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奶皮山楂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奶皮山楂卷[1]廣州荔灣杏花樓所創,味道酸甜嫩滑。奶皮是用鮮牛奶,於大鍋內煮沸後,用勺搯起提高再傾回鍋內,反覆4至5次後再以文火煮煉,等到奶面上呈現一層凝固的奶皮後,取出涼凍後再裹以山楂膏即成。

製作方法

1.將山楂餅放鍋內,加清水250克,用中火熬煮,待山楂餅全部溶化,盛入容器;將凍粉放碗裡,用適量清水浸泡2~3小時,撈出,濾掉水分,然後放鍋內,加清水750克,用中火煮至溶化,倒入已煮溶的山楂餅漿的容器,再加入白糖、白醋繼續煮至全部溶解,取出,濾去雜質,倒盆內,用布蓋住盆口,靜置晾涼,便成山楂糕,把晾涼的山楂糕切成小塊,搓成長條形狀。

2.將水牛鮮奶倒鋁鍋(或搪瓷鍋、銅鍋)裡,置於爐上先用中火煮至60℃左右(絕對不可用旺火燒開,否則牛奶中蛋白質受熱變性凝結,不能做出奶皮),然後改用小火慢慢煮煉,至鍋內奶的表層凝結一層奶皮,用「密孔平鏟」將奶皮鏟起,放在吸濕性強的「玉扣紙」上,紙把奶皮上的水分吸收,使奶皮完整地附著在紙上;按此方法,繼續煮煉,每隔20分鐘左右便可煉取奶皮1張;然後,連紙帶奶皮一起放入冰箱,當奶皮凍硬,就可以從紙上取下。也可以將奶稍煮後倒碗內,靜置冷卻,待奶的表層涼後凝成薄奶皮,即用尖頭筷子從碗邊挑起奶皮的一角,把奶液倒入另一碗,奶皮則保存在碗中,入冰箱凍硬後取出。

食用須知

凡傷食後引起的腹滿飽脹,尤其是肉類食積不化,上腹疼痛者,食之最為適宜;適宜中老年心臟衰弱、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高脂血症、陣發性心動過速及各種癌症患者食用;適宜婦女月經過期不來或產後淤血腹痛,惡露不盡者食用;此外,還適宜肥胖症、壞血病(維生素C缺乏症)、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急慢性腎炎、絛蟲病患者、腸道感染者食用。


參考文獻

  1. 山楂奶皮卷,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