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奇門,術數的一種,盛行於南北朝。最早源於黃帝戰蚩尤的《奇門遁甲》,是古人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比較完整的時、空、象、數、理模型。奇門來源於軍事,涵蓋了天時、地利、人和、神助等關乎事物成敗

的四大要素,以到達出奇制勝的目的。奇,為三奇,即用天乾的乙、丙、丁代表三奇;門,為八門,即為開門、休門、生門、傷門、杜門、景門、死門、驚門。

太乙、奇門、六壬,並稱「三式」,是古代中國術數三大絕學。奇門測集體事,聲名遠播。太乙以天元為主,測國事;奇門以地元為主,測集體事;六壬以人元為主,測人事。太乙測國事,為帝王所忌,聲名不顯。 作為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奇門的影響力非常深遠。[1]

目錄

簡介

奇門創始之初是用在軍事上的,主要是用來行軍打仗的,大家耳熟能詳的古代人物有:三國時的諸葛亮、漢朝張良、唐朝的李淳風與袁天罡、明朝的劉伯溫等都是「奇門遁甲」的高手,大家在史書上或是電視上可以看到他們安邦定國的豐功偉績!相信大家對以上這些人一定不會陌生的!

分類

奇門遁甲主要是以八神、八門、九星及天干地支來對未來事物進行預測。奇門遁甲的初級應用主要是預測,高級應用為化解、運籌和調理。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奇門遁甲以易經八卦為基礎,結合星相曆法、天文地理八門九星陰陽五行、三奇六儀等要素,是我國預測學中集大成者、是易經最高層次的預測學,因此奇門遁甲自古被稱為帝王學。歷代政治家、軍事家以及現代企業家把奇門遁甲用於決策,成就了非凡的事業。 古代使用奇門遁甲之術的賢聖們大多是治國平天下的軍師,如姜太公、范蠡、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人。奇門遁甲在我國古代主要用於國事、兵法方面。當今多用於商業發展、市場經營、管理方面,收效非常顯著。在商場如戰場的全球化時代,奇門遁甲是中國企業家治勝的秘笈。

奇門遁甲的長處,在於剖析事理透徹,運用適中的方法統籌一切,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中,奇門遁甲都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可以指導我們正確把握機遇、趨利避害。

歷史發展

要說《奇門遁甲》的起源,先從一個神話開始講起吧!這是一個涉及五千多年前的神話傳說。傳說在上古時期,在古代的東方有一個黎族首領叫「蚩尤」的人為禍作亂,由於他有兄弟八十一人,且個個銅頭鐵骨,並具有呼風喚雨的本領,無人能敵。黃帝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心中很是痛苦,於是起兵征討蚩尤,兩軍對壘於河北涿鹿,但是由於蚩尤太厲害了,黃帝久戰僵持不下,流血千里,不能獲勝。黃帝心中鬱悶,正煩着時,忽然天上雲彩撥開,兩個神童出現,稱是奉「九天玄女」之命傳於黃帝,黃即跪拜接受,黃帝接過來打開一看,裡面有一本用篆文撰寫的龍甲神章;黃帝根據書裡面的記載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還記載了很多行軍打仗遣兵調將的兵法。於是黃帝要他的宰相風后把龍甲神章演繹成兵法十三章,孤虛法十二章,創製了奇門遁甲一千零八十局。再接着又製造了指南車,從而打敗了蚩尤。

昔黃帝始創奇門,四千三百二十局法,乃歲按八卦分八節,節有三氣,歲大率二十四氣也。氣有天地人三候,歲大率七十二候也。候有五日,歲大率三百六十日也。日有十二時,歲大率四千三百二十時也。一時一局,故奇門四千三百二十局也。風后制奇門為一千八十局者,以冬至陽生,起坎艮震巽四卦,統氣一十二,候計三十六,分局五百四十,為陽遁;以夏至陰生,起離坤兌乾四卦,統氣一十二,候計三十六,分局五百四十,為陰遁。合陰陽二遁為一千八十定局也。此蓋撮四候而共看六十時定局,四個一千八十定局,則依舊為四千三百二十局矣。周太公諳兵法,善布奇門,以八卦分八節,節分三氣,氣分三候,歲計七十二候,立七十二活局,每局六十時,七十二局計四千三百二十時也。漢張子房刪捷,冬至十二氣,分三十六候,撮四候為陽遁九局。夏至十二氣,分三十六候,撮四候為陰遁九局。此活圖更捷也。夫一十八局七十二局,皆不越一千八十局矣。作硬局,則皆一千八十局;作活局,則有七十二局、一十八局。然一十八局雖簡,以奇門星儀符使之,行悉定布於局中,其為課四千三百二十,舉目在前,其所未為者,只加臨一事耳。如欲加臨,但依局所定,正轉兩盤,其課遂成。是風后之法,乃萬世不易也。

奇門遁甲》傳到周朝姜太公,太公用它打敗了紂王,並將《奇門遁甲》改版成七十二局,後又經漢代黃石老人傳給張良,張良又把它精簡變成了一十八局(陽遁九局和陰遁九局),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奇門遁甲。

漢朝滅亡後,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個局面就是由一位古今中外都聞名遐邇的偉大人物——諸葛亮創造出來的!談起諸葛亮,我想是家喻戶曉的了,他是劃朝代的人物,縱橫古今,其才知、韜略以及對《奇門遁甲》術的運用上,無一人能出其右!在史書中記載:東吳中智勇雙全的大將陸遜,在當時打敗了劉備後,率領數萬人的追兵乘勝追擊,結果遇到了諸葛孔明的「亂石陣」,陸遜帶領數萬兵馬進入亂石陣後,立刻迷失了方向,幾乎喪生於「亂石陣」中,後幸得諸葛亮岳父黃承彥相救,才得以脫生而逃出,最後也就知難而退了。大家想想看,一堆亂石,居然打敗了由陸遜帶領的成千上萬驍勇善戰的軍隊,這說明了什麼?諸葛亮已將《奇門遁甲》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大家不禁要嘆:「孔明真神人也」!故大詩人杜甫亦有詩云: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不過可惜的是,他雖有鴻鵠之志,天命不允,以致於最後疫死於五丈原,難以完成統一天下的大願!唉,蒼天不佑!

到了唐朝,被封為「衛國公」的李靖,也寫了不少關於《奇門遁甲》方面的書籍,而且其在行軍打仗時也是經常運用《奇門遁甲》的,李靖主要是輔佐唐王李世民凳基。

到了宋朝,開國功臣趙普,在《奇門遁甲》的運用上也是多有心得,後來因建功而被封為宰相,他寫了一篇非常著名的篇章——《進經表》,裡面囊括了《奇門遁甲》的精髓。

奇門遁甲》歷來被古代皇家視為「帝王之學」,私藏於皇室內宮,不輕易示人,但由於北宋時期的國力空虛,北方遼、金等外族虎視眈眈,宋真宗、宋仁宗二帝為抵禦外族的入侵,在社會上大力宣揚《奇門遁甲》,仁宗年間,其多方搜集有關《奇門遁甲》方面的書,並由皇家寫出《景祐遁甲符應經》,宋仁宗皇帝親自為其寫序。

到了明朝,輔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劉伯溫也是一代《奇門遁甲》高手,劉伯溫對此術的運用也可以說是得心應手,並另外寫有著名的古預言——《燒餅歌》,但他深暗政治之學,明白「功高震主、才高遭忌」的道理,在完成了輔佐朱元璋的帝王霸業後,便功成身退,隱居于山林了。

三才之道

三才者,天地人也。天動地靜,人稟天地之氣始生。三才具而萬物興榮,天地始現生機。奇門預測體系,源於天地運化之理,正是基於三才之道而設,故時時處處體現着三才的辨證關係。欲精奇門之道,須識奇門三才之理。

三才之道,乃奇門遁甲預測體系之靈魂。奇門屬古之「三式」之一,何以稱三?三才也。奇門起局,以一氣統三元,此奇門三才之由始也。立盤天地人,以應天地間萬物,此奇門三才之根基也。三奇日月星,神出而鬼沒,此三才之用也。六壬又雲有天三奇、地三奇及人三奇之謂,可見三才之中又可再分三才,此奇門三才之分化也。故三才之道,變化無窮,以定天地人事之狀態,以應是非善惡之高下。明三才之道,方能明辨局中玄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大道積三則轉,故能成九宮之妙,能宣造化之微也。此奇門三才之本體也。

奇門預測,應隨時注意把握三才之道,其入手則須先明天地奇門之理。概每一時辰,地球當有十二分之一區域與盤相應,若均以一局為用,必致謬誤。故奇門體系須首先區分大的三才:天盤者,正時之盤局也,乃古之賢士治理國家及用兵之秘本。因其過於概括和抽象,故其用於人事預測而時有含糊難明之處。地盤者,靜應也,為周圍具體環境,為大的狀態,為不動之應也。人盤為天地盤信息的放大和細化,為動應(或可依法變通正時之盤,仿六壬之移神換將)。故奇門預測人事,由天而地,由地而人。以地盤大的環境、外應為主,以地為根基,主六親關係,隨問隨答。作為開放型的預測體系,奇門預測中凡所見人物均可為應,遠應遠來近應近。此為奇門預測體系中大的三才之道。

以奇門正時盤式預測,自古就首宗三才之道。《奇門遁甲秘笈大全·奇門占事》云:「凡占吉凶者,首重九星,以九星為天盤,吉凶由天故也。」「凡出行趨避者,首重八門,以八門為人盤,吉凶由自取故也。」「凡造葬遷移者,首重九宮,以九宮為地盤,遷移等事皆由地而起也。」由是知奇門判斷,從天地人三才也。奇門中,星高門中宮低,對應天人地,而神遊於三才之際。凡測天地之事,觀天地之盤可也。而人事則為天地之末,各為一小天地,故繁雜多姿。同一時辰,百人百事,千人千態,鮮有完全雷同者也。故在人事預測時,須辨人事之細微,方能不失謬誤。奇門在預測人事時,門隨人動,一門動則八門均動,此為後天人盤之微妙也。欲為人指點迷津,不可不知三才之道。奇門八神,即是協調三才的玄機點。

事不過三。奇門預測中,尚有「事不過三」之原則。即同一局象,不同之人占同類事,或同一人占不同類事時,凡用不可過三。何也?概天地始生,萬物由三而定,量變過三則質變,人事信息亦因重複增大而模糊,故誤差必多。又,凡占吉事,首占最良,其次則減吉,再次則無吉可言;凡占凶事,首占最惡,其次則減凶,再次則無凶。此均從三才之理,學者倘能悟透個中真機,則于思路大有裨益矣。

數學中,三點決定一個平面。在奇門預測中,也有類似之處。凡一件事物,須從三個不同角度去分析、把握,方能客觀而全面地認識它。故奇門判斷,宜先查三宮之休咎:值符象天,主動而遷;值使法地,被動而移;時干象人,隨天地而移也。此三宮,如同人之三丹田,分主天地人三才之性,成人事之初、中、末之狀態。奇門古籍中,多以值符、值使及天乙而斷,道理即在於此處。在奇門隨機預測中,一查彼之狀態,彼動為天也;二查我之狀態,我被動故為地也;三查周圍環境之狀態(外應),人事繁雜故也。以外應內,則奇門「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凡有形象之物,有器質之物,均可於局中細察其由來也。奇門中,凡天則多虛,多動,多為人事之初態,為孟,為上,為左,為前,為遠,為貴,為陽剛,為父母,為領導,為仕途,為名聲,為工作,為公,為積極,為廣,為星,為值符;地則多實,多靜,多為人事之末態,為季,為下,為右,為後,為近,為賤,為陰柔,為子女,為屬下,為財帛,為房產,為風水,為陰私,為消極,為小,為宮,為值使;凡人則多靈,多遷,多為人事之中態,為仲,為中,為同類,為中性,為兄弟,為同事,為婚姻,為家庭,為人事關係,為公共,為平等,為適度,為門,為天乙等等。由是可類推萬事萬物。如奇門格局中,九星反吟多虛,八門反吟多實;事業看星情,人事看八門;大事看星,小事則查宮可也。俗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奇門預測選擇,亦要明此原則。奇門古籍預測人事時,大多首重八門,即為此理。

八陣

奇門遁甲陣又叫八陣分八個門:休 生 傷 杜 景 死 驚 開。生門為生,死門為死。入其他各門,則又見八門,周而復始。

奇門遁甲》在古今都被譽為「帝王之學」,古今中外對她的評價都是較高的,清代四庫全書在撰寫《遁甲演義》的提要中稱「奇門遁甲於方技之中,最有理致」,《中國神秘文化百科全書》中稱《奇門遁甲》是「中國方術中式占的集大成者」奇門遁甲融周易、天文、律歷、地理、數學、陰陽五行學說等於一體,關鍵在於她能: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古今書典

術藏

藏,即經典的總匯。佛家有《佛藏》,道家有《道藏》,儒家有《儒藏》,皆是匯集各家經典而成;而《術藏》,則是海內外第一部關於術數的大型叢書,是從古代至民國的中國術數學的總匯,也是以易學理論和陰陽五行為核心的中國文化的文獻集成。它將中國數千年來有關於術數學的各種經典及相關著作統統匯集一編,網羅無遺,結集成書,故稱《術藏》。由巫術和中國傳統哲學而發展來的術數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中國的歷史、哲學、政治、宗教、倫理、科學、美學等均受其影響。《術藏》一書,按成書先後的順序,對歷史上的重要術數經典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系統的、綜合的總結。術數學是中華文明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完整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學術之一。作為術數學的資料淵海,《術藏》的出版將為中國傳統文化矗立起一座豐碑,為世界範圍內研究中國文明的學者,提供最齊全、最權威的文獻依據。同時,《術藏》作為最大的、最完善的專業叢書,將以世界之最的姿態流芳百世。

其它記載

閱微草堂筆記》:奇門遁甲之書,所在多有,然皆非真傳。真傳不過口訣數語,不著諸紙墨也。德州宋清遠先生言:曾訪一友(清遠曾舉其姓名,歲久忘之。清遠稱雨後泥濘,借某人一騎往。則所居不遠矣),友留之宿,曰:「良夜月明,觀一戲劇可乎?」因取凳十餘,縱橫布院中,與清遠明燭飲堂上。二鼓後,見一人逾垣入,環轉階前,每遇一凳,輒蹣跚,努力良久乃跨過。始而順行,曲踴一二百度;轉而逆行,又曲踴一二百度。疲極踣臥,天已向曙矣。友引至堂上,詰問何來。叩首曰:「吾實偷兒,入宅以後,惟見層層皆短垣,愈越愈不能盡,窘而退出,又愈越愈不能盡,故困頓見擒,死生惟命。」友笑遣之。謂清遠曰:「昨卜有此偷兒來,故戲以小術。」問:「此何術?」曰:「奇門法也。他人得之恐召禍,君真端謹,如願學,當授君。」清遠謝不願。友人太息曰:「願學者不可傳,可傳者不願學,此術其終絕矣乎!」意若有失,悵悵送之返。

典型代表人物 ,古代有黃帝、姜太公、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

視頻

奇門 相關視頻

82年經典電影奇門遁甲,堪稱最好的國產奇幻片。#電影種草指南短視頻大賽#
廢材小伙意外練成絕世高手,過紙橋下油鍋無所不能!《奇門遁甲》#電影HOT短視頻大賽 第二階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