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井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井關,亦曰雄定關。[1] 為晉豫邊境雄關,雄踞於山西晉城市境內,太行山的最南部,是通往河南焦作的關隘,史稱"太行八徑之一",因關前有三眼深不可測的天井泉而得名,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井關,始建於西漢陽朔三年(前22年),古為南北要衝也。劉歆《遂初賦》:馳太行之險峻,入天井之高關。又王梁為野王令,北守天井關,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關,關在井北,為天設之險。慕容垂攻慕容永,自滏口入天井關滏口,見河南磁州。天井關以南幾華里所轄星軺驛、橫望隘、小口隘、碗子城等重要關隘,至河南沁陽水南關均被羊腸古道所包圍。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干戈迭起,硝煙不散,為兵家必爭之地。

中文名稱 天井關

外文名稱 Tianjing Gate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南部

氣候類型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景點 大中小月寺、孔廟、丹河峽谷等

始建時間 西漢陽朔三年(前22年)

別 名 太行關、雄定關、平陽關

史 稱 豫晉第一雄關、太行八徑之一 主要關隘 橫望隘,小口隘,碗子城等

類 別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軍事建築

因為戰爭的需要,太行道沿途建築了不少古寨和墩台。他們因山勢而建,形制各異,就目前所知,古寨有:碗子城、磨盤寨、焦贊城、孟良寨、韋銓寨、寨河寨、清風寨大寨、小寨等。寨柵之外,因為傳遞訊息的需要,仍有墩台十餘個,分別為:萬善墩、碗子城左右雙墩、大口墩、油坊墩、小口墩、黑石嶺墩、水奎墩、天井關墩、道口墩。其建設修繕狀況,有據可查的僅在《澤州府志》里記載碗子城道:「碗子城,唐初置此,以控懷澤之沖。其城甚小,故名。」因為戰爭的發展演變,這些建築愈往近來愈失其用,到目前為止,古寨尚有碗子城、孟良寨、磨盤寨、韋銓寨、清風寨遺存,其餘或有遺蹟,或已夷為平地。墩台則均已毀滅,僅黑石嶺墩有遺蹟,水奎墩和天井關墩有一饅頭狀土包。其中,天井關墩已被村人遺忘併名之曰沿村圪堆,在2003年進行旅遊規劃時,郭學寶將其命名為擎關頂。

史料記載

天井關古為南北要衝也。據《讀史方輿紀要》,關南有天井泉三所,其深不測,因名。劉歆《遂初賦》曰:「馳太行之險峻,入天井之崇關」,即此,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蔡邕曰:太行山上有天井關,關在井北,為天設之險。戰國時,秦與韓、魏爭霸,屢戰於此。西漢陽朔三年(前22),為防饑民生變,成帝劉驁下詔,禁止入天井關附近的流民久留。東漢建武元年(25),更始帝部將李軼鎮守洛陽,馮異自河內出兵前,寫信招降李軼。李表示不再與馮爭鋒,馮方得北攻天井關,俘更始帝等10餘萬。王梁任野王(今河南沁陽)郡守時,曾北守天井關,後天井關為更始帝(王莽)部將田邑所據,漢光武劉秀派部將劉延攻打不下。直到王莽死後,田邑方獻關請降。東晉太元十九年(394),後燕國主慕容垂攻襲西燕國主慕容永前先進入天井關。北魏永安三年(530),魏主殺大將爾朱榮。其子爾朱世隆引兵進犯洛陽未克,至建州(今晉城)時,先破天井關,建州遂告淪陷。末竇建德與李世民相持於虎牢。竇不納謀臣凌敬先提出的往西北攻取懷州、河陽,後由天井關越過太行山,進入澤州的建議,結果敗於李世民。唐會昌三年,劉稹據澤、潞叛,杜牧曰:若使河陽(今豫北)萬人為壘,窒天井關,高壁深塹,勿與戰,而以別軍徑搗,不過數月,必覆其巢穴矣。時河陽帥王茂元遣將馬繼軍於天井關南科斗店,為薛茂卿所敗。既而忠武帥王宰克天井關,焚大小箕村在關北十五里,進攻澤州,不利,賊乘勝復取天井關,既又克之,賊勢始阻。中和四年,黃巢侵掠河南諸道,請救於河東,李克用引軍自天井關而南。後唐光化二年(899年),朱全忠攻克澤、潞二州,李克用派部將李嗣昭攻下了天井關。後朱全忠攻李克用,也是由天井關出發,一舉攻陷澤州。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井關有傳說中孔子北上太行山被童子詰難而返的攔車村回車轍、石碑、孔廟;有建於唐初,以控懷慶府、澤州府之沖的「碗子城」;唐狄仁傑望雲思親的「橫望隘」;宋代楊家將為設防禦敵而建的「焦贊城」、「孟良寨」。歷史上曾登臨過天井關的古代帝王有13位,著名將領、大臣、文學家、史學家和文人墨客達上百位,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詩文和碑刻。

文化遺產

[2] 天井關在其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最能使其蓬畢生輝的,便是那些歷史名人們的活動蹤跡。眾多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商賈名流們在途經或留住太行陘時遺留下來的神奇傳說、詩詞歌賦、雜聞軼事是太行陘留給後人們的又一文化瑰寶。

視頻

澤州縣晉廟鋪鎮天井關紀念孔子活動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