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太谷區,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位於晉中盆地東北部,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2*281~113°1',北緯37°12' ~37°32′之間,東西50公里,南北39公里,總面積1050平方公里 ,全區常住人口為313303人。太谷區屬暖溫帶大陸性氣侯,春溫高於秋溫,夏季暖熱多雨,冬季長而偏冷。 截至2019年,太谷區轄3個鎮,6個鄉和3個社區, 區政府駐明星鎮。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後,推行郡縣制,境內置陽邑縣(縣治在今陽邑村),屬太原郡(治晉陽)轄。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陽邑縣改名太谷縣,屬并州。
2019年12月09日,經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太谷縣,設立晉中市太谷區。 太谷區境內有大西、太焦兩條高鐵,太長、榆祁兩條高速,晉中綜合通道、太太路兩條快速通道,是太原都市區「一主一副一區多組團」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錄
歷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時代,太谷境內人類活動已很普遍,並在烏馬河流域定居,後屬帝嚳高辛氏酋邦,乃堯契分遷前,商始祖契的居住及活動區域。
堯帝時屬冀州。虞舜將天下分為十二州時,屬并州。夏殷時代,隸屬冀州。商代晚期,境域成為華夏族和戎狄遊牧部落雜居之地,名「箕」。箕國乃商屬小方國,其都城「箕城」在今太谷縣白燕、王村一帶,是箕子封地。
周武王時,境域屬黃,乃山西境內17個諸侯國之一,後復屬於并州。春秋時期,屬晉國晉陽城領地,稱為陽。周襄王時,晉侯以陽地賜大夫處父為食邑,稱陽邑。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境地屬趙國,東南部曾設馬陵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後,推行郡縣制,境內置陽邑縣(縣治在今陽邑村),屬太原郡(治晉陽)轄。
西漢初年,仍稱陽邑縣,全境為代王恆領地。漢平帝時,屬并州刺史部太原郡。
王莽新朝天鳳元年(14年),縣名由陽邑縣改為繁穰縣,隸屬未變。東漢建立後,復稱陽邑縣,仍歸太原郡。
三國時,全境歸魏國并州轄,隸屬太原郡。
西晉時,境地仍歸併州轄,屬太原國(太原郡改)。
十六國時期,先後為漢(前趙)、後趙、前燕、前秦、西燕、後燕統治。
北魏時期,實行州、郡、縣制,屬并州太原郡。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全境屬東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北齊取代東魏,全境遂歸北齊控制,屬并州太原郡。北齊承光元年(577年),北周滅北齊,全境悉歸周。同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縣治由陽邑遷至白塔村(今縣城所在地)。
隋朝統一全國後,取消郡級建制,行州、縣兩級制。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陽邑縣改名太谷縣,屬并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行郡、縣二級制,屬太原郡。
唐初實行州、縣兩級制,太谷縣屬并州。武德三年(620年),在太谷縣置太州,領太谷、祁縣2縣;武德六年(623年),廢太州,太谷縣、祁縣仍歸併州轄。從貞觀起,增設道制,太谷縣歸河東道轄,屬并州。開元十一年(723年),并州改為太原府,屬太原府。
五代十國時期,全境相繼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北漢領屬。州、縣建置基本未變。
北宋時期,太谷縣歸河東路之太原府。金滅北宋,隸屬未變。
元代屬中書省之太原路直轄。大德九年(1305年),太原路改冀寧路,仍隸之。
明、清兩代,屬太原府轄。
民國元年(1912年)5月,直屬山西省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省下設道,歸冀寧道(治今陽曲縣)轄。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廢除道制,仍直屬於山西省管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日軍全面侵華。同年10月,閻錫山將山西省劃分為7個行政區,太谷縣屬第三行政區。11月7日,日軍侵占太谷,控制同蒲鐵路,將太谷分割為東、西兩部分。
12月12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縣政府(路東)在東山郝家莊成立,隸山西省第三行政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閻錫山增設第八、第九行政區。同年6月,太谷縣同蒲鐵路以西劃歸榆(次)太(谷)縣(也稱「路西縣」),屬晉綏根據地第八專區轄;9月,閻錫山派員接管路東抗日縣政府政權,並劃歸第八行政區。次年12月,閻錫山縣政權倒台。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月,共產黨領導的路東抗日縣政府重建。同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抗日根據地行政聯合辦事處正式成立,太谷縣路西屬太行區第一辦事處。民國三十年(1941年)7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成立,太行區改邊區政府直轄。同年9月,邊區政府實行新的區劃,太谷縣路東屬邊區政府太行區第二專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5月,榆太(路西)縣改榆太祁(縣)聯合縣,改屬晉冀魯豫邊區太行行署第二專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7月13日,太谷全境解放,被分隔的太谷縣恢復為原建置。同年8月,改屬晉中行政公署第三專區(專署駐太谷縣城)。
1949年2月,改屬太原市第三專區。同年9月,榆次專區成立,歸其轄,榆次專署駐太谷縣城(不到一月,專署遷至榆次城內)。
1958年10月,屬晉中專區轄,並與祁縣合併,稱太谷縣。
1961年5月,太谷縣、祁縣分設,恢復原建置。
1968年9月,歸晉中地區轄。
1999年9月,晉中撤地設市,屬晉中市管轄。
2019年12月09日,經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太谷縣,設立晉中市太谷區,行政區域管轄範圍和政府駐地不變。
2020年3月31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太谷縣,設立晉中市太谷區,以原太谷縣的行政區域為太谷區的行政區域。
2020年4月26日,山西省晉中市舉行太谷區成立大會,標誌着山西省晉中市正式告別了單區市的歷史,迎來了榆次區之後的第二個區——晉中市太谷區。
位置
太谷區位於山西省晉中盆地東北部。地理座標,東經112°28'~ 113°01′,北緯37°12′~37°3′2。東北與榆次區相依,東南與榆社縣交界,西南與祁縣毗鄰,西北與清徐縣接壤。東西50公里,南北39公里。總成積1050平方公里。平面輪廓呈鴿子展翅狀。 [1]
地形地貌
太谷區的地貌形態,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種,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海拔1914~767米,平川與山地、丘陵的比例是37:63。
氣候
太谷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縣內四季分明。平均氣溫小於10℃為冬季。大於22℃為夏季。分於10℃~22℃之間為春季、秋季。氣候特徵為:冬季少雪乾冷、夏季炎熱多雨,政學秋高氣爽,春季乾旱多風。
水文
太谷區內有烏馬、象峪、津水、咸陽、四卦、石河、小河、米峪、水晶城河等大小9條時令河。其中,水晶城河向東流入榆社境內,注入濁漳河,屬海河流域南運河水系,余皆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
歷史文化
太谷秧歌
太谷秧歌,是源於太谷,輻射周邊10餘縣,綜合民間小曲、雜說、歌舞、戲曲為一體的鄉土小戲。最初是當地民間流行的詞調俚曲等民歌小調,人們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伴隨農事活動自由吟唱。受以太谷為軸心的區域內方言音韻的影響,逐漸形成一定地域範圍內的地方民歌曲調,統稱「秧歌」或「秧歌調」。
安宮牛黃丸製作技藝
安宮牛黃丸是太谷「廣譽遠」的傳統特色藥品。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廣升遠」(「廣譽遠」前身)對成藥生產大力改革,延聘當時祁縣「裕豐堂」名醫呂振音、高丕明,通過舊品進行改良,研製富含自身特色的傳統藥物安宮牛黃丸,因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作用顯著,一時聲名大振,廣為流傳至今。
定坤丹製作技藝
定坤丹又名「定坤丸」,是婦科傳統名藥。清乾隆四年(1739年)已列為「宮幃聖藥」的定坤丹傳統製作工藝被時任清宮監察御使的孫廷夔(山西太穀人)帶回太谷,流傳至今。時至今日,定坤丹一直延用傳統手工制丸技術推丸模、掛蠟,熟地等藥材的炮製也採用古法技藝。
龜齡集傳統製作技藝
龜齡集傳統製作技藝的中醫學原理源於道臧丹經和黃帝內經,其處方出自明代嘉靖年間。相傳,嘉靖帝即位後,頒發詔書廣集長生不老藥,方士邵元節和陶仲文從《雲笈七箋》「老君益壽散」中取長補短,並採用爐鼎升煉技術,製成了號稱可以長生不老的「仙藥」,獻給皇上,嘉靖帝服用後,效果顯著,親賜藥名「龜齡集」,以示服用此藥可以獲得像千年神龜那樣的高齡。
風景名勝
太谷境內擁有無邊寺、淨信寺、鼓樓等多處國保、省保單位,曹家大院(三多堂博物館)、孔祥熙宅院、美寶山莊等多個知名景點。
三多堂
太谷三多堂亦稱曹家大院,是明清晉商巨富曹家的一個堂名。三多指多福、多壽、多子。三多堂始建於明末清初,占地10600平方米,由內宅、外宅兩部分組成,內含15個小院,3個倒座樓,3個堂廳,3個主樓,共277間房舍。
[鼓樓=
鼓樓又稱大觀樓。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重修。清代多次修葺。占地面積344.1平方米。鼓樓坐北朝南,為二層樓閣式,建於高8米的磚砌基座上,基座正中四向辟門洞,與十字街相通。
無邊寺
位於城西南隅的南寺街和鼓樓兩座標誌性建築與太谷師範毗鄰,此塔建於北宋元佑年間,平面八邊形,七級樓閣式,因為通體白色,故稱作白塔。相傳當年初建時在塔身塗抹了大米糊在塔外導致多年不褪色。塔為7級磚木結構,平面呈八角形,高43.6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孔祥熙宅園
孔祥熙宅院原系太谷士紳孟廣譽的老宅,建於清乾隆至咸豐年間,民國十九年(1930年)為孔祥熙購得。宅院坐落在太谷縣城內無邊寺的西側太谷師範學校內,是太谷城內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具有代表清代建築風格的一座宅院。
地方特產
太谷餅
太谷餅是山西省傳統名吃,因產於太谷縣得名。始於清代,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太谷餅的生產歷史悠久,在清末時已行銷京、津、西安、蘭州、包頭、張家口等地。太谷城內最早生產出售太谷餅的店鋪是南街的「文成堂」,後來又有東關的「義源生」和南街的「同義恆」也生產銷售。 [28]
壺瓶棗
太谷縣裡美莊為主產區,榆次、平遙、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壺瓶棗傳 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栽培,果實大,以形似「壺」狀而得名。果皮薄,肉厚質脆,甜酸適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