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自然的懷抱(陳淑芬)

​​ 大自然的懷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大自然的懷抱》中國當代作家陳淑芬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大自然的懷抱

大自然的懷抱,純樸的鄉間,勤勞的農民,打開了少年李贄看天下的眼光。他7歲學詩歌,習禮文。他聰敏好學,志存高遠。他自幼倔強,善於獨立思考,不信神道,也不受儒家傳統觀念的束縛

遠方的白雲寺,少年李贄曾經在那裡捧書閱讀。在白雲寺日夜讀書的時光,好比折射在他身上的一束陽光,打開了他的靈魂,照亮了他未來的路。他的視野開闊了,走出去見識才能廣泛,他從南安鄉村、從泉州故城走向了外部更廣闊無垠的世界。

白墻紅瓦的老屋,紅色的瓦片似魚鱗,一片疊成一片。成片的稻田之間,已有農人在割稻,打穀機在轟鳴着,農婦把一捆捆新鮮稻穀放入機器,谷穗瞬間分離,輕飄飄的穗皮在空中盤旋,慢慢地回歸田野

在簡樸的李氏家廟,在榕橋中學李贄紀念館,掛有他的畫像。當我讀了他的文字,聆聽了他的故事,感受了他的思想,他的偉大和不凡在他的一本本著作里。玻璃櫃裡一頁頁泛黃的紙張,飽含着他的嘔心瀝血

李贄思想獨立,思考深刻,保持清醒,從不人云亦云清貧生活,沒有擊垮他的意志,世俗的混沌、諂媚、污衊,卻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76歲的李贄被統治階級加上「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逮捕入獄,著作被焚。「離開吧,離開吧,來世會有知音的!」監獄裡的鐐銬,困住了他的手腳,但禁錮不了他的心靈,讓身心自由自在,在天上孤芳自賞吧。他憤慨又從容,留下「名山大壑登臨遍,獨此垣中未入門」的詩句,冷峻自刎於河北通州監獄。他的身體在監獄中被毀滅了,但他的自由思想,振聾發聵,「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堅其志無憂群魔,強其骨無懼患害」,反封建反壓迫反權威的精神衝破天際。

世人讀不懂他深邃雙眸中的孤傲,深藏的超凡脫俗,思想的空靈。他性格不羈,堅持自我。不戀人間煙火的腥味,不屑大千世界的紛繁,他清醒着頭腦,品味着孤獨,體會着憂傷。隔着千山萬水,他回想起他的搖籃血跡,閩南的土地養育了他,鄉下讓他學會了農耕文化、感受了收穫的艱辛,城市讓他接觸了海洋文化、開闊了眼界。步履蹣跚的老年李贄走了,他給世人留下了《焚書》《續焚書》《藏書》《續藏書》《初潭集》等近百種著作,他的精神和思想與日月同輝。

李贄孤高傲世,超然獨立,不為當時的統治者所容納所理解;他是孤獨的戰士,零落的啟蒙者,在他76年的人生歲月里,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屢敗屢戰,堅持自己的理想,不忘初心。歷史已經證明,他最終不會孤單,後來人追隨着他,讀懂了他,崇仰着他。

[1]

作者簡介

陳淑芬,品詩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