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奔跑吧,追趕自己的影子(陳茗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奔跑吧,追趕自己的影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奔跑吧,追趕自己的影子》中國當代作家陳茗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奔跑吧,追趕自己的影子

幾年前,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的我,身體狀況頻發,不是這兒出了毛病就是那兒出了問題,有百病纏身的跡象。忽然驚覺,健康要和我揮手作別了,我到了要為健康而戰的人生節點。健康是生命的基石,基石不牢固,生命的大廈何以牢固?如若不及時補救,到最後可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

疾病纏身的日子,是從兩年前一次普通的胃息肉手術開始的。也許是術後的飲食休養不當和身體天生孱弱的關係,各種不良症狀接踵而至:腹瀉,食欲不振,在人多擁擠的地方會噁心,抑制不住地想嘔吐,不能在公共場所進餐……我像一條受傷的魚,在都市的夏日海洋里艱難地喘息。我悲觀地認為自己命數將盡,似乎就要走到生命的盡頭。在每個輾轉反側、不得入眠的夜裡,我會對凡塵俗世有着千般不舍萬般留戀,只因在這塵世之上,還有我深愛着的年邁的父母、親人,以及羽翼尚未豐滿、不能獨立飛翔的孩子。我不甘這樣過早地與他們分離。我要拯救自己,堅強地活下去。

於是,跑步一事很快被提上日程。事實上,跑步與我的生活一直若即若離。上小學乃至中學時,制定學習計劃,時常以5:30——6:00跑步開頭。但堅持的並不好,落入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俗套,由此把自己歸為「常立志者」,而非「立常志」那類有毅力的人。上大學時,恰逢在全國高校實施「211工程」,學校為了進「211」,管理上怎一個「嚴」字了得。寢室常常打掃得井井有條纖塵不染,這倒正中我下懷,令我心情愉快,我喜歡整潔而有秩序的生活。但同時被要求每天四點起床晨跑。青春少年時,正是貪睡的年紀,沒睡醒就起床,是件讓人痛苦的事兒。

中文系以及其他各系的大隊人馬,在微微發亮的晨光中齊步奔跑,像一輛氣宇軒昂、滾滾前行的戰車。「戰車」攜風帶雨,景象蔚為壯觀。跑步聲似馬達轟鳴,足以踏碎周圍居民甜美的晨夢。堅持跑步鍛煉的結果是,很少聽到身邊哪些同學稱自己感冒,校園裡也很少有大面積的流行性疾病發生。

走出大學校門後,擇業、擇偶、結婚、生子,跑步鍛煉被擠到生活軌道的邊緣,變得可有可無、時有時無。重拾跑步舊愛,最初心中竟有小小的悸動,像又遇初戀情人。跑步在離家不遠處的一個大學校園裡進行。不願意跑在馬路上,害怕成為灰塵和汽車尾氣的犧牲品大學校園有一顆海納百川的包容心,並不拒絕校外人士到校園裡活動。每天黃昏時分,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湧入操場鍛煉身體,那場景也是相當壯觀的。常常聽到一首網絡流行歌曲作為人們運動時的伴奏曲,秋褲大叔的《一晃就老了》——是啊,怎麼剛剛學會懂事就老了呢?怎麼剛剛學會包容就老了呢?怎麼剛剛開始成熟就老了呢?怎麼轉眼之間就老了呢?時光走的如此匆忙!既然人生短暫,何不抓緊每一分每一秒,跑起來、飛奔起來,有質量的活過!

最初跑步時,用了相當長的時間和毅力對抗久病虛弱的身體帶來的各種不適:氣短、噁心、頭暈……慢慢地好起來,先是只能跑五百米,然後增加到一千米、兩千米,不斷超越原來的自己。在一圈又一圈的奔跑中,我會想起一些名字,喬伊斯·奧茨、村上春樹、于堅、鮑吉爾·原野……他們來到我身邊,用奔跑的姿態引領我,以深情的文字激勵我,讓我在奔跑中獲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力量。我跑步的速度不是很快,步調也不急促,像我漸趨慢下來的生活。恢復身體的同時,依舊牽念文字,只是落筆舒緩從容了許多。緣於深悟,好的文字,是需要用心靈來慢慢烹煮和熬製的。

當然狀態不佳時,沒跑多久就感覺到累,會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便有中途放棄原定目標就此停歇下來的念頭。可還是咬咬牙,讓自己堅持住。於是把那暗紅色的長長跑道想像成不會隨意中斷的人生。無論起伏還是坑窪,無論奔跑時的狀態如何,人生的路都橫在你腳下,等待你把它一步步地走完。承受和堅持是人生的必修課,弱者才會考慮中途放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跑的過程,眼裡只有結果的人,是不會看見路上的風景的。挺一挺,體力上的、精神上的最難受的那段就會過去,而且會體驗到某種奇妙的輕鬆和欣快感。

這並非是我個人一己之體驗。德國伯恩大學研究者亨寧·貝克爾及其團隊早在幾年前,就發現了導致欣快感的物質,它被命名為內啡肽。許多人痴迷跑步,多半是因為內啡肽帶給人的愉悅享受。此外,還是從馮唐那裡借鑑經驗:心中有糾結和塊壘時,用跑步來平復。如果還是放不下,就再跑五公里。最後,那些糾結和不快,會和汗水一起,順着汗腺跑出體外。「放下之後再拿起,心神中會多出很多新意」。

堅持跑半年下來,整個人瘦了不少,身體卻也健康、輕快了不少。

身邊兩位朋友有多年堅持跑步的習慣,有幾次打電話,正趕上他們跑步進行時。隔着電話,可以聽到快步疾奔氣喘息息的聲音。最初是因熱愛文字和他們走在了一起,而堅持良好的跑步習慣,則讓我對他們的喜愛加分。跑步是對人持之以恆的耐力、意志力的考驗,若可以持久地堅持一項體育運動,那麼還有什麼樣的事情是不會被他們長久堅持的呢?

幾年前,我生活的這座城市開始舉辦馬拉松比賽。每逢這天,便可見數萬人奔跑的壯觀景象。「馬拉松是一項富有傳奇色彩和人文色彩的體育運動」組織比賽的城市管理者如是說。高興看到人們為自己的健康揮汗如雨。認真守護健康的人,是對自己、對他人極端負責的人。

[1]

作者簡介

陳茗薇,女,原名陳明威,另有筆名烽火嘉人、南均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