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行皇帝輓歌辭五首1-3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行皇帝輓歌辭五首1-3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大行皇帝輓歌辭五首1-3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沈遘

大行皇帝輓歌辭五首1-3是宋朝詩人沈遘的作品之一。

沈遘(1025—1067), 宋杭州錢塘人,字文通。仁宗皇祐元年進士。歷江寧府通判、知制誥、知杭州。明於吏治,令行禁止。召知開封府,遷龍圖閣直學士,拜翰林學士、判流內銓。母亡既葬,廬墓下,服喪未竟而卒。有《西溪集》。[1]

正文

其一

正統千齡接,端朝四紀長。

無為獨高拱,博施極多方。

昔也稱何力,今焉怨彼蒼。

維應傳聖嗣,有以慰民望。

其二

歷數當興運,謳歌屬太平。

成康能述業,文景善持盈。

海外咸來獻,區中不識兵。

至仁終莫報,何以盡群情。

其三

欲識承平事,君王五十年。

耕桑連萬里,歌吹被三邊。

德至消群慝,恩深極漏泉。

如何一朝變,群慟訴蒼天。[2]

簡介

沈括之從侄(諸史皆以括為遘從弟。此依書錄解題)。生於宋仁宗天聖三年,卒於宋英宗治平四年,年四十三歲。【《宋史本傳》作年四十。此從《三續疑年錄》據王荊公集】與弟弟沈遼、叔叔沈括俱有文名,稱為三沈。皇祐元年(1049),弱冠之年登進士第,為榜眼。任通判江寧府。歸,上奏《本治論》10篇,仁宗頗為欣賞。除集賢校理,不久,為起居舍人,修起居注,加之制誥。因其父犯事免職,出知越州。嘉祐七年(1062)為尚書禮部郎中,徙知杭州。英宗時召知開封府,遷龍圖閣直學士。

沈遘以太廟齋郎身份廷試第一,因有官為二。宋高宗嫌其名怪,以其字文通代名。文通年少爽邁,書一讀就懂,還通達世務。祖蔭補齋郎。有奏本治論十卷。任杭州知府時堅決打擊地方惡勢力,褒獎賢良,後任開封知府,開封老百姓也說:「此杭州沈公也。」在開封,他政號嚴明,對於貧苦善良的老百姓撫恤尤至。為文下筆立就,入選吏部、知制誥。後居母喪,終日守候母親墓側,無疾而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