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茶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茶藥 |
中文學名: 大茶藥 界: 植物界 科: 馬錢科 屬 : 胡蔓藤屬 |
大茶藥 即俗稱的斷腸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 據記載,吃下後腸子會變黑粘連,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鹼水和催吐劑,洗胃後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後服用可解毒。大茶藥—還有一說是雷藤(《中藥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藥,同樣的還有荔枝蒂、生豆漿等。雷公騰生于山地林緣陰濕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1]
信息
拉丁學名: Gelsemiumelegans(Gardn.etChamp.)Benth.
別 稱 : 鈎吻花、斷腸草、胡蔓藤、毒根、毒野葛
分布區域 : 中國南方,中南半島、緬甸、印度、印度尼西亞等
形態特點
常綠藤本,長約12m。枝光滑,幼枝具細縱棱。單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卵狀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2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全緣。 聚傘花序多頂生,三叉分枝,苞片2,短三角形;萼片5,分離,長約3mm;花小,黃色,花冠漏斗形,先端5裂,內有淡紅色斑點,裂片卵形,先端尖,較花筒短;雄蕊5;子房上位,2室,花柱絲狀,柱頭4裂。 蒴果卵狀橢圓形,長10-14mm,直徑6-8mm,下垂,基部有宿萼,果皮薄革質。種子長圓形,多數,具刺狀突起,邊緣有翅。花期5-11月,果期7月至翌年2月。
主要價值
大茶藥 作用機理主要表現在抗炎症、鎮痛等方面, 大茶藥 毒素有顯著的鎮痛作用和加強催眠的作用。目前,大茶藥 的藥用價值已在我國許多領域廣泛應用。大茶藥 的成分用於治療頑癬、瘡腫毒、 疥癬都一定療效。
大茶藥能攻毒拔毒,散瘀止bai痛,殺蟲止癢。外用du治皮膚濕疹zhi,體癬,腳癬,跌打損傷,骨折,痔瘡dao,疔瘡,麻風。還可殺蛆蟲、孑孓。 毒性: 1、大茶藥全株有劇毒,根、嫩葉尤毒。該植物在中國歷代本草中均列為毒品,劇毒,並可迅速致死。一般不作藥用,但有些地區仍用來治療風濕痹痛等難症。 2、大茶藥鮮根初聞似乎有芳香之味,繼之則有令人昏迷之感,再聞則有非退避片刻不可之懼。鈎吻花粉亦有劇毒,人食用含有花粉的蜂蜜亦可發生嚴重中毒症狀,甚至死亡。 症狀: 1、誤服斷腸草後,患者會有腹痛、抽筋、眩暈、言語含糊不清、呼吸衰竭、昏迷等症狀。 2、斷腸草可能會導致腸子粘連,腹痛不止,至於斷腸草斷腸的說法畢竟只是傳說。
解毒方法: 一般情況下,誤服鈎吻後,10分鐘內就會表現有噁心、嘔吐的症狀,半個小時後就開始出現腹痛,抽筋、眩暈、言語含糊不清、呼吸衰竭、昏迷等症狀。一旦發現類似情況,就應及時就診,如果時間緊迫,可以先給誤服鈎吻者灌一些鵝血、鴨血、羊血,這在臨床上已經證明有一定的療效。目前對於鈎吻中毒的治療還沒有什麼特效療法,只有一些常規的洗胃、導瀉、利尿、活性炭吸附毒物等方法。 中國民間解毒方法用新鮮羊血趁熱灌服療效甚佳,已得到臨床驗證。不少農村用以殺滅害蟲。豬、羊食其葉不但無毒,而且還有令其毛澤光潤、增肥和防瘟之效。《本草綱目》曾謂:「斷腸草」人誤食其葉者致死,而羊食其則大肥,但羊血中是否含對抗或中和鈎吻毒的化學物質尚需進一步研究。 大茶藥—還有一說是雷藤(《中藥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藥,同樣的還有荔枝蒂、生豆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