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湖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湖大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太湖大橋位於太湖,北起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漁洋山,南至西山大庭山,跨太湖,連接長沙島、葉山島、西山島,由1、2、3號橋組成。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橋樑分院負責設計此橋。太湖大橋全長4308米,橋面寬12米,181孔。工程由中共吳縣縣委、縣政府組織實施,總投資1.15億元,1992年12月27日動工,1994年10月25日建成通車。西山集體、個人共為太湖大橋集資、捐款1000萬元。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太湖大橋

所屬國家:中國

建議遊玩時長:建議1小時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所屬城市: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

集資捐款

1992年1月11日下午,在鎮 夏鎮政府禮堂隆重召開西山鎮「我為大橋爭貢獻」動員大會,各村、廠礦、市政單位、個體戶代表,離退休幹部代表,鎮機關全體幹部,駐 西山有關單位代表等社會各界幹部群眾共有700多人參加會議。西山鎮鎮長楊渭清宣讀省計經委《關於建設太湖大橋項目建議書的批覆》,鎮黨委書記馬德芳就建太湖大橋的意義、大橋的選址、大橋的建設規模、資金來源以及西山人民應持有的積極態度作了專題發言。石公中學600多名學生現場捐款649.40元。 葉山村黨支部書記徐解台代表全村黨員和在校學生捐款1085元。上海市總工會西山休養院、 吳縣西山水泥廠、金庭採石場、農行西山辦事處、西山電力站等8家單位的代表紛紛登台發言表態,並當場認捐建橋資金。 西山鎮政府設立大橋籌資辦公室,工作人員4人。

當省計經委批准建造大橋的消息傳出後,吳縣人民歡呼雀躍;當縣委縣政府決定自力 更生籌集巨資建橋後,太湖兒女踴躍捐款。一股「我為大橋爭貢獻」的熱潮很快在 吳中大地興起,波及海內外。擔任蘇州市領導的原吳縣領導沈長全、管正、謝慧新以及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的領導帶頭捐款,帶動了百萬吳縣兒女人人出力,個個解囊。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懷着滿腔熱情、爭着為大橋捐款。縣大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蔡福泉( 西山人)個人捐款1000元。

崑山中醫院醫生許佩華曾在 西山島上當了10年醫生,親眼目睹了許多危重病人因不能及時送出而造成的悲劇,聽說建造太湖大橋的消息後激動萬分,給大橋建設辦公室寄來了一封長信和1000元捐款。信中寫道:「我為西山人民高呼,共產黨萬歲!」縣外個人第一個為大橋捐款的蘇北 盱眙縣 高橋鄉萬斛小學三年級學生尚煒煒(8歲),1992年1月23日給 吳縣縣長、大橋建設總指揮秦興元寄來了12.40元捐款和一封信,信中寫道:「秦興元大伯:我是盱眙縣高橋鄉萬斛小學三年級學生,我在1月9日《新華日報》上看到吳縣要在太湖上架設一條長虹,我想建設一定要用好多好多錢,於是我把我平時的零花錢(12元4角錢)寄上,表示我的一點心意,請收下。」蘇州是一中初三年級一位署名「一位即將畢業的共青團員」的同學,將自己收到的第一筆壓歲錢20元作為捐款寄給了大橋建設辦公室。 西山中學一學生捐出了「吳縣成才基金會」頒發給他的30元獎學金。縣社會福利院的30多位殘疾孤兒、老人也捐款100元。 光福鎮新鄉村個體戶徐奎福為大橋捐款3000元。太湖大橋建設資金總來源119670830.17元,其中,個人捐款10886761.22元,各企事業單位集資40608410元,財政撥款3710萬元,借款2850萬元,其他收入2575658.95元。項目資金總支出為115298711.81元。西山鎮大橋籌資辦共收到各類捐款5769104.64元, 其他收入(利息)17159.85元,西山鎮政府(鎮房地產公司)撥款4342133.43元,總計收入10128397.92元,支出128397.92元,上交縣太湖大橋建設指揮部1000萬元。[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