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出自明代唐寅的《畫雞[1]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裁 一作:戴)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它頭上的紅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來。

一生之中它從來不敢輕易鳴叫,但是它叫的時候,千家萬戶的門都打開。

注釋

裁:裁剪,這裡是製作的意思。

將:助詞,用在動詞和來、去等表示趨向的補語之間。

平生:平素,平常。

輕:隨便,輕易。

言語:這裡指啼鳴,喻指說話,發表意見。

一:一旦。

千門萬戶:指眾多的人家。

賞析

畫雞》是一首題畫詩。[2]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這是寫公雞的動作、神態。頭戴無須剪裁的天然紅冠,一身雪白,興致沖沖地迎面走來。詩人運用了描寫和色彩的對比,勾畫了一隻冠紅羽白、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的大公雞。起句的「頭上紅冠」,從局部描寫公雞頭上的大紅冠,在這第一句里,詩人更着重的是雄雞那不用裝飾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詩人稱頌這種美為「不用裁」。

承句「滿身雪白」又從全身描寫公雞渾身的雪白羽毛。狀物明確,從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積的白色(公雞)與公雞頭上的大紅冠相比,色彩對比強烈,描繪了雄雞優美高潔的形象。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這是寫公雞的心理和聲音。詩人擬雞為人揭開了它一生中不敢輕易說話的心理狀態,它一聲嗚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來。它一聲嗚叫,千家萬戶都要打開門,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平生不敢輕言語」,詩人的詩路急轉,說公雞一生不敢隨便啼叫,此句的氣色收斂,還很低調,尤其「不敢」一詞,用的很貼切,為第四句的結句做了鋪墊,並對下句有反襯效果。後兩句用擬人法寫出了雄雞在清晨報曉的情景,動靜結合,運用了詩歌的藝術手法,使兩句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樹立了雄雞高偉的形象,表現了公雞具備的美德和權威。

這首詩描繪了公雞的威武,寫出了它的高潔。把雞這種家禽的神態氣質和報曉天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它平時不多說話,但一說話大家都響應,由此表達了詩人的思想和抱負,從此詩還可看出詩人「不避口語」的寫詩特點,富有兒歌風味。[3]

創作背景

這是詩人為自己所畫的一隻大公雞所題的詩,詩人畫完這隻高昂的公雞後寫好這首詩,在當時統治階級內部鬥爭泛濫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暢的詞語描繪了畫作中那隻羽毛雪白,冠頂通紅的公雞。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