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氣污染濃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氣污染濃度

大氣污染濃度是大氣中所含塵埃的濃度。日本環保部門根據含塵量將大氣分為四類:清淨空氣米3(含塵量),允許空氣0.3—0.8毫克/米3;污染空氣0.8—1.5毫克/米3,危險空氣>1.5毫克/米3。為了降低大氣污染濃度,應以大氣質量標準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為依據,對各種大氣污染源和污染物採取防治措施。

簡介

江蘇省發布地方標準《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據介紹,《標準》適用於現有水泥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水泥工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排污許可及其投產後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根據《標準》,現有企業自2022年7月1日起至2024年1月1日前,執行表1中Ⅰ階段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10、35、100mg/m3;自2024年1月1日起,執行表1中Ⅱ階段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即10、35、50mg/3。新建企業自2022年7月1日起,執行表1中Ⅱ階段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即10、35、50mg/3。

評價

針對大氣污染的多樣化和複雜性,我國提出了建立基於天地空一體化的大氣綜合監測平台,通過搭建地面點式大氣監測網與高空立體遙感監測的激光雷達網,同時結合監測氣象因子風雷達,衛星同步大尺寸宏觀監測數據,完成對污染全方位的立體實時跟蹤監測,為污染的預警預報提供客觀有效的數據支撐。行星數據的地球大氣數字化引擎與打造天地空一體化的大氣綜合監測平台的想法不謀而合。行星數據以多源衛星等數據為基礎,綜合利用定量遙感、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高精度和高時空分辨率的環境監測數據引擎;以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為基礎,將數據、算法、算力三大要素植入到遙感應用中,融合目標特性和專家知識,提供各類專題數據、業務數據和基礎數據,實現環境大數據處理與分析服務。[1]

參考文獻