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梯山石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梯山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學術界有着「石窟鼻祖」之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旅遊景區。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雲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巔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蕩漾,薄雲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雲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1]

地理位置

天梯山石窟,也稱涼州石窟,別名涼州大佛窟,位於武威城南50公里的張義鎮燈山村,由涼州著名高僧曇曜開鑿。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北朝、隋唐、西夏到明清相繼營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歷代延續修建,文物層疊分布是天梯山石窟壁畫和雕塑的重要特徵。

氣候特徵

天梯山石窟最佳旅遊時間是6月到7月,當地氣候涼爽,風景優美,到處都是綠的麥田,很容易感受到一種恬靜的鄉村生活,而在其他的時間,因為當地海拔比較高,氣候乾旱,山基本都山光禿禿的,沒什麼情調。

景點特色

天梯山石窟不僅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影響深遠,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被史學界譽為「石窟源頭、石窟之祖」。

目前看到的大佛窟是唐代興造的,它和石窟中最有價值的北涼洞窟同屬我國國寶級石窟。大佛窟內南北兩壁繪的大幅壁畫,整個壁畫筆觸清新,色澤艷麗,形象逼真。往前行走,大佛窟左面和上部的17個小洞窟因侵蝕嚴重,已呈自然石洞狀態,洞窟內還殘存一些塑像和壁畫,雕塑中有北魏石佛頭像,北周、隋菩薩像和唐釋迦說法像。壁畫保存不多,但多重疊,有的達5層,在剝離的重層壁畫中露出北涼、北魏、唐等殘畫,其中北涼壁畫,菩薩像直鼻、大眼、厚唇、白鼻樑、寶冠捲髮,上身半裸,腰裹長裙,西域早期壁畫特徵明顯,具樸拙之美。

藝術影響

天梯山石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在開鑿天梯山石窟的過程中,培養了一批開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繪家。

曇曜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後,隨着政治形勢的變化和佛教中心的東移,東下平城(今山西大同),開始了新的開鑿生活,成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重要技術力量,曇曜則成為北魏的佛教領袖。

據歷史記載,439年,北魏滅北涼,從姑臧遷宗族吏民3萬戶至平城,其中有僧侶3000多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既反映了涼州的人口眾多,也說明了佛教的興盛。這3000僧人實際上就是「涼州模式」的創造者,推動着北魏崇佛風氣日漸興盛。

北魏滅北涼結束了河西地區140餘年割據而繁榮的局面,曾經盛極一時的涼州佛教及其藝術受到重創,涼州的僧人紛紛外流,除遷平城外,一部分向西遷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進了敦煌佛教的興盛,使敦煌成為繼涼州之後的河西佛教中心,並推動了河西石窟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個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發展。敦煌石窟中的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藝術風格相似,說明天梯山石窟的開鑿及其藝術風格和建築風格直接影響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旅遊指南

乘武威--張義鄉村公交到達。

2020年3月,天梯山石窟景區將在恢復運營後,對全國所有醫護人員實行免費開放,直至2020年底。[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