黃雞」媲美。
由於長時間過度的宰殺、種源少、養殖時間長等原因,好義「三黃雞」面臨供不應求,乃至絕種的困境。如何開發利用好義「三黃雞」是一個嚴峻的課題。
相關視頻
航拍中國:廣東紫金縣好義鎮農村,河兩岸全是竹林,看不到幾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