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理鎮是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轄的一個鎮,是第一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所在地。大理市大理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四十四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1]
中文名:大理鎮
外文名:Dali town
別 名:葉榆,紫城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雲南大理
地理位置:下關鎮以北
面 積:76.48 km²
下轄地區:龍龕村、才村、上雞邑村等
政府駐地:大理鎮
電話區號:0872
郵政區碼:671003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92000人(2017年)
機 場:大理機場
火車站:大理站
車牌代碼:雲L
方 言:白話、雲南話-下關話
民 族:白族、彝族、回族
概況
綜述
大理鎮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據文獻記載,它「規模壯闊」,方圓12里,城牆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上有城樓,分別稱做:通海、蒼山、承恩、安遠;城的四角還有角樓,也各有名稱:穎川、西平、孔明、長卿。城牆的外牆為磚,上列矩諜,下環城溝。城內市井儼然,布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有8條巷。當然,這些建築今天多數已蕩然元存,有的還依稀可見,保存下來的還有南北城的部分城牆。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大理鎮轄區總面積76.48平方公里,居住着白、漢、回、彝等25個少數民族,常住人口92000人(2017年)。鎮內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達,214國道、大麗公路和村村通公路橫穿境內,鄉村公路縱橫交錯,形成網絡,實現了村村通車。鎮內通訊暢通,電話普及率達95%以上。鎮屬學校27所(其中,初級中學3所,在校學生3616人;小學17所,在校學生4973人;幼兒園7所,學生3752人),教職工806人。2010年「兩基」工作順利通過了國家和省、州、市的驗收;鎮內有個體醫療點47個,從業人員106人(其中一體化衛生所12所,從業人員68人)。
大理鎮有良好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自然優勢。分布在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及其周圍,是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轄區內的蒼山、洱海,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雄秀相間、剛柔並濟的山水環境格局,有「街街流水、戶戶養花」的傳統生態景觀和「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的三月街民族節;擁有九街十八巷棋盤式的大理古城蜚聲中外的「洋人街」;有崇聖寺三塔、杜文秀帥府等名勝古蹟2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州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有聞名遐邇的大理石資源和大理石文化,有壩區牧歌式的田園風光、深厚文化底蘊和民族風情,構成了優美絢麗的自然景觀,是國內獨特、世界少有的特色生態文化旅遊勝地,是大理旅遊和核心區。
小鎮文化
城內主大街縱貫南北;街道兩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聯,一派古樸風貌。值得一提的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謂「三房一照壁」,即每戶院內均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牆壁,每當下午至傍晚陽光照耀在這一牆壁上再反光到院內,把整個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稱「照壁」。這種情況,在風城下關更為明顯,為避偏西大風,那裡正房多坐西朝東。所謂「四合五天井」,即四面都是房子,四個角交接處分別有四個小天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
裝飾是白族民居建築的又一特點,十分注重門樓,飛檐翹角,斗拱彩畫,頗具特色,門窗、照壁多用劍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繪和水墨畫裝飾,工藝精緻,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築中,堪稱一流。
大理居民都愛花。這裡有「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之說。多數民居院內都有花壇,種植山茶花等多種花木。每年農曆二月十四日朝花節,家家戶戶把自己的盆栽花木擺在門口,搭成「花山」,招引四方來人欣賞。由於愛花,人們還以花來給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稱,大理也被譽為「金花的故鄉」。大理古城是古樸幽靜的。城內溪水流淌,使人倍感清新。隱沒在街巷深處的花園茶社是遊人休息的佳所,新辟的洋人街更成為外國遊客聚匯之處,具有白族特色的小吃,著名的「三道茶」都使人感到別具情趣。
西雲書院
西雲書院建於1873-1875年,原為雲南提督楊玉科私人府第,後來楊被人彈劾,其府第遂改為書院,這是白族民居式建築,共有房舍百餘間,規模宏大,氣派壯觀。院內保存的「西雲書院碑」,全文5千餘字,為楊玉科所撰,對研究杜文秀起義及清末大理歷史,頗有價值。
大理城街道兩旁有無數賣大理石製品的攤店。大理石因產於大理而得名。蒼山十九峰,峰峰皆有大理石,大理石石質細膩,光澤晶瑩。花紋奇異,色彩斑斕,它的開發利用遠在唐代南詔就已開始。
發展歷史
簡介
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蒼山馬龍峰、中和峰、海東鹿鵝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時期的石刀、石斧、石墜、粗陶器。漢代,大理同中原有往來,與印度也有交往,是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絲路」(蜀身毒道)中轉站,漢武帝在這裡設葉榆縣。隋及唐初,居住在洱海區域的原始居民從事狩獵、捕魚,以及種植水稻和飼養家畜,有較高的農業生產水平。並在洱海西面建築了太和、羊苴咩、大厘等較大的城邑,洱海的南岸建有石和、石橋等城。一度成為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漢之際,大理與內地的交往由於蜀身毒古道而極為密切。博望候張騫西域歸來後關於這條通道的報告,引發了漢武帝經營西南邊疆的雄心。
文明古物
大理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在大理古城及周圍分布甚廣,它們以古城為中心,沿蒼山之麓、洱海之濱呈線狀分布。大理市現已確定不同級別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處。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修建並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鏡水環境優美,古樸典雅生意盎然,並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主要載體,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聖寺三塔……等文物古蹟,縱貫了唐(南詔)、宋(大理國)、元、明、清及民國等各個歷史時期。
人文地理
介紹
大理市是雲南最早的發祥地之一,而大理鎮地處大理市的特殊地理位置,有深遠的歷史淵源。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址廣泛分布在以洱海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圍。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從事採集、漁獵,創造了大理地區的遠古文明。公元前109年,大理葉榆縣隸屬益州郡。東漢時,屬永昌郡。三國蜀漢和東晉時期隸屬雲南郡;魏晉與北朝時歸屬東河陽郡。隋時屬南寧州。公元七世紀中葉,洱海地區出現6個較大的民族部落,史稱「六詔」。公元738年,南詔統一洱海地區,建立南詔國,定都太和城。公元779年建都羊咩城。今大理市域為南詔國中心統治區。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國,也以羊咩城為都城。元代設大理陸軍民總官府,時、清時設大理府,設太和縣、趙州。辛亥革命後,太和縣改為大理縣,趙州改為趙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設大理縣、鳳儀縣、下關市。而大理縣可以說是大理鎮的前身。
視頻
大理鎮:清理湖灣 保護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