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水市金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水市金山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地處甘谷縣東北部、渭北淺山區,東鄰麥積區五龍鎮和秦安縣千戶鎮,南接新興鎮和麥積區琥珀鎮,西連八里灣鄉,北靠西坪鎮,區域面積117.86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41340人。清乾隆時,設為牛蹄灣鎮,後又設牛蹄灣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五區(東北區)。1949年後,屬渭陽區。1958年4月,改為金山鄉。1983年,公社改鄉。2015年5月,撤鄉設鎮。截至2020年6月,金山鎮下轄30個行政村。2018年,金山鎮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個。[1]

中文名: 金山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

地理位置:甘谷縣東北部

面 積: 117.86 km²

下轄地區: 3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金山村

電話區號: 0938

郵政區碼: 741202

氣候條件: 溫帶半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甘E

人 口: 41340人(2018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

清乾隆時,設為牛蹄灣鎮,後又設牛蹄灣正。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五區(東北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改屬第二區屬。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為鄉公所,共設10保。

1949年後,屬渭陽區。

1951年3月,設金山區,共轄11鄉。

1952年6月,設第五區,轄12鄉。

1956年8月,改第五區為金山區,轄9鄉。

1957年6月,撤金山區,為金山直屬鄉。

1958年4月,改為金山鄉,9月,改置金山公社。

1969年,撤區並社時,將海涵、常家廟、鄭家山等公社併入金山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

2015年5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金山鎮轄金山、半山、魏家山、七家山、移家灣、常家廟、二家坪、蒲家山、張家岔、張家溝、鄧家嘴、頡家山、下店子、鄭家山、王家山、二家灣、段家溝、田家山、蘇家山、紅崛、水家岔、米谷川、王家局、川子、謝家灣、劉家山、呂家灣、上灘子、劉家溝、下山莊30個行政村;下設193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金山鎮下轄3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金山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山鎮,地處甘谷縣東北部、渭北淺山區,東鄰麥積區五龍鎮和秦安縣千戶鎮,南接新興鎮和麥積區琥珀鎮,西連八里灣鄉,北靠西坪鎮,區域面積117.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金山鎮地處黃土梁界溝壑地區,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山地、溝谷為主,峰銳坡陡;主要山脈有秀金山、臥牛山龍頭嘴、塔山樑等;境內最高峰秀金山位於金山村,海拔1959米;最低點位於荒山樑頂,海拔1524米。

氣候

金山鎮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9.5℃,1月平均氣溫-2.3℃,極端最低氣溫-21.2℃(1972年2月9日),7月平均氣溫25.4℃,極端最高氣溫36.3℃(1997年7月21日),最低月均氣溫-5.7℃(2011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5.0℃(2000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7.7℃,最大日較差24.3℃(1981年5月6日);生長期年平均274天,無霜期年平均190天,最長達230天,最短為14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50小時;0℃以上持續期280天(一般為2月1日~次年1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94.5天,最多達112天(1967年),最少為75天(2002年)。極端年最大雨量640.7毫米(1961年),極端年最少雨量297.5毫米(196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9月最多。

自然災害

金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大風、低溫、霜凍、雷擊等。雹災幾乎每年都會遭受,尤其是後山片紅艦、蘇家山等村受災幾率最高。

人口

2011年末,金山鎮轄區總人口45188人。

2017年,金山鎮常住人口32103人。

2018年,金山鎮戶籍人口4134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金山鎮財政總收入1254萬元,比上年增長9.8%,人均財政收入277元,比上年增長6.7%。

農業

金山鎮有農業耕地面積9.7萬畝,人均2.2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2萬畝,林地面積4.1萬畝。2011年,農業增加值達到4502.9萬元,比上年增長10.4%,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6627噸,人均368千克,其中小麥5645噸,玉米7238噸,馬鈴薯343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7300畝,產量488噸,其中油菜子400噸;蔬菜種植面積2100畝,產量5133噸,主要品種有甜菜等。金山鎮畜牧業以飼養馬、牛、羊、生豬、雞為主,2011年,生豬而養量7580頭,年末存欄6560頭;羊飼養量1987隻,年末存欄1572隻;牛飼養量2309頭;家禽飼養量1.4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86噸,其中豬肉245噸;禽蛋42噸,鮮奶62.3噸;畜牧業總產值325.8萬元。截至2011年末,金山鎮累計造林2.5萬畝,其中防護林1.5萬畝,經濟林0.8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萬株。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7874畝,產量3576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其中蘋果3502噸,梨22噸。金山鎮漁業以水產品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面積30畝,水產品總產量42.3噸;漁業總產值2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0.02%;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948元。

工業

金山鎮工業以生產磚瓦為主,2011年,工業增加值540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4.2%;2011年末,工業企業4家,職工5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56萬元,比上年增長0.3%。

2018年,金山鎮有工業企業5個。

商業

2011年末,金山鎮有商業網點145個,職工42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6.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000萬元,比上年增長3.2%。

2018年,金山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個。

金融

2011年,金山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12萬元,比上年增長0.8%;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451萬元,比上年增長9.1%;人均儲蓄1248元;各項貸款餘額2536萬元,比上年增長8.9%。

交通

金山鎮境內有縣鄉(鎮)級公路4條,總長75千米;金山客運站日均發送客車20輛,日客運量600人次,年貨運吞吐量6萬噸。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01年12月,開通金山鄉廣播電台,2011年末,廣播喇叭35隻,入戶率5.4%,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68.3%。2011年末,金山鎮有甘肅衛視、河南衛視等60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數字電視用戶4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5.4%。

2011年末,金山鎮有文化站、鄉文化活動場所各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個,圖書室16個,建築面積460平方米,藏書7萬冊,文化從業人員15人。

2011年末,金山鎮有體育場地3處,0.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1.8%。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金山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02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32所,在校生5574人,專任教師24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88人,專任教師6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含職高),在校生2029人,專任教師52人。2011年,教育經費836萬元,比上年增長19.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金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1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20張,固定資產總值145.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0人,其中執業醫師17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4萬人次。

2011年,金山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2%,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3688人,參合率97%。

社會保障

2011年,金山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3戶,人數47人,支出13.2萬元,比上年增長30.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57戶,人數5739人,支出461.8萬元,比上年增長12.6%;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14人,支出54.8萬元,比上年增長10.4%;農村醫療救助14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2人次,共支出105.6萬元,比上年增長28%。2011年,金山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00人,緊急轉移安置2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3畝,倒塌房屋12間,直接經濟損失790.1萬元,救災支出38萬元,比上年增長負2.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1萬元,比上年增長2.8%。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金山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6千米,投遞點14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5萬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300件,征訂報紙7000份、期刊2000冊,業務收入4.2萬元。2011年末,金山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80門,固定電話用戶300戶,比上年增加15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95%;移動電話用戶6848戶,比上年增加4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20.2%,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491.7千米,主幹電纜達82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500個,其中已占用端口總數300個,寬帶接入用戶990戶,比上年增加13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27.3萬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