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薊(菊科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薊

來自 植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大薊

界:植物界

菊目菊科

薊屬

菊目系列花卉植物

大薊,為菊目菊科薊屬、菊目系列花卉植物。 [1]

簡介

大薊:別名薊_山蘿蔔_地蘿蔔,為菊目、菊科、薊屬、菊目系列花卉,原產於亞洲中國(河北、山東、陝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日本、朝鮮,野生於海拔400-2100m的山坡林中、林緣、灌叢中、草地、荒地、田間、路旁或溪旁。1837年命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紡錘狀或蘿蔔狀,株高可達150cm。莖直立,全部莖葉兩面同色,綠色,兩面沿脈有稀疏的多細胞長或短節毛或幾無毛。中醫學上以根或全草入藥。功效涼血、止血、散瘀消腫、利尿。

顏色分類:紅色_紫色 莖形分類:直立 葉序分類:互生 葉形分類:羽形 光照需求:中強

開花季節:春季 培育難度:中等 適宜溫度:22℃±6℃ 酸鹼範圍:7±.6(PH)

大薊植物特徵

基生葉較大,全形卵形、長倒卵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羽狀深裂或幾全裂,全部側裂片排列稀疏或緊密,寬狹變化極大,葉片呈現較為明顯的二回狀分裂狀態,頂裂片披針形或長三角形。

大薊種植方法

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良好。地栽根據雜草生長情況,中耕除草3-4次,頭2次中耕要淺。追肥結合中耕除草進行,以人畜糞水和氮肥為主,苗期追肥宜少量多次。第2、3年開春時要施一定量的基肥。採收與加工以採收肉質根為主,在9-10月將2-3年生的肉質根挖起,除去泥土後曬乾或烘乾即可。如果全草入藥可於7-8月割取地上全草,曬乾。

大薊繁殖方式

可用種子繁殖或分根繁殖。種子繁殖,在7-8月份種子成熟時就要採收,種子過熟則易分散,難以收到種子。分株繁殖,在清明前後進行,將老株挖出,根據株叢大小可分成三至五個單株,穴栽,每穴一株,株行距33×25cm。

大薊開花形態

花果期4-11月。頭狀花序直立,少有下垂的,少數生莖端而花序極短,不呈明顯的花序式排列,少有頭狀花序單生莖端的。小花紅色或紫色。總苞鍾狀,總苞片約6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外層與中層卵狀三角形至長三角形。頂端長漸尖,有長1-2mm的針刺。瘦果壓扁,偏斜楔狀倒披針狀,頂端斜截形。

參考來源

  1. 大薊, 植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