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葉山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葉山欖照片來自
大葉山欖照片來自

大葉山欖

‧英文名稱: Formosan Nato Tree,Taiwan Nato Tree

‧學 名: Palaquium formosanum Hay.

‧科 名: 山欖科(Sapotaceae)膠木屬(Palaquium)

‧別 名: 大葉山欖,臺灣膠木、驫古公樹、杆仔、山檬果[1]

大葉山欖為台灣原生植物,主要分布於北部及南部海岸及蘭嶼、綠島之近海叢林中,因樹皮富含似橡膠之乳汁,又名台灣膠木,其果實可食,外形像橄欖或土芒果,所以又稱為山檬果,蘭嶼人則叫它蘭嶼芒果。

大葉山欖生性強健,常綠、抗風、耐旱、耐鹽、耐溼,是優良的海岸林植物,也常被栽植於公園、校園或做為行道樹,尤其是濱海的道路或工業區。其木材軟硬適中,也可用來做為建材或做傢俱,蘭嶼達悟族人就常用它來做為拼板舟船舷側板的材料。


大葉山欖小檔案

◆ 原產地:台灣、菲律賓呂宋島、巴丹島及印尼的巴布亞

◆ 生長環境:台灣分布於北部及南部海岸及蘭嶼、綠島之近海叢林中

◆ 生長習性:常綠喬木

◆ 株高:5至7公尺,可達20公尺

◆ 根莖:樹幹通直,直徑可達30至50公分;樹皮灰褐色,具不規則細裂縫或細溝裂,皮孔灰褐色;分枝多,小枝暗褐色,被紅褐色柔毛,具明顯葉痕,富含乳汁

◆ 葉

   》	單葉,互生,叢生於小枝頂端,厚革質,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基部鈍,先端圓,全緣,邊緣常略向後反捲
   》	葉長約10至15公分,寬約4.5至7.5公分;葉柄長約2公分
   》	葉兩面光滑無毛,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
   》	羽狀脈,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約7至9對
   》	幼葉紅褐色
   》	葉脫落後於枝條上留下葉痕

◆ 花

   》	兩性花,單生或3至6朵簇生,腋生
   》	花具梗,長約0.7至1.2公分,結果時加長,可達2.8公分並變粗;被褐色毛茸
   》	花萼肉質,6裂,排成2列,外輪具褐色毛茸,呈鑷合狀排列,先端鈍;內輪平滑,呈覆瓦狀排列,扁圓形	
   》	花冠淡黃色或淡黃綠色,開放時微具香味,長約1至1.5公分,開放時直徑約0.8至1.2公分
   》	花冠6深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約1至1.3公分,寬約0.2至0.4公分,略具毛茸
   》	雄蕊12至15枚,基部與花冠筒基部相連;花絲絲狀,花藥卵形,疏被褐色毛茸
   》	雌蕊花柱圓錐形,宿存;子房橢圓形,上位,6室,每室具胚珠1枚

◆ 果實:核果,成熟時橄欖球形,長約3.5至4.5公分,直徑約1至2公分,肉質,先端具宿存花柱,果實內具種子1至4枚;種子紡錘形,褐色,長約2.5至3公分,側面常具胎座痕跡

◆ 花果期:花期冬季;果期夏季 [2]


栽培

適合全日照溫暖環境,因為原生地為濱海地區,因此樹性堅毅強壯。移植、種植容易,耐風、耐鹽、抗旱,對土壤積水亦略具抗性。栽培初期為促進生長,可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綜合肥料。一般不需要修剪,罕有病蟲害侵襲。

木材紅褐色,軟硬適中容易加工,可作為建材與家具、材料,蘭嶼達悟族人用於製作拼版舟的材料,樹皮用於漁網的染料。種子質輕,可借海潮漂流傳佈。[3]


用途

大葉山欖-行道樹照片來自

1.庭園景觀及行道樹

2.抗風性與耐鹽性特強,是海邊優良的綠美化樹種

3.木材可供各種建築及傢俱之材料

4.樹皮可用來製造漁網的染料

5.樹皮含有豐富的乳汁,可用來做絕緣材料之電木或膠木

6莖可用來製造拼板舟的船首、船尾板、船槳及坐墊等暫時性的木釘, 水芋的收穫棒等等

7.果實可食用[4]


特徵

大葉山欖為本地原生樹種,膠木屬植物常綠性大喬木,株高可達 20 公尺。其樹性極為強健,耐鹽、抗旱、抗風、耐濕,為一種對臺灣氣候頗能適應的樹種,加上其栽植、移植均甚易,故許多海濱工業區多有採用,樹姿顯得美麗獨特,挺秀明潔,適於觀賞,其枝條斜向伸展,亦頗具層次感,實為原生樹種中利用價值極高之品種。膠木屬植物的葉片多簇生於枝條頂端(末端),且往往具有「葉痕」;大葉山欖除了具備這二個特徵外,在小枝條或新生枝條上,還被有褐色的細毛。[5]


在台灣哪裡可以看到呢?

膠木屬植物全世界約有115種,分布於熱帶亞洲地區及太平洋諸島嶼;台灣僅有大葉山欖一種。大葉山欖學名中的「種小名」雖然是以「台灣-formosanum」一詞來命名,但菲律賓的呂宋島、巴丹島及印尼的巴布亞等地亦是本種的天然分布範圍。

在台灣,本種原產於北部與南部之濱海地區,以及蘭嶼綠島;不過由於其樹形高大優美、落葉少、蟲害少、耐鹽抗風、花香果甜等特性,很早就被栽植作為公園、校園綠美化用樹或是都市的行道樹了。在台中港區的防風林、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地,都可見到它;中研院院區內,則植於生物多樣性中心南側及近史所北側。[6]


大葉山欖的果實

大葉山欖照片來自

臭屁梭是大葉山欖的果實,大葉山欖有著長橢圓形的葉子,平均樹高10公尺,拿來遮蔭再好不過了,耐鹽防風的栽種特性,在台灣各地沿海都有蹤跡,不過台灣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大葉山欖的果實可以吃,在綠島少了五顏六色的各式水果,大葉山欖的果實,就是日常飲食,可打成汁、做成冰棒冰淇淋,成為夏日聖品。

在結成果前釋放奇妙味道的小白花,像是以激烈的手段在提醒路上行人注意到臭屁梭自己,味道散發出來了,就知道品嚐臭屁梭的季節來了,可別被這股奇特的味道嚇跑,嚐試過後,才會知道果肉是又甜又飽滿。

黃綠色冰品

飽滿的臭屁梭,剖面類似酪梨,黃綠色的果肉包夾一顆褐色種籽,剝下皮以後就可以直接吃了,甜度高、味道有淡淡如野草般的清香,咬起來軟軟的,咀嚼時幾乎不會發出聲音。

最佳賞味期限是果實成熟後的三天,除了直接食用,綠島當地人更常將它製成冰品,一部分切丁吃得到果肉、一部分打成汁,放入冷凍袋中,就成了美味的傳統冰品凍凍果。打成汁的臭屁梭,清甜美味,飯後來一杯冰冰涼涼解膩又消暑。

將臭屁梭去籽之後切丁,製成美味清涼的凍凍果。一部份會將它切丁一部份打成汁,混合在一起,吃得到果肉有喝得到清甜。有人說:「吃起來像釋迦」、「像龍眼」、「像酪梨」,說法四面八方,但「就是好吃!」[7]


圖片集錦

  • 發芽後各部位名稱: A真葉 B上胚軸 C子葉 D下胚軸 E初生根 F側根
  • 結果時期曾剖開未成熟果實, 可見種子內的兩片子葉, 注意看上頭還有乳液(分泌位置在子葉週邊)
  • 果熟時的果實與種子
  • 大葉山欖種子盆栽


視頻

大葉山欖

大葉山欖 ( Palaquium Formosanum Hayata )

746山海誌 噶瑪蘭族 / qasup 大葉山欖篇《從泥土裡長出來的故事》


參考資料

  1. 大葉山欖,大葉山欖
  2. 大葉山欖,大葉山欖-peter's Blog
  3. 大葉山欖,大葉山欖-台灣景觀植物介紹
  4. 大葉山欖,大葉山欖-校園植物
  5. 大葉山欖,大葉山欖
  6. 大葉山欖,大葉山欖-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7. 大葉山欖,大葉山欖-微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