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遊民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遊民坦克

「大遊民坦克」(即MK.I型)是世界上第一種大量生產並投入實戰的坦克。1916年9月15日,組建不久的英國第一支坦克部隊轄6個坦克連,每連25輛坦克。據說英國人為了保密,在將第一批坦克運往前線時,所有包裝箱上都寫"水櫃"的名稱,英文字"水櫃"音譯成中文就是"坦克",後來人們都把「陸地巡洋艦」 稱為坦克。

基本內容

中文名:大遊民坦克

屬 於:世界上第一種大量生產實戰的坦克

時 間:1916年9月

原 名陸地巡洋艦

坦克的誕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機槍的大規模使用,士兵衝鋒變成了無意義的自殺。戰場的作戰方式變為了「塹壕戰」。為了克制機槍的優勢,打破戰場的僵局。1915年,英國海軍部長溫斯頓·丘吉爾接受了斯文頓上校的一個新武器設計方案,秘密資助建立了「陸地戰艦委員會 」。「陸戰之王」坦克誕生在海軍,所以最初的坦克叫作「陸地巡洋艦」。之後英國人為了保密,在將第一批坦克運往前線時,所有包裝箱上都寫"水櫃"的名稱,"水櫃"音譯成中文就是"坦克",後來「坦克」就成了這種鋼鐵巨獸的名字

1915年9月6日是劃時代的一天,在林肯(地名)附近「陸地巡洋艦」進行了首次試驗,獲得了成功,並取了個「小遊民」的雅號。「小遊民」全重18289公斤,裝甲厚度6毫米,配有1挺「馬克沁」7.7毫米機槍和幾挺「劉易斯」7.7毫米機槍,發動機功率為15馬力,最大時速3.2公里,越壕寬1.2米,能通過0.3米高的障礙物。

由於「小遊民」通過障礙的能力不能滿足戰場的需要,1916年初對其進行了改進,生產出「大遊民」(又稱「威爾遜」、「母親號」),分為「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口徑57毫米霍奇基斯6磅快速炮和4挺維克斯機槍,「雌性」僅裝6挺維克斯機槍,均達到了英軍方提出的越壕寬 2.44米、通過垂直牆高1.37米等性能要求。

參戰歷史

1916年8月,在索姆河會戰中。英軍司令黑格不顧許多人的反對,還將48輛還處於試驗階段的坦克投入實戰。由於駕駛員大都沒經過專業訓練,結果只有18輛開到戰場,其他的都在途中損壞。最後,大約只有10輛坦克隆隆地向德軍陣地駛去。德國人第一次看到這種「披着鐵甲的怪物 」向他們衝來,連機槍也射不透它,嚇得驚慌失措,紛紛逃退。坦克首戰取勝得到了意外的效果。一輛坦克攻占了一個村莊;另一輛奪取了一條塹壕,居然俘虜了 300多名發了呆的德軍官兵。坦克的勝利使英國人受到鼓舞。但它的數量畢竟太少,速度也太慢,時速只有6公里,況且無法越過泥沼地,因此在戰略上價值不大。這次不大的戰鬥是坦克在戰爭舞台上的首次亮相。

1917 年冬,德軍開始從德俄戰線調兵加強西線。英軍司令黑格為了爭取有利時機突破德軍陣線,決定在法國北部發起一次戰役。在討論戰略部署的時候,總參謀部的富勒上校堅決主張利用大批坦克來突破德軍防線。經過周密的研究和分析,方案最終成形。英軍為此次作戰精心選擇了法國北部康布雷鎮一帶進行突破,該鎮的南面和西面是一片被小溪和狹堤割裂的結實土地,在附近的兩條運河之間,有着大約10公里的曠野,能儘量發揮坦克的機動性。德軍在該地區駐有6個師,其中2個師就駐在兩條運河之間,正好能用坦克來殲滅他們。[1]

馬克1型坦克(雌性)進攻之前,324輛坦克隱蔽在緊靠英國防線後面的大森林裡。這些坦克都塗上了偽裝色。除了軍官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有關坦克的事。1917年11月20日早晨6時,天蒙蒙亮,英軍低飛的飛機不停的在前線上空嗡嗡作響,以掩蓋即將出動的坦克的馬達聲,不讓德軍察覺地面上的異常響聲。20分鐘後,324輛坦克的發動機同時轟鳴起來,沿着夜間用線帶標出的車道,隆隆的向前衝去。轉動的履帶很快把沉重的車身帶到了德軍的前沿陣地。有刺鐵絲網等障礙物一下子被坦克碾平。前面是一道道寬達數米的塹壕,這顯然是德軍用來阻止坦克的。不過富勒上校早有準備,但見每輛坦克上都有士兵將用鏈條綁緊的長長柴捆投入塹壕,頃刻間將塹壕填滿。坦克繼續前進。但也有不少坦克傾覆在塹壕里,再也無法前進。

坦克一面猛衝,一面發射着炮火。德軍胡亂開炮,大多數沒有命中,至於瘋狂的機槍掃射,根本不起作用。德軍受到了一次出乎意料的襲擊。前哨地區的部隊不是被坦克的炮火打死打傷,就是投降逃跑。傍晚時分,英軍突入德軍陣地6公里,俘虜了7500名德軍官兵。然而,有 65輛坦克被德軍炮火擊毀,114輛拋錨或陷在塹壕里。儘管如此,此次坦克戰取得了不小的勝利。

德國最高統率部對英軍大規模使用坦克,並取得戰鬥的勝利非常震驚,急速派遣援軍開往康布雷去奪回被英軍控制的陣地。黑格雖然依靠坦克的突破,在康布雷戰役中取得了最初的勝利,但他沒有多少後備軍來守住已經占領的地區。補充了兵力的德軍在1917年11月30日的反擊中奪回了一些被英軍坦克攻陷的地方,英軍被迫後退。緊接着一場暴風雪阻止了雙方的所有軍事行動。結果英、德雙方在這次戰役中各自傷亡了4萬多人,戰線又基本回到了戰役開始前。 「康布雷戰役」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坦克。雖然英國人沒有占到什麼便宜,但這是劃時代的一次嘗試。未來的戰爭形式必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人類由此扣開了機械化戰爭的大門。

結構特點

這個坦克「老祖宗」長相實在難以恭維。它的核心部件是美國福特公司生產的農用拖拉機,在拖拉機底盤四周用鍋爐軋鋼板圍起來,笨重的履帶板越過了車頂。它需要8名乘員操作,光開車就要占用4個人。當時坦克上沒有電台和車內通話器,震耳欲聾的噪聲使得乘員要靠手勢來指揮機械手操縱轉向,再加上車內溫度高,車輛顛簸劇烈,在這樣的坦克里工作簡直是「活受罪」。

更有意思的是,英國人還為「大遊民」坦克制定了「性別」標準,分為「雌」、「雄」 兩種坦克。「雌性」坦克只裝6挺機槍,專門對付德國步兵,而「雄性」坦克的火力則強得多,裝有2門57毫米霍奇基斯6磅快速炮和4挺維克斯機槍,可以摧毀德軍堅固工事。丘吉爾在看到「大遊民」坦克的豐碩戰果後,興奮地說:「用這傢伙,我們可以打贏這場戰爭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