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不如地利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時不如地利章》是孟子寫的一篇愛國散文,內容是什麼呢?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環而攻之而不勝③。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④,兵革非不堅利也⑤,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⑥,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⑦,固國不以山谿之險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⑩。寡助之至(11),親戚畔之(12);多助之至,天下順之(13)。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14),戰必勝矣。
鑑賞
《天時不如地利章》的中心論點既不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不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只是文章的兩個分論點,其中心論點是「仁者無敵」,是「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文章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開門見山,提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分論點,然後用兩個層次分別論證。「三里之城」七句,論述「天時不如地利」; 「城非不高也」六句,論述「地利不如人和」,從而得出 「人和」是第一重要的因素。其論證方法有例證法,以攻城為例; 有反證法,以「戰而不勝」,「委而去之」,從反面入手; 有比較法,用 「天時」、「地利」、「人和」作層遞式比較,用小城「攻之不勝」,高城「卻委而去之」作對比。第二部分闡發引申,提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的分論點,「道」 即仁道,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人和」,才能「多助」,才能「天下順」、「戰必勝」,從而得出 「仁政無敵」 的結論。其論證方法有正、反對照法,以 「得道」 與 「失道」對比,「多助」 與 「寡助」對比,「天下順」 與 「親戚畔」對比,在正、反對照中,層層推衍,有很強的邏輯性。
全文前一段說理,後一段申發; 前一段為因,後一段為果。並且全文由一系列因果句群組成,前呼後應,順理成章,一氣呵成。語言簡潔明快,句式錯綜多變,層遞、並列、對偶、對比、排比、頂真等方式交替使用,並且駢散間行,奇偶相配,氣勢奔走流暢,讀之上口,如行雲流水,聽之悅耳,如金聲玉振。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而 「民本」 又是孟子 「仁政」 思想的核心,主張「唯民是視」、「唯民是聽」、「得乎丘民,而為天子」。本文一再強調「人和」,強調「得道」,強調民心背向,這都是孟子的一貫主張。另外,孟子主張王道,反對霸道,主張以德服人,反對兼併戰爭,而本文卻一再提到戰爭,提到攻城,這只是針對當時諸侯王的好戰心理打的比方,也就是孟子所說的「王好戰,請以戰喻」,而絕非鼓吹戰爭,所以文章的最後說「君子有不戰」,因為得道之君子,常常能「不戰而屈人之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