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洋型地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大洋型地殼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大洋型地殼(oceanic crust)又稱海洋地殼,簡稱洋殼。是分布於大洋盆地之下的地殼。根據地震和重力研究,大洋型地殼與大陸型地殼有根本區別。它的結構比大陸型地殼更為均一,自上而下,系由沉積層和硅鎂層(5—6km)組成,平均密度為3.0克/立方厘米,缺失硅鋁層。近來一般把大洋型地殼從上到下分為三層:①未固結的沉積物,在大西洋中平均厚度為1km,在太平洋底厚度僅0.5km。②固結的沉積物,厚約1.7km,p波速度為5km/s。③厚度不到5公里的是玄武岩或輝長岩層,其中p波速度為6.7km/s。洋殼的沉積厚度在不同的海域也有顯著的變化,但鐵鎂質的第三層卻相當均勻,在這一點上與厚度變化甚大的大陸型地殼的硅鎂層有很大不同。有人把「安山岩線」作為大洋型地殼和大陸型地殼的分界線。此線的大陸一側主要是安山岩、英安岩、流紋岩等,硅質較多(>50%),為大陸型地殼;而此線的大洋一側主要是橄欖玄武岩、粗面岩等,硅質較少(<50%),為大洋型地殼。

當陸塊形成並不斷擴大後,陸塊問的大面積區域岩漿海表面凝固較晚,水愈集愈多,同時岩漿海表面的結殼穩定下來,成為洋殼。因為洋殼形成較晚,其成分接近上地幔,所以具硅鎂層的特點。

洋殼的穩定是相對的,因為地幔的岩漿活動迫使洋殼的薄弱部分開裂,成為岩漿上涌的出口。大洋中脊,洋中熱點,陸邊弧後海溝以及大陸上的裂谷是岩漿上涌、熱量排出的出口。 大洋地殼不斷更新,更新周期可能為2億年。地幔物質從大洋中脊頂部緩慢湧出並冷凝,從中脊向兩側推移,不斷形成新洋殼,新洋殼成分接近上地幔。洋中脊附近是最新洋殼,向大洋中脊側邊,洋殼的年齡越來越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