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卡·伊萬諾維奇·戈羅多維科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奧卡·伊萬諾維奇·戈羅多維科夫
圖片來自36O

奧卡·伊萬諾維奇·戈羅多維科夫 奧卡·伊萬諾維奇·戈羅多維科夫(Ока Иванович Городовиков,1879一1960),蘇聯軍事首長,騎兵第一集團軍元老,1940年蘇聯騎兵上將,二戰時的騎兵總監,率領蒙古騎兵從黑海打進柏林。

人物生平

1879年9月19日出生於羅斯托夫莫克拉亞耶利穆塔村。1903年參加帝俄軍隊,經短期培訓後在波蘭服役。回國後進入頓河哥薩克第43團。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6年重傷退伍。1918年參加蘇俄紅軍,次年加入共產黨,國內戰爭時期歷任騎兵連長、團長、旅長、布瓊尼的第一騎兵軍下屬的第4師師長,(另一個師就是鐵木辛哥和約瑟夫·羅季奧諾維奇·阿帕納先科的第6師),1920年代理騎兵第2軍軍長,在南俄草原,在波蘭作戰,擊潰弗蘭格爾和鄧尼金和馬赫諾夫匪幫。1927年高級首長進修班畢業,1932年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出任中亞軍區司令助理和副司令10年之久。1935年軍級指揮官,1939.2.8二級集團軍級,1940年6月改稱上將,1941年任蘇軍騎兵總監和騎兵司令,衛國戰爭開始後,8次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奔赴西北前線,組織騎兵機械化集群襲擊德國戰線後方,1942年夏季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赴斯大林格勒前線指導騎兵作戰。

人物貢獻

創建卡爾梅克騎兵團俄國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詞彙——「韃靼枷鎖」,專指13至16世紀蒙古軍事貴族對俄羅斯的統治。這段刻骨銘心的歲月,使俄國掙脫「韃靼枷鎖」並轉而控制大批蒙古部落後,又以更強硬的手段來對付昔日的征服者。然而當蘇維埃政權乃至俄羅斯民族遇到威脅的時候,卻有數以萬計的蒙古人騎上駿馬,揮舞紅旗,高喊着「為了祖國!為了斯大林!」,一直打到柏林城下。當1917年蘇維埃政權建立時,俄國境內約有近700-900萬蒙古人,分屬卡爾梅克、雅庫特、布里亞特等部落。俄國內戰爆發後,大多數哥薩克參加l了白衛軍,蒙古牧民卻從布爾什維克那裡看到擺脫受奴役的希望。特別是生活在伏爾加河下游的卡爾梅克蒙古人,他們在前沙俄騎兵中尉奧卡·伊萬諾維奇·戈羅多維科夫的組織下,成立卡爾梅克騎兵團,接受俄共(布)阿斯特拉罕地區黨委的領導。

1918年5月,哥薩克白衛軍逼近伏爾加河下游的交通樞紐察里津。在萬分火急的情況下,卡爾梅克騎兵團聞訊後第一個趕來支援,察里津城防負責人、北高加索軍區司令斯涅薩列夫懷疑他們是奸細,用碉堡和電網阻止他們進城。正當蒙古勇士進退失據之際,率紅軍第5軍殘部從烏克蘭撤來的伏羅希洛夫收留了他們,將他們安排在自己的裝甲列車上。幾天後,斯涅薩列夫還是認為這批蒙古人不可靠,伏羅希洛夫語氣生硬地頂了回去:「(蒙古騎兵)比你的機槍大炮更能保衛察里津。」

回報蘇聯

在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悍然入侵蘇聯後,蒙古人又跨上了戰馬。9月18日,德軍對重鎮基輔形成合圍。為了給西南方面軍司令部殺出缺口,兩個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師充當突圍先鋒,向德軍第16裝甲師發起進攻。手持馬刀的戰士與德軍坦克戰在一起,用血肉之軀打出一個缺口,讓後來成為蘇聯元帥的巴格拉米揚等高級將領得以脫險。在基輔戰役的最後階段里,被圍的蒙古騎兵整營整連地揮舞着馬刀向德軍的坦克大炮和機槍發起密集衝鋒。蘇軍此役損失約70萬人,卡爾梅克蒙古子弟則有1萬多人捐軀,近萬人被俘。

英雄蒙塵

斯大林決心擴大紅軍中的蒙古部隊時,一個意外消息徹底打亂了一切。1942年8月12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攻克蘇聯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首府埃斯塔那。為籠絡當地驍勇善戰的蒙古人,納粹拆除集體農莊,將土地「還給」蒙古人,並許諾蒙古人能最終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最終,三名當地長老歸順了德國,並主動幫助德軍司令馬克西米連·馮·魏克斯元帥組建第103蒙古營和2200名蒙古人組成的「多爾蒙古團」。 蒙古人替納粹效勞的消息傳到莫斯科,斯大林勃然大怒。他推動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於12月27日發布命令:撤銷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卡爾梅克蒙古族為「叛徒民族」,並將12餘萬名族人(參加蘇聯紅軍的除外)強制流放到西伯利亞、中亞和哈薩克斯坦。 [1]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