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奎德林堡神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奎德林堡神學院位於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奎德林堡是薩克森-鄂圖大帝統治王朝期間,東法德帝國首都。從中世紀開始就一直是一個繁榮的商業城。保存完好的木框架建築使奎德林堡成為歐洲中世紀城市的傑出典範。它的學院教堂是羅馬風格的傑作。奎德林堡位於北德中部,地處哈爾茨山的邊緣,波德河畔,這一地區還聳立着兩座高山。奎德林堡建於公元10世紀,曾經是帝國的首都和貿易中心。

中文名 奎德林堡神學院

外文名 Old Town of Quedlinburg

類 型 綜合

辦學性質 公立

遺產描述

奎德林堡位於北德中部,地處哈爾茨山的邊緣,波德河畔,這一地區還聳立着兩座高山。奎德林堡建於公元10世紀,曾經是帝國的首都和貿易中心。美麗的奎德林堡 (Quedlinburg) 是浪漫之路上的一座城市,在中世紀時期曾是最重要的國王和皇帝行宮之一。 奎德林堡擁有 1,300 多座公元六世紀的桁架房屋、大量青春藝術風格建築和歷史悠久的城市規劃,是一座保存極為完好的中世紀古城。遴選依據標準 (iv):奎德林堡由於擁有大量質量優異的、高水平的木結構建築使其成為中世紀歐洲城市的傑出典範。

其它相關

護城河沿着防禦城牆呈現不歸則的輪廓,部分城牆受到保護[1] 。老城中狹窄、曲折的巷道,年代久遠可追溯到公元10世紀。城市的新建部分有統一的規劃,建造於公元12世紀,形成中世紀的格局。老城的中心靠近城市主要廣場,是知名的市場。山上建造有城堡,城堡附近環繞着建築,組成該城市獨特的核心。羅馬風格、哥特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和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遍布整座城市,形成奇特的建築景觀。聖瑟維提圖斯牧師會教堂建於公元10世紀和12世紀之間,是城市中極為重要的建築。數量眾多的半露木式住宅屬於15至17世紀,建築非常細緻,沿着城市彎曲的街道與城市廣場接壤。奎德林堡是建於中世紀歐洲城市的典範,城市保留了大量的高質量的木製結構建築。

建築特點

國王亨利一世(公元919年至936年在位),在奎德林堡兩座山脈中的一個側面建造城堡,他的皇家駐地成為日耳曼王國弗蘭哥的首都[2] 。公元936年,奧托大帝在同一座山的頂峰建立了聖瑟維提圖斯教堂。這座牧師會教堂的影響擴展到整個王國乃至帝國。木篤會修道院在第二座山上建造。公元962年,奧托大帝由教皇約翰12世加冕為"皇帝和奧古斯都",他使查理曼帝國重新走向輝煌,幾個世紀以後,帝國成為聞名的神聖羅馬帝國。公元944年,奎德林堡獲得的公民權利證書(1040年和1134年兩度重新獲得)保證了城市在北海和阿爾卑斯之間開展貿易。奎德林堡迅速地發展了起來。公元12世紀,奎德林堡開始在靠近波德河東岸地區擴展。1330年,人們修築了城牆,圈住了城市的兩部分。1384年,奎德林堡成為低地薩克森聯盟城市的一員。1426年,城市又成為漢薩同盟的成員。奎德林堡於1477年失去貿易特權之前,在同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16和17世紀,城市的經濟和藝術重要地位依然在增加,而且出現了新型的半露木房屋。對於薩克森同盟而言,17世紀是災難性的。1698年,奎德林堡的保護國出賣了勃蘭登堡的選民,1618年,包括普魯士公國在內的各公國開始擴張。帝國根基世俗化以後,奎德林堡於1802年合併到普魯士王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位於薩克森-安哈爾特(Sachsen-Anhalt)地區的奎德林堡是薩克森-奧圖大帝(Saxonian-Ottonian)統治期間,東法蘭哥尼亞公國(the East Franconian German Empire)的首都,從中世紀開始就一直是一個繁榮的商貿小鎮。大量高水平的木結構建築使奎德林堡成為中世紀歐洲城市的傑出典範,城中聖瑟瓦修聯合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Servatius)則是羅馬式建築的傑作。

視頻

童話夢幻之旅——奎德林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