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白麗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白麗參

中文學名: 太白麗參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管狀花目
科:玄參科
屬:馬先蒿屬
種: 全裂馬先蒿
分   布:陝西省
採收時間:秋季
毒   性:小毒

太白麗參[1],中藥名。為玄參科植物全裂馬先蒿Pedicularisdissecta(Bonati)PennelletLi的根。分布於陝西省。具有益氣養陰,托毒外出之功效。用於病後體虛,陰虛潮熱,瘡毒內陷。

別名

太白土高麗參、太白參、黑陽參

入藥部位

性味

甘、微苦,性

功能主治

益氣養陰,托毒外出。主治病後體虛,陰虛潮熱,瘡毒內陷[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益氣養陰,托毒外出,止痛。主治病後體虛,陰虛潮熱,瘡毒內陷,關節疼痛。」

相關配伍

病後體虛:太白麗參50g,手掌參50g,黃精、玉竹、菱角米、白芝麻各40g,乾薑80g,肉桂、甘草各20g。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蜜120g,製成9g重蜜丸,晾乾備用。每日2-3次,每次服1丸,白開水送服[3]。(《實用蒙藥學》)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藥材性狀

本品稍肉質,圓錐形,長5-6cm,直徑約7mm,間有不規則的分枝。表皮棕黑色或深灰棕色,有縱皺紋。質較柔韌。氣微,味微苦[4]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干時變為黑色,高約20-35厘米,被短毛或無毛;根圓錐形,垂直向下,長約5-6厘米,老時肉質增粗,直徑可達5-7毫米,無側根,根頸稍有鬚根,其端生有少數卵形膜質鱗片。莖常自基部發出多條,多4-10數,有時亦有單條而在基部分枝者,上部有時也有分枝,莖枝側出者常彎曲上升,中央者直立,都多少纖細,但老時較堅挺,中空,基部不木質化,稍具稜角,被短毛,有不清楚的毛線。葉互生,基出者早落,其膜質葉柄常宿存,柄長約3-3.5厘米,扁平,纖細,沿中肋有狹翅,基部及邊沿被長纖毛,莖生葉之柄較短,長約1.5-2厘米;葉片卵狀長圓形,膜質,長約3-3.5厘米,寬約1.21.6厘米,兩面無毛,下面有清晰的碎冰紋網脈,網眼中的葉面凸起,邊緣羽狀全裂,裂片每邊6-9枚,疏距,卵形至線狀披針形,寬約1-2毫米,基部下延沿中肋成狹翅,邊緣羽狀淺裂或有缺刻狀重鋸齒,齒端有胼胝質小刺尖。總狀花序頂生,伸長,長可達枝的1/2,花疏稀;苞片葉狀,有柄;花具長梗,長可達2.5厘米,纖細,開花時向上伸直,花後伸長而作種種彎曲,密被短毛;萼為不整齊的卵圓形,長約4-6毫米,膜質,被短毛或近於無毛,前方開裂至管的中部,裂口多少向前膨撇,主脈3條稍凸出,明顯,側脈多條不整齊,近管部頂端有疏稀網紋,萼齒3枚,長約與萼管相等或稍短,草質,綠色而較厚,不等,後方的一枚較小,線形或大針形,端急尖,全緣,或上部有一對鋸齒,側齒寬大,在基部上作掌狀3深裂,裂片上有1-2對疏齒,基部狹成短柄;花冠黃色,長約10-12毫米,花管伸直,比萼稍長,外微被短毛,盔質立部分短,頂端前緣無耳狀凸起,以直角轉折成為稍稍膨大的舍雄蕊部分,並向右扭折,因此使盔頂向下,舍有雄蕊部分的前端逐漸變狹,為長約6毫米的緣,端微缺,近端處寬約0.3毫米,亦反指向上並作半環狀捲曲,自盔額向前至近緣端處有很狹的雞冠狀凸起一條;下唇寬大,基部心臟形,3裂,有緣毛,中裂較小,約凸出一半,前方圓形,基部狹縮成明顯的柄,側裂甚大,斜橢圓形;雄蕊着生於花管的近基處,2對花絲全被長柔毛;子房卵圓形,柱頭稍伸出盔外。蒴果斜圓卵形,長約4一5毫米,端有短凸尖。花期6-8月;果期8月[5]

分布區域

分布於陝西省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m的岩壁上。

參考資料

  1. 太白麗參,色譜世界
  2. 太白麗參的功能主治,中藥錄,2018-06-03
  3. 太白麗參的相關配伍,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太白麗參的藥材性狀,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5. 太白麗參的形態特徵,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