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聖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的圖片

內容簡介

★「狸貓換太子」的奸妃? 「仁宗盛治」的奠基人!

揭開史家大女主宋代章獻明肅皇后劉娥背後的重重謎團,她是與武則天比肩的女政治家,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穿上龍袍的女人,她是民間傳說中「狸貓換太子」中的奸妃原型,哪一個才是歷史真相?

★繼《羋月傳》《燕雲台》(2019年度中國 好書)後女性大歷史巔峰之作

全景再現劉娥從流民到太后的傳奇一生,北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由亂到治的政治風雲,燭影斧聲、王小波李順起義、澶淵之盟等重大歷史事件,深入淺出普及北宋歷史知識、領略宋代文化風情。

★古今女性力量的傳承與延續

劉娥執政期間所頒布的法令《天聖令》中對婦女待遇提出具體規定和保障,為宋代消除良賤之分,提升女性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書作者蔣勝男也曾多次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為保護女性權益提案發聲。

《天聖令》全4冊,講述大宋初年,孤女劉娥逃難到京城,與還是皇子的宋真宗趙恆(原名元休、元侃)產生愛情,然而這段地位懸殊的感情,令劉娥吃盡苦頭,經歷幾番死生。劉娥在吳越王之子錢惟演幫助下,輔佐真宗登上皇位,而後開創了「咸平之治」。真宗病逝後,軍國大事全部托於劉娥執掌,劉娥借群臣宗室互爭登頂,一清朝政,頒布《天聖令》,充分展現了女政治家的才能與風采。面對群臣憂心她將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劉娥當眾焚毀武后臨朝圖,拒絕稱帝,她身穿龍袍,祭廟告天,表示自己並非不能,而是不為。全書書寫了政治女性劉娥跌宕起伏的情感生涯和積極正面的政治作為,着重描繪了北宋初年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的政治人文歷史風貌,展現了宋朝從建國之初的紛爭離亂,到經歷內部皇位之爭、南北融合,到建制定法、走向經濟繁榮、百姓安樂的大時代故事。

作者簡介

蔣勝男

作家、編劇,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委會委員,浙江省網絡作協副主席,溫州市文聯副主席。

代表作《羋月傳》《燕雲台》《歷史的模樣》等,其中《燕雲台》獲評「2019年度中國好書」,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聯合推介的25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網絡文學作品暨2019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名單。

書評

章獻明肅皇后劉娥,宋真宗趙恆第三任皇后是也。她開創了北宋太后臨朝聽政的先河,後人常將其與西漢開國皇后呂雉與改唐為周的則天女帝並稱。她心懷社稷蒼生、韜略不讓鬚眉,史學家更是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縱觀劉娥的一生,可謂頗具傳奇色彩。在仁宗尚未親政、她獨攬朝政長達11年的政治生涯中,開創了兩項第一:

其一,她是北宋第一位開創垂簾聽政先河的太后,在她身後,有宋一代,共有八位太后效仿之。

其二,她是第一位身穿龍袍入太廟祭祖卻未稱帝的女子,同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身穿龍袍的太后(武則天是在建立周朝,稱帝後穿的龍袍)。


近日,繼《羋月傳》、《燕雲台》等長篇大女主題材小說問世後,蔣勝男再次出版了以北宋第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后劉娥的畢生傳奇經歷為素材寫就的又一大女主力作《天聖令》。厚達4冊的體量無疑對作者的寫作功底是個不小的挑戰。

書中將自幼崇拜則天女皇的孤女劉娥自13歲與義兄龔美逃難,九死一生來到汴京,進孫大娘的果子鋪做糕餅學徒;初入桑家瓦肆做歌女,不久被彼時的韓王趙元休看中,帶入王府做繡娘、做書房侍女及其後與元妃潘蝶、皇后郭熙鬥智鬥勇,從而成功上位的種種不凡經歷描寫得惟妙惟肖,讀之恍如有身臨其境之感。

歷史上真實的劉娥祖籍山西太原,出身不高,在被納入王府前,已與銀匠龔美成親,平日裡以賣唱為生。小說《天聖令》的藝術魅力在於,其雖來源於真實的歷史,但卻高於史實。虛虛實實,實實虛虛之間自有一番妙不可言的趣味。


據《宋史》記載,劉娥之父劉通在北宋開國時初任侍衛步軍司虎捷都指揮史。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劉通在征北漢時因病身亡。其後不久,劉娥之母也隨亡夫而去。因此,十多歲的劉娥從此成為孤女,家境也一落千丈。

為生活所迫,劉娥不得不利用自己嗓音清亮、吐字圓潤的優勢去賣唱。在北宋,這一行當可沒有如今娛樂明星的地位,僅被視作供人娛樂消遣的賤籍。此後,孤身一人的劉娥十五歲時嫁給銀匠龔美以維生。婚後,夫妻二人離家至汴京謀生,但兩個年輕的外鄉人在處處繁華的汴京城舉步維艱。當日子實在過不下去時,龔美決定「和離賣妻」。不甘貧困、野心勃勃的劉娥也同意了龔美的提議。由此,劉娥被賣到當時的襄王府,自此開始了她長達數十年的平步青雲之路。

相對於劉娥入王府前便已嫁人的這段真實歷史,許是為了凸顯該人物的完美人設,書中以藝術化的手法將其隱去,將賣妻求生的龔美寫成了無論在逃難路上還是進汴京城後,始終對劉娥關愛有加的義兄。彼時已登帝王之位的趙恆為了抬舉劉娥的母家可謂煞費苦心,先是將龔美之姓氏改為劉姓,搖身一變成了劉娥的嫡親兄長。後為了將來給劉娥晉封,又將劉娥生父劉通演繹成趙恆為其安排的已逝且查無實證的四品軍官。誰說帝王之家無真情?趙恆對於劉娥的這番拳拳愛意,溢於言表。


初讀這套小說時,筆者就已深覺孤女劉娥的人設刻畫得豐滿而立體,非常有層次感。這是個為了生存、為了在汴京城能夠紮根而不擇手段、野心十足的女人。逃難時,她吃過人肉、喝過獸血,斗過野狼,還險些殺害對她圖謀不軌的逃難人,從野狗口中奪過食物。初至汴京,她被眼前的繁華迷離了雙眼,發誓要在這遍地黃金的汴京城站穩腳跟。為此,她處處留心,憑着一雙巧手和察言觀色的本事,在孫大娘的果子鋪討得她歡心,令其將一手蒸糕餅的絕活傾囊相授,同時她亦不忘提攜龔美,讓他從扛大包的苦力進了銀器鋪做學徒。

而當城中有名的銷金窟桑家瓦肆的從業人員有了空缺時,經常來往其中送糕餅的劉娥立刻從中看到了機會,十年後開糕餅店的願望已遠遠不能滿足此時的她對於金錢那種強烈的渴求。果子鋪太小了,容不下劉娥眼中熊熊燃燒的野心。也正是在吃人般的桑家瓦肆,劉娥才得以與日後的真宗趙恆結緣。這才有了日後她步步為營,入宮為妃、封后,及至太后之尊的榮光。

雖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從已知史實來看,小說中的整體基調和敘述內容與史實還是比較接近的。書中所述人物如太師潘美之女,嬌縱任性、害得劉娥此生無子的真宗元妃潘蝶;城府極深、頗有手腕卻連生三子皆夭折,最後同樣不得善終的皇后郭熙;生性耿直、遵循舊制卻不善洞察人心的宰相寇準;身懷經天緯地之才卻心術不正、巧言令色蠱惑劉娥母子的奸臣丁謂;痛失愛子之際與劉娥結盟,此後對劉娥忠心耿耿、對年少的仁宗溺愛非常,在劉娥去後被封為太后的小娘娘楊媛;生下仁宗後被劉娥抱走,終日在照料公主、思念愛子中淒涼度日的順容李氏等等,這些人物儘管被賦予了演繹成分,但都是歷史上真實出現過的。在作者的妙筆下,TA們仿佛被重新注入生命力般活靈活現。


中國古代的法律發展至唐代,逐步形成了以「律、令、格、式」為主的法律體系。而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令典,11世紀前期、由時任參知政事呂夷簡奉太后劉娥之命組織編纂,行用於全國的法律文獻《天聖令》對於後世的法律制度,以及日本、朝鮮和東南亞一些漢文化圈國家的立法體系都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儘管時至今日,我們早已無緣一窺完整的《天聖令》全卷,對其中頒布的法令之具體內容也難以一窺真貌,但不難想象彼時已貴為太后的劉娥究竟出於怎樣一種心態來推動這項在當時利國利民的法令?她必然是心懷社稷、愛護民生的。在其位則謀其政。都說高處不勝寒,當她身處那個至尊的高位,想起當初與自己同在孫大娘果子鋪,十多歲便被狠心的後母為了彩禮嫁出去而後一屍兩命的苦命丫頭四丫,劉太后想必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吧!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