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生一個財神廟(閻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生一個財神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天生一個財神廟》中國當代作家閻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天生一個財神廟

財神廟位于田裕河東岸,全名是「西安市周至樓觀台趙公明財神廟」,這是周至啊!我一下子傻了眼。「金周至」嘛,我隨周至名人周明到過多次,連周明也大瞪眼,變成路人了。

一座龐然大物閃現在眼前,如宮殿,如仙境,霧靄蒙蒙,美輪美奐,恍若隔世,啊,天生一個財神廟!

財神廟以三進財神殿作為建築的核心,以偏殿和小廟構成眾神體系,占地五百多畝,金樓玉砌,四水歸堂,五路財神歸位,極盡規模與輝煌之盛。

財富文化廣場人頭攢動,都為自己能將錢幣投入蟾蜍神的口中而慶幸。詩人舒婷天真得像個散財童子,把兌換成大把大把的麻錢遞到大伙兒的手裡,大伙兒投啊投,亂箭齊發,麻錢像蝗蟲一樣在空中飛舞,「中了!」「中了!」前仰後合,歡聲笑語,老作家們也變成了頑童。

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真還應了我的陝西鄉黨《史記·貨殖列傳》中的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可是命運總和老百姓作對,民間流行這樣的諺語:「送窮年年送,年年不出門。」窮人盼發財,發財在夢中,亦然窮光蛋,年年空相迎。

穿金殿,過宮院,轉迴廊,登上「問道閣」的最高處。濃霧夾帶着細雨霏霏,一片茫茫都不見。庭台樓榭盡在煙雨中,湖水泛着白練,依終南而立卻不可見山,高處不勝寒,恍若《紅樓夢》里的「太虛幻境」。我召來陳長吟、紅孩,還有董彩峰,都說:「沒錯,是『太虛幻境』!」說着說着,迷迷茫茫,一同幻化其內。

哲人們的箴言紛至沓來。毛澤東主席在八十六年前就說過,中國人對趙公元帥禮拜最勤,他們每逢年終結賬一次,就吃驚一次,說:「咳,又虧了!」趙公元帥總不讓他們發財,「瞻念前途,不寒而慄」。毛主席說的正是財神趙公明。

關於金錢,馬克思說過:在資產階級看來,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不是為了金錢而存在的,除了快快發財,他們不知道還有別的幸福,除了金錢的損失,也不知道還有別的痛苦。錢是「人情的離心力」,是「白衣天使和白袍惡魔的分水嶺」。「當利潤達到百分之百時,人都會變得瘋狂!」

改革開放了,一切向前看,又「一切向錢看」,而且不顧一切地「向錢看」。鄧小平登高一呼:「不管是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動後富,整個社會走向共同富裕。」然後,一個口號風靡一時:「深圳速度——時間就是金錢!」

愛錢無罪,發財有功,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然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就是天公地道,「道」就在我們身旁——「趙公明財神廟」本就直轄於「西安樓觀台文化展示區」,西鄰「閬苑」老子的「講經台」,幸甚至哉!那《道德經》里有言: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大道低回上善若水,藏富於民,端的是:

天生一個財神廟,無限風光樓觀台

霧氣愈來愈濃,雨絲越來越長,遊客們跑回廳堂里避雨,我卻向財神殿場院裡走來,抱住參天的「搖錢樹」。董女士說:「閻老師,搖,使勁搖!」

搖着搖着,跛足的瘋道人向我們走來,口念《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我說老道啊,你這不掃興煞風景嘛!

還是司馬遷鄉黨說得好:「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是啊,千金之家的子弟不會因犯法而死於市井,這話深刻!接着說:「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是啊,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不行!還得讓全國「匹夫編戶之民」大家都擁有財富,讓「整個社會走向共同富裕」,天公地道,難道不應該嗎?

回京後,小董發來一張照片,光線模糊,天色朦朧,雨絲長了,但見乾癟老頭隻身一人在那裡搖啊搖,搖晃一棵老高老大的鐵樹,虔誠有加的樣子,那副傻相,誰見了不笑都不行。

他最想搖得的,是一間比現在十八平方米稍大點的臥室兼書房,多一把請客人落座的椅子。

[1]

作者簡介

閻綱,1972年10月,博山。在生活的渺茫中,想起學生時代的夢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