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仙子的鑑別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仙子的鑑別方法

【鑑定中藥材名】

天仙子

【生境分布】

生於村邊、路旁、田野及宅邊。分布於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新疆、河南、安徽、山東、四川、西藏等省區。江蘇、浙江有栽培。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乾燥成熟種子。

【藥材歷史考證】

天仙子原名莨菪子,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云:「生海濱川谷及雍州,五月采子。」《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圖經》云:「葉似王不留行、松藍等,莖葉有細毛,花白,子殼作罌子形,實扁細若粟米許,青黃色。」

《本草圖經》曰:「今處處有之,苗莖高二三尺。葉似地黃、王不留行、紅藍等而三指闊,四月開花,紫色,苗莢莖有白毛。五月結實,有殼作罌子狀,如小石榴。房中子至細,青色,如米粒。一名天仙子。五月采子,陰乾。」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古代所用天仙子原植物與現今天仙子相符。

【植物形態鑑定】

二年生草本,高30~70cm,全體被短腺毛和長柔毛。根肉質粗壯,具基生蓮座狀葉叢。莖生葉互生,下部葉有柄,上部葉無柄而基部下延抱莖;葉片卵形或長卵形,長4~10cm,寬2~6cm,邊緣具不規則波狀齒和羽狀缺刻。花單生於葉腋,在莖上端聚集成頂生的穗狀聚傘花序;花萼管狀鐘形,5淺裂,裂片大小不等,果期增大成壺狀,基部圓形;花冠漏斗狀,黃綠色,具紫堇色網狀脈紋,5淺裂;雄蕊5;子房2室,花柱柱形。蒴果長卵圓形,蓋裂,包於宿萼內,具多數種子。花期5月,果期6月。

【藥材性狀鑑定】

種子縱切面:種皮外表皮細胞呈不規則波狀凸起,波峰頂端漸尖或鈍圓,長至125μm,細胞壁具透明的紋理;種皮內表皮細胞1列,壁薄,內含棕色物。胚乳細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胚彎曲,子葉細胞含脂肪油,胚根明顯。

【藥材顯微鑑定】

1.取本品粉末0.5g,置試管中,加濃氨試液0.5ml,混勻,再加氯仿5ml,密塞,時時振搖半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0.5ml氯仿使溶解,取溶液5滴,置水浴上蒸乾,加發煙硝酸4滴,蒸乾,殘渣加無水乙醇1ml與氫氧化鉀1小粒,顯紫色。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10ml,超聲處理15分鐘,棄去石油醚液,同上再處理一次,藥渣揮干溶劑,加濃氨試液與乙醇的等量混合溶液2ml濕潤,加氯仿2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無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硫酸阿托品、氫溴酸東莨菪鹼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一甲醇一濃氨試液(17: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依次噴以碘化鉍鉀與亞硝酸鈉乙醇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兩個棕色斑點。[1]

【採集加工】

夏、秋間果皮變黃色時,採摘果實,曝曬,打下種子,篩去果皮、枝梗,曬乾。

【飲片炮製】

除去雜質。

【性能功用】

苦、辛,溫;有大毒。歸心經胃經肝經。解痙止痛,安神定痛。用於胃痙攣疼痛,喘咳,癲狂。內服:0.06~0.6g。水煎服。心臟病、心動過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婦忌服。

【附註】

置通風乾燥處貯藏。[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