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白洋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白洋參

太白洋參為玄參科植物大衛馬先蒿、美觀馬先蒿、鄧氏馬先蒿的根,具有滋陰補腎、益氣健脾、益智健腦、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太白洋參含有多種氨基酸,具有與西洋參相似的功效,但此藥補氣而滋陰,健脾和胃而消炎,同時還有止痛的作用,是西洋參所不具備的功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太白洋參

別稱; 煤參、太白洋參、黑洋參、太白陽參、黑參、黑白參

界; 植物界

分布區域; 太白、四川、雲南

形態特徵

1.大衛馬先蒿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高者可達50cm。根粗大,多自根頸下發出2-4條側根,粗線形式略作紡錘形,長約7cm,肉質,鬚根多,束生於根莖四周。根莖短,直立。莖單出或自根莖上端發出多條。葉在莖下部者多假對生,上部者互生;基生葉或莖下部的具長柄,長可達5cm,扁平,沿中肋具狹翅;葉片膜質;卵狀長圓形至披針狀長圓表,長約7cm,寬約2cm,羽狀全裂,裂片羽狀淺裂或半裂,邊緣有重鋸齒,齒端有小刺尖。總狀花序頂生,長13-18cm,疏稀;苞片葉狀,上部的比萼短,3深裂;花梗短,長1.5-3mm,纖細,密被短毛;萼膜質,卵狀圓管形,前方開裂至管溝中部或更深,3齒裂,後方的1枚較小而鑽形,其餘的條形,均全緣;花冠紫色或紅色,長12-16mm,筒伸直,盔的直立部分在自身的軸上扭旋兩整轉,復在含有雄蕊部分的基部強烈扭折,使喙指向後方,捲成半環狀,端2淺裂,下唇大,中裂片小,寬倒卵形。蒴果狹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10mm,寬4-5mm,兩室極不等。花期6-8月,果期8-6月。

分布範圍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1750-3500m的溝邊、路旁及草地上。

2.生於海拔220-2700m的荒草坡及疏林中。

3.生於海拔3400-3700m的山坡及林下。

資源分布:1.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等地。

2.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四川等地。

3.分布於陝西、四川、雲南等地。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大劑量30-60g)。

注意

1.《綱目拾遺》:食之多吐人,其性劣。2.《陝西中草藥》:反藜蘆。忌生冷飲食及漿水。

各家論述

1.《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補虛,健脾胃,消炎止痛。

2.《陝西中草藥》:滋陰補腎,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治身體虛弱,腎虛骨蒸潮熱,關節疼痛,不思飲食。[1]

參考文獻

  1. 太白參 , 醫學百科 ,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