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管馬先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管馬先蒿

 

 

 

大管馬先蒿

(學名:Pedicularis macrosiphon Franch.)

為玄參科馬先蒿屬的植物,為我國特有種,自四川西北部南至雲南西北部。生於海拔1,200-3,400米的山溝陰濕處、溝邊及林下。

中文名

大管馬先蒿

拉丁學名

Pedicularis macrosiphon Franch.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玄參科 亞   科 鼻花亞科 鼻花族 馬先蒿屬 長莖群 亞 群 長莖亞群 蘚生系

目錄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常成密叢,干時略變黑色,草質。

根莖

根莖短,常有宿存鱗片,向上分枝而發莖多條,向連接肉質而多少紡錘形膨大的根上,根粗達7毫米。

莖細弱,彎曲而上升或長而蔓,長可達40厘米。

葉下部者常對生或亞對生,上部者互生,膜質或紙質而略厚,柄下部者可達6厘米,纖細,漸上漸短,被毛;葉片大小形狀極多變異,卵狀披針形至線狀長圓形,長達10厘米,羽狀全裂,裂片互生至亞對生,每邊7-12枚,長5-15毫米,卵形至長圓形,銳頭,基部斜,一邊楔形,一邊常略作耳形而較寬,下延,連於中軸而成狹翅,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有疏毛,下面有白色膚屑狀物,沿主肋有長柔毛。

花腋生,疏稀,淺紫色至玫瑰色,有長達10毫米的梗;萼圓筒形,前方不開裂,膜質,長約10毫米,脈5主5次,均清晰,無網脈,沿脈有長柔毛,齒5枚,後方1枚較小,其他4枚略相等,稍長於筒部的一半,基部三角形全緣,向上細縮呈柄狀,約在中部突然膨大為葉狀,狹卵形銳尖頭,有少數銳齒;花冠長4.5-6厘米,少有達7-8厘米者,管長4-5厘米,徑達1毫米,伸直,無毛,盔直立部分的基部到盔頂約7毫米,內緣高約5毫米,近端處有時有小耳狀凸起,先以鐮狀弓曲轉向前上方而後再轉向前下方,總的角度稍大於直角,其舍有雄蕊部分與喙之間無清晰的界劃,共長10毫米,喙端二裂;下唇長於盔,長約15毫米,寬約14毫米,以銳角開展,3裂,側裂較大而橢圓形,中裂凸出為狹卵形而鈍頭,長過於廣;雄蕊着生於管喉,兩對花絲均無毛;柱頭略伸出於喙端。

蒴果長圓形至倒卵形,端有凸尖,偏斜,全部包於宿萼內,長10-12毫米,寬約4-5毫米。

花期

花期5-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200-3,400米的山溝陰濕處、溝邊及林下。

分布範圍

為我國特有種,產自四川西北部南至雲南西北部。

本種提示

李惠林氏把彭納蒂氏的 P. tribuloides 當作一個變種, 以為其不同在於體態較低矮而鋪散, 其裂片也較小, 其實這一種分布極廣,並不是單單四川與雲南交界處的怒江河谷(這一變種的產地)有這種特徵,其他地方的標本,也同樣有這種狀態出現,因此這一變種是沒有價值的。白蔭元氏所定的俞德浚1979是峨嵋馬先蒿,與本種無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